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下人”背后鲜人为知的秘密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梦与文学有着不可分解的缘分。本文主要通过安娜的梦境,抓住“乡下人”这个形象,解剖“乡下人”在安娜梦境中的猖狂行径,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乡下人”神秘的背后,剖析安娜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文学梦;安娜的梦;预示;“乡下人”
  指导教师:林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梦,是人类的精神产物,是一种非现实的虚幻场景。梦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文学作品中,每一位文学创造者给梦寄予主观上的期望,赋予了其色彩,可以是作者的梦,可以是主人公的梦,甚至可以是读者的梦。安娜的梦也是如此,托尔斯泰将自己对安娜的期许化作一丝丝神秘的色彩植入安娜的梦中,借助“乡下人”的预示作用,向读者展示安娜的内心世界。
  一、梦与文学
  梦与文学有着难解难分之缘,故而许多作家总喜欢在作品里描绘梦境。梦在文学里往往具有神秘、虚拟化等非现实的特点,这所有可观可感的神秘恰巧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极强象征性的人物或场景。安娜的梦也是如此,“乡下人”口袋里的东西是什么?那一长串的法语是什么意思?我们无从知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切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乡下人”伴随着她的一生,成为了她走向悲剧的一条引子,读者先是看不明白,总感觉这个“乡下人”有点瘆人,安娜不愿梦见“乡下人”,可“乡下人”总来安娜的梦里;我们不愿安娜如此,可安娜最终还是如此。“乡下人”似乎像是一个隐喻,他们看不见,安娜自己却深知,托尔斯泰知,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应该知晓。
  弗洛伊德曾说,作家总喜欢把生活中的不得志写进作品里。而梦境则是文学作品中作为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思想,反映作者内心最好的途径之一。梦是一个源于现实生活而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奇幻世界,作者借此传达自己的意愿,揭示现实的种种,并赋予其神秘色彩。因此,文学梦往往能引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安娜的梦也同样如此。
  二、初识“乡下人”
  安娜在走向爱情悲剧的旅途中,几乎每个夜里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梦:一个乡下人,胡子翘起来,又小,又可怕。他弯着腰在袋子里胡乱找着什么……
  显然,这个梦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托尔斯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是宣扬人道主义的大师,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必然是不能被社会认同的,如此离经叛道的行为也必然要受到惩戒,于是托尔斯泰便在安娜的梦里写进了“乡下人”,夜夜惩罚着安娜。可“乡下人”是谁?
  初读小说时,这个“乡下人”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安娜自己,最初的理由很表面、很肤浅。安娜之所以害怕“鄉下人”,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爱情必将走向悲剧这一结局,“乡下人”仿佛就是自己的化身,所以她想逃避。她害怕见着这个“乡下人”,不想面对现实,不敢面对自己。安娜实在太难了,一则不能遵循自己内心活出真实的自我;二则爱情不能如愿;三则无处安身,整个社会都充满着恶意。可我再想,是爱情、是社会将安娜推上了绝路,可为什么安娜最终是自杀而不是他杀呢? 就算见着了最真实的自己,就算不愿面对这个悲剧结局,安娜也不该自杀啊,这一切她早能预见了。所以我推翻了最开始的想法,这个“乡下人”不该是安娜自己。
  三、解密“乡下人”
  每部作品总会有一个局外人角色,在此,“乡下人”便是这个局外人。托尔斯泰时期的俄国信仰上帝,信仰宗教,依照基督教的交易:婚姻是上帝的安排。安娜为了追求爱情,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儿子,以至于最后的卧轨,这所有都是不被宗教所允许的。一切违背了基督教的道德规范,都将被惩罚。所以我认为这个局外人,这个“乡下人”正是上帝的影子,在安娜追求爱情的路途中,他一直住在安娜的梦里,警醒着安娜,监视着安娜。
  可我们都不是托尔斯泰,把“乡下人”简单定义为上帝总感觉不大妥当。我想到一开始诠释的梦与文学,所有梦里的意象都具有其象征意,这个“乡下人”也是如此。安娜在逃离莫斯科返回家的火车上出现了第一个梦境,梦里是一个拉长的身影,安娜被吓得惊醒;紧接着伴随着“乡下人”出现的梦境便接踵而来,很明显这个“乡下人”是带着强烈的预示意义的,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见证着这一场爱情悲剧。正是安娜与伏伦斯基对爱情悲剧的恐慌促使他们害怕见到“乡下人”,因为他们不愿看见自己的爱情悲剧,不愿承认现实。托尔斯泰赋予了“乡下人”其警示的力量,他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安娜,夜夜不寐。我们只能推测“乡下人”具有预示、警示的作用,但他背后具体代表着什么,很难言说,意与象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层轻纱。由此,我不能简简单单的把这个“乡下人”归结为是什么,可能这个答案只有托尔斯泰自己知道,但我可以明确,这个“乡下人”具有强烈的预示性,这是我最后得出的推论。
  四、结语
  那个胡子翘起来,又小,又可怕的“乡下人”是一个符号,一个带着神秘色彩和虚幻的符号,他暗示着安娜最终的悲惨命运。当安娜决定卧轨自杀,结束现实中的自我,眼前,梦中的“乡下人”正敲打着铁器,朝着安娜走来。安娜在追求爱情的路上一直伴随着梦的出现,而“乡下人”则见证着这一场命中注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编辑部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合作编译,1985年版.
  [2]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3]杨思聪.《<安娜·卡列尼娜>鉴赏》[D].重庆出版社,1988年.
  [4]罗曼·罗兰.《名人传》[M].傅雷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我是一堵移动的土墙  生命本源于泥土  不断堆积的血肉  是水和铡碎的麦秸或稻草  飘移到城市一隅  像一位贫穷局促的亲戚  顺目而立 不动声色  风仍无情地举起砍刀  雨无端地抽打  我的皮肤千沟万壑  草籽和树籽在毛孔里繁衍  小鸟儿趁机做窝  烏鸦吐了满身秽语  老鼠啃噬蚁蛀的腿脚  我尽力找来石灰漂白自己  尽力让自己的五官衣饰整齐  变得越来越规则  对得起自己  也对的起他人的眼神  
在河的这岸  我一开始就晾晒肠胃  和健壮的嗉子  以及足以一同遁世的野餐  我不断地打磨金属的嗓子  梳理磁性的羽毛  腋窝里暗暗储藏柴草  和不安分的火苗  矮的枝头已经参天  我积攒的是一把  蛇一样缠绕的年轮  一帆半世秋风  水的倒影里  你依然狐步杨柳  颦笑生花  媚在你垒砌的世界里  我敲打着風湿的关节  抚慰孱弱的心跳  像灵魂奔逃的蜈蚣  躯壳只剩一股烟尘  我是这岸安静的邻居
摘 要:活着是一门艺术,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本论文将以《活着》为例,来探讨余华是怎样看待活着,人又该怎样的活着。  关键词:忍;不死;平平淡淡  作者简介:郭丽英(1989.3-),女,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人,辽宁师范大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
摘 要:电视喜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英国政治讽刺剧《是,大臣》可谓此中佼佼者。该剧不仅揭批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黑暗面,当中也涉及到对英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的探讨。本文拟对其中一集进行分析,以求理解创作者对英欧关系的探讨及其创作意图。  关键词:电视喜剧;英欧关系;政治讽刺  作者簡介:齐笑一(1988-),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日语
“无名山里练过功,琉璃厂前打过架”,或许,这就是对建军的最初印象。随着与建军相处日子的增长,他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也越发深刻。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建军对我的影响的话,莫过于那句“保持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你并不会惊讶于如此温柔的话语出自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之口。对我而言,不用仰望星空,只用45°角仰望天花板的姿势,曾经坐在建军班上的我就能清晰地关注到建军深邃而捉摸不定的眸子。它们明亮而坚定,仿佛是生命
整个秋天,斑斓  是季节的装点  房檐下的红辣椒  张扬成眸子里的风铃  站在季节的渡口  我用文字串联守望  在岁月的额头上,放牧  愛情和思想  可以坐在树墩上遐想  心,弥漫野花和庄稼的清香  穿过我的大豆,我的玉米  我的红高粱  北方,别致成油画里  一笔浓淡相宜的风景  我的北方  一种最朴实的树种  没有江南的婉约  却生长憨厚、朴实和善良  我的父兄  那个叫粗犷、豪放的汉子  不
真正的大咖不是传说,用心工作用心生活的他们可以底气十足地轻声细语道:我增益呀。  曾毅曾老头是我大学时代的一个专业课老师,以接近60岁的高龄教了我半年信号处理。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想必是那种梳着“小队会计头”的文艺青年,虽然他外表俨然一副标准工科男的扮相。第一眼见他你会想起穿着挎篮背心的老头打着蒲扇吃西瓜,第二眼又瞬间变成妙语连珠的老顽童系着领结弹吉他。严谨治学、浪漫生活,这两点在他身上似乎从不矛盾。
阿米唐钦山顶,清风又出现了。  一双手像发干的树枝,他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一个白面饼子,上面纏着一圈羊毛。接下来从羊皮袋里,取出了青稞炒面、豆子、糖果、饼干,仿佛取出许多手心里的未来,小心地倒在燃烧的松枝上,在上面撒了些牛奶,青烟上升。  鸟儿一跃而起,早晨被惊醒,疲倦地蠕动。  桑吉开始念经,接着趴在地上磕了三个长头。他能听到一个声音,与他相敬如宾地交谈。  骑着马的男人接着到达,就像肩头的庄稼,
一  烟酒店搞促销活动,凡买酒三箱者,均可享受一次免费的两日游。  妹夫是个教师,事事前思后想,三思而后行,从不枉花一分钱。虽然没有占过什么大便宜,但绝对没有吃过亏、上过当。他在烟酒店前徘徊不定,直到抽完第三支香烟,才猛地把烟屁股扔到地上,又狠狠地踏上一脚,拧了半圈,把烟屁股拧得皮开肉绽,灰飞烟灭,才吐口唾沫说:“买!”然后又像对自己又像对天空说:“值!”  妹夫把三箱陈酿抱回家,慢慢地喝,喝了近
摘 要:从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及其整体性原则这两个角度出发,挖掘薇拉·凯瑟小说中的生态审美价值与审美内涵,唤起整个社会对生态问题和对女性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薇拉·凯瑟;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  作者简介:程瑶,女,安徽安庆人,安徽省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