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活动课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性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我校对活动性课程的思路是:统一认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着力开发与整合活动性课程资源,切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现就对活动性课程的初步探索和实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生活体验,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在活动性课程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主探索求知。
  要增强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意识,必须创造愉快和谐的气氛和环境。这样就要求活动课取材广泛,形式新颖有趣,生动活泼,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每个学生饶有趣味地参与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探索,使他们体会到“跳一跳就会吃到桃子”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活动内容应以趣味性为主。例如:一棵树上有9只小鸟,打死1只,还剩几只?有的同学说还剩8只,因为9-1=8(只);还有的同学说一只也没有了,因为打死一只,其余的都吓跑了;还有的同学说还剩3只,因为打死的一只是鸟爸爸和鸟妈妈的儿子,爸爸妈妈看到儿子死了也悲痛地死在树上;还有的同学说还剩1只,因为打死的一只,正好掉在树杈上,其余的都飞走了……这种饶有兴趣的题目可以充分调动他们思维和想象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数学质量也就相应的提高了。这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加深了几何图形的认识,从而巩固了知识。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求异创新
  
  “亲其师,信其道。”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而小学生则更为强烈。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敢于质疑、勇于争论、善于思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创造力的动力因素,没有强大的动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的产生。学生个性的形成有先天因素的作用,但更需要后天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要依靠平时的养成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受到重视。要改变这各状况,就应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和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活动课程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方面不“急功近利”,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十分注学生对学习方式、活动过程的选择,不设定统一的目标或结论。因此,学生在活动课的学习中,可以从老师“讲得多、作业多、考试多”中解放出来,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自己的耐心、恒心及坚强的意志,从而为个性充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學生的创造能力。
  比如在科技制作活动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这个活动进行时很容易产生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更有利于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良好品质,有效地促进学生勤奋、谦虚、认真、负责、自信、进取,促进学生乐于创造的激情。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活动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用白纱布蒙在摩托车排气管口,观察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状况;用松立轧钢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分别去浇灌刚栽种的菜苗,再观察菜苗的成活、生长状态……通过实验,不但激发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激发兴趣,张扬学生个性
  
  活动课程的开设给了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潜能得到了发挥,能力得到了提高。研究性学习激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不爱写作的学生,写出了出色的实验报告。上课不爱发言的孩子,汇报起研究成果来,滔滔不绝。如班里的伟斌同学是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说他调皮,脑袋笨,不愿和他玩。在班上他也很少说话,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营养与健康》活动中,他在家里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饮食习惯来了个全面调查,并且通过上网了解成年人与老年人的食物营养取向,还给家人提了合理饮食的建议。在交流汇报时,伟斌同学第一次大胆地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家,并且说得非常流利、自信。大家都睁大了眼睛,对他竖起了大姆指。课后,伟斌同学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上综合实践课真好,我第一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以后我们经常上这种课好吗?”综合实践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性课程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将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更加深入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
其他文献
在CH3SLi+CH3SH势能面上求得锂键和氢键共存型复合物的两种稳定构型.频率分析表明,与单体相比复合物中S(5)—Li(6)键伸缩振动频率发生红移,而C(8)—H(10)键伸缩振动频率发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系统,信息技术也以辅助教学的方式进入教学系统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诵读教学再一次受到了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教者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了多种诵读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单精子胞质内显微注射(ICSI)技术能够提高配子利用率,获取所需性别动物,解决雄性动物少精不孕问题,作为辅助技术在转基因工程研究领域具有重大作用。在实施ICSI操作过程中,通常在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教材中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
鹅副粘病毒病又称鹅源新城疫,是由鹅副粘病毒(Goose Paramyxovirus,GPM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以鹅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鹅
初中语文的学习在于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尤其是古诗词部分.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代表,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古诗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以为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    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  以美引趣。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
影像资料是记忆的财富,片段的浓缩是课题的掠影,情境的再现是课题的精华.我们通过回顾课题课例研究历程,尝试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整合范式,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一词逐渐进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视线,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要在集体备课中提前考虑到使用特定教学策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