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ongqing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因材施教的不断推行和各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教学的难点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知识教学向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转移,因而,学生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更是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因材施教 学生管理 留守儿童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仅扮演着监护人的角色,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孩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的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好奇,思想意志都不够坚定,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适时的正确点拨,孩子很容易步入歧途。
  在这一环节中,父母因为不得已的原因缺席孩子的成长,这时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一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监管,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时候,学校班主任就责无旁贷地成了孩子的重要监护人。
  一、管理难点
  我国施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班级是学校展开所有一切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这个基本单位的领导者,所以,班主任对于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管理和引导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单独的思想和意识,性格也不同,所以,班主任的管理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难点和漏洞。
  1.功课成为包袱
  初中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处于一个调皮任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不容易管教,也是最容易养成惰性的时期,很多学生将老师布置的功课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在学校有老师进行监督和管理,课后脱离了老师和学校,没有了束缚,功课抛诸脑后,不去巩固温习,导致学新的忘旧的,作业抄袭普遍,考试成绩上不去。
  2.思想易入歧途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产生盲目的个人崇拜,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适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孩子很容易产生思想误区,为人处事被错误甚至扭曲的思想左右,很容易步入歧途。
  3.性格内向,容易产生自卑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在身边进行适时的督促和引导,要经常和父母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可是父母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必须离乡背井,外出打工,和孩子交流沟通这方面出现断层,这样的情况导致孩子性格内向、自卑,不喜与人交流。
  4.早恋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的发育已经渐趋成熟,可是心理年龄却不能同步,不是心智还不成熟,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识,就是心智过于早熟,做一些不符合这个年龄段身份该做的事情,早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现阶段,随着网络,电视等智能数字化媒体的广泛运用,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各个方面的信息,有的媒体媒介更是枉顾良心,传播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信息内容,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这些充满了好奇,也对于美好的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新奇,有的还进行大胆地尝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性格更加叛逆。
  二、解决对策
  1.课后作业辅导,小测验同步进行
  大多数学生在功课上存在惰性,班主任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辅导,如果学生每一天的功课都能够在学校完成,并且将这一天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孩子就不会对功课产生压力和缺失兴趣。而每周进行一次小测验,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知识把握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科老师,便于知识漏洞的补缺和对以往学习内容的巩固,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2.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教育影响人的一生,作为班主任必须肩负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认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实际案例和社会事实,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崇拜真正的英雄和楷模。
  3.家访与电话沟通相结合
  班主任要经常性地进行家访,与学生的现任监护人做到适时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每周至少一次与孩子的父母电话联系,尤其是那些在外地工作的父母,督促他们经常性的打电话回家,及时与孩子交流,并且让他们也及时了解和跟进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做到学校,父母双管齐下。
  4.开展青春期教育和法制教育
  对学生展开青春期教育,与法纪教育同步相结合,举实例,反面教材,让学生彻底认识到早恋在这一时期的不必要性和早恋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经常和学生谈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每周一次法制教育课,也可以请当地的民警或是派出所人员,对学生进行说法教育。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宋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想要强化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宋词是必经之路。词比诗歌更加唯美,复杂,需要教师耐心为学生解读。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从诵读、析读和延读三个方面解读宋词,充分彰显课堂实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宋词  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一代文学。”宋词
【内容摘要】在当下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撇弃题海战术的束缚,而是基于基础题目慢慢展开它本身的价值,用好基础,慢慢筑起智慧的大厦。真正在无声无息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更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学生能力。  【关键词】基础 习题 思维 递增 能力 素养  笔者在本文就一道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电学题目展开变式与递增之旅,以此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的递进,真正在教师的引导和启迪下促进学生智力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深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在有效的课时内提高效率,并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就需要我们从教法设计角度入手,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拓展创新,引入问题导学模式,利用问题激趣、引思,带领学生展开全新的学习体验,以此凸显数学课堂魅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 策略  问题导学,就是在教学中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挖掘潜能,帮助其形成数学
【内容摘要】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针对一般性问题提出同伴校正的解决思路并实践,结果证明其是能够从面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同伴校正需要注意教师及时发挥“补位”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同伴校正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提升英语写作教学的水平,历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通常情况下,教师的出发点都是自身的教,而如果借助于学生在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10多年中,呈现出教育发展的欣欣向荣。但作为一定区域的义务教育其现状还不能完全令人乐观,存有问题比较普遍甚至就是相当严重。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所做的相关分析,给人们以一定意义上的启迪。  【关键词】义务教育 现状问题 出路分析  我们四川省是一个人口大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四川经济形势均得以比较欣欣向荣的发展。义务教育也呈整体上升趋势,但也存有严重的不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对知识的接受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重点论述创设情境、直截了当、承上启下、联系实际等导入新课方式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境导入直截了当承上启下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新
【内容摘要】“分权与制衡”是西方国家在进行国家管理时,普遍运用的重要法理,它在1787年的美国宪法中,表现为三权分立的政府结构,为了让认知水平有限的高一学生深入掌握这一原则,我在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分别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和资料辅助等方式,层层剥笋,突破难点。  【关键词】高中历史 美国1787年宪法 分权与制衡  “分权与制衡”原则萌芽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逐渐
【内容摘要】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科,也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所以,在初中阶段开展物理教学时,就需要重视生活化的教学,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而对应的教师就需要在开展生活化情境的同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情景 初中 物理教学 实践探究  引言  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模式准确的说,就是教师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以及
【内容摘要】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感觉阅读理解是一大难关。教师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本文从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实际出发,建议教师可从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着手,逐步提升他们的英文阅读效能。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情感态度 阅读资源 阅读效能  引言  在阅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属于心理较为敏感的时期,他们容易受到他人的不理解,出现被他人误会、排斥等情况,一系列的人际关系都会在无形之中使他们的心理负担得以增加。为了确保中学生能够得以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教师需要对其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冲突化解理念。  【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冲突化解理念反向思维沟通能力  走读生串寄宿生宿舍被怠慢,心怀不满,持械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