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化春雨 桃李满园香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文章结合自身从教经历中遇到的典型事例,从爱心、情感、奉献等方面阐述了笔者对“师德”的理解。
  关键词:师德师风;情感沟通;有爱教育;教书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就是“传道”,即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教授知识与技能。下面,我想通过教育教学中经历的故事谈谈我对“师德师风”之浅见。
  一、用“爱”拨动心弦,滋润每一颗希望的种子
  第一天上课,我发现最后排有一名男同学上课不抬头,我当时很生气地走过去,看他在干什么,他看我过来了,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又无所谓地把头低下了。下课后,我私下问班长,班长刚好和他在小学也是同班同学:“老师,汪X上小学一直就这样!老师拿他没办法,语文才考二三十分。”要让该学生改掉长期养成的坏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別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初三学生来说,提高成绩希望已经不大,但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就放弃不管,更不能因为马上要毕业而“顺其自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汪X同学虽然表现出对任何事情无所谓的态度,但内心还是有点胆怯。有一次,我问他:“你到黑板上做过题吗?”他说:“没有。”我说:“明天上语文课,老师复习时要叫你到黑板上默写课文中的字词,你可要做好准备。”他很疑惑地看着我,然后点点头。第二天,我让他到黑板默写时,他很高兴地走上讲台,很流畅地默写完了。还没等我开口,学生“哗哗”一片掌声。我笑着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不好好打扫卫生,班主任专门给他安排擦黑板。没想到第二天上课,他看我写满了,主动来擦黑板,让我感觉很欣慰。记得离中考还有三十天时,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他却低头在画画,我灵机一动,这又是一次教育的契机。我借了一节化学课,给学生做了一次考前语文辅导。没想到刚一进教室,汪X同学跑过来往我手里放了一张油画,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给他说过的话。趁他还没有跑掉之前赶紧说了声“谢谢”。我发现画的背面写下了这样的话:“敬爱的张老师,虽然您跟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的师生情谊很深。感谢您对我的关怀和鼓励!现在我们毕业了,到分别的时候心里很是不舍。祝您全家幸福!”“师爱”本是一位教师的责任,但就是这些却改变了一个孩子,使他感到了温暖,懂得了感恩。
  二、用“情”打动孩子,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种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教育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要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我们班的学生不少是留守儿童,存在上学难和厌学的现象,每遇到这样的事,教师都要去家访。我班学生杨XX刚开学一周就放弃了学业,作为班主任,我必须把他找回来。周末我赶到他家,发现他家里有一个卧床不起、面黄肌瘦的妹妹,而他父亲出去打工已有10年,杳无音信,母亲一个人靠打零工挣钱养活兄妹二人。杨XX为了帮助妈妈给妹妹挣钱看病,也出去打工了,于是我就到处打听他的消息,劝他回学校读书,告诉他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的家境,才能挣钱给妹妹看病。他很坚决,不肯返校。于是我就每周用医疗卡刷些他妹妹用得上的药品到他家去,一边劝他,一边帮他补习功课,终于有一天,这个坚强的小伙子掉泪了:“老师,放心吧,我想通了,我不能老是麻烦您,我回去读书,不会令您失望。”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用情打动他们,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
  三、用“乐” 甘于吃苦,品味每一份收获的幸福
  教师工作幸福感源于积极进取和勤奋敬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被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相信,看到那一张张充满无限阳光的笑脸,看到那一双双闪烁着智慧光华的眼睛,我们教师就会那么认真,那么执着,并坚持在这块园地上默默地耕耘。站在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知识,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师德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了出来。
  以上是我在教育教学中领悟到的,也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点理解。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去爱教育,我们只有用心教诲学生,用情培养学生,用爱奉献学生,用丹心化春雨,才会使得桃李满园香。
  参考文献:
  [1]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5).
  [2]诸东涛,周龙军.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务实[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可能性》这一单元的知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对概率与统计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好《可能性》学习的基础,以《可能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奥秘,掌握学习方法和数学规律,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巧妙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未知、有趣的事物较为感兴趣。数学学科具有思维性、复杂性与逻辑性特点,枯燥的灌输式教学会极大地降低教学质量。由此,结合新课
福建省长汀县东区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创办于191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教职工41人,在校学生803人。近年来,学校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围绕福建省龙岩市“红土书香”教育品牌建设要求,在“营造书香校园,创建精品学校”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读书打造特色,以读书追求卓越,在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中初显成效。  一、新理念提出的背景
朱永新教授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可见,阅读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脱离了考试的繁重负担,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提高中职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升中职学生思想文化境界,培养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优秀中职毕业生。但就目
某日,我在湖南女子学院听了我的偶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老师教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还认真听了评课和讲座,感到豁然开朗。吴正宪老师创造了学生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课堂是“爱与美的旋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思维是老师想象不到的,包括吴老师。吴老师告诉我们,看一个老师不仅仅是看一堂课的效果,主要是看老师在课堂中的执教理念,是真的为了学生的长足发展,还是只是传授某个知识点,或为
摘 要:通过反思,可以知道我们上课的得失;通过反思,去改善我们上课的方法;通过反思,去提高我们的教学的效果;通过反思去促进自己的进步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以供商榷。关键词:反思;任务;方法;能力与习惯  当我们上了一节课后,如何去评价我们上的这一节课呢?是成功或是失败?很多的时候依靠我们自己去反思。  那么,我们怎样去反思呢?  1.反思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每周四~五节课,显然要在较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如何做到呢?下面笔者就结合《用字母表示数》这课谈谈如何使课堂优化高效。  1.了解学生——优化高效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常关注教什么、怎么教,却常常忽略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学生因素。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通过坚持校企合作等教育教学活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  湖南省永州市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开展“订单培养”,以期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  一、准确把握“订单培养”人才模式的内涵  中
摘 要:心育与德育同属健全学生人格培养的范畴,两者的相互作用与整合,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班主任而言,结合工作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进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要真正培养出知识、品德、性情俱佳,具有完整健全人格的学生。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传授学生基本知识的能力,更要
摘 要:文章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案例导引式嵌入、任务驱动式嵌入、微课植入式嵌入、“校—园”互动式嵌入四种嵌入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分析了嵌入式教学的特点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职业都离不开实践,任何一种职业的人才培养也都必将走向实践,反映实践对该职业的某种要求。而目前大多数教师教育院校的教学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往往是在学科知识的
摘 要:课题实验通过交流六祖故事和六祖文化,使教师了解六祖文化在本地传承的载体和弘扬的途径,理解六祖文化的内涵,从而提炼出形成学校文化的要素,达到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校长的管理能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六祖文化;学校文化;学校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16  作者简介:梁思云(1979—),男,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校长,从教十九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