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熊”图腾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本民族所崇拜的动物形象——图腾。这些图腾多多少少反映出这个国家的个性。如称中国为“中国龙”,美国为“美国鹰”,印度为“印度象”等。俄罗斯,通常被称为“俄罗斯熊”或“北极熊”。俄罗斯人被称为“熊的传人”。报刊上频频出现的“为什么英国是熊的朋友”等言论,显然是把“熊”看成了“俄罗斯人”的代名词。
   熊是俄罗斯民族崇高的象征,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图腾。在俄罗斯至今流传着许多与熊有关的部落起源的传说。古时西伯利亚人以捕鱼狩猎为主,他们崇拜熊,把熊看作森林的主人、世间整个大家庭的祖先。他们认为熊具有很多神奇的本领,死后会复活,明白人的语言,能够认识自己的每一个亲属,能带来幸福或灾难。俄罗斯人不但虔诚地信奉熊,而且关于熊的传说也颇具宗教色彩。据说,熊从前与上帝同住在天上的一个锥形帐篷里,只因为它固执不从,被贬到地上,成为人类的神。
  据历史资料记载,古代人们认为熊原为人,并具有人的特征,如:可直立,眼似人,喜食蜜和酒等,因而对它特别敬畏。宗教上还有禁令规定,直呼熊的名字是一种禁忌,所以,在俄罗斯民间只是按熊的外形,将其称为“脚趾内翻的”或按其颜色称为“棕色的”。俄语中“熊”一词是由蜂蜜和吃两部分组成,意为“吃蜜的”动物。由于该词更具有形象性,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熊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也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动物,俄罗斯不少地方都有熊的标志,也流传着不少关于熊的故事。俄罗斯有一个索契镇,这个镇的周围是高加索大山,不少的熊在此出没,与人和谐相处,并且建造了许多熊的雕塑,这个小镇后来也就更名为“熊的角落”,逐渐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坐落在伏尔加河上游的雅罗斯拉夫尔城之所以被称为熊城,是因为城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一头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人对熊的崇拜。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熊”这个形象略含贬义,如窝囊、愚蠢、凶险等。而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熊“心地善良”、“憨态可掬”、“惹人爱怜”,熊的形象是被英雄化的,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如果你对俄罗斯朋友说你像一个大熊,他会很高兴。
  熊给俄罗斯人的印象是力大无比、笨拙憨痴。这些形象出现在一些俄语谚语之中:“熊行动笨拙,但力大无比”,“家中的主人,林中的狗熊”、“熊不洗澡,但很结实”、“一穴容不下二熊”等。由于熊力大无比,所以猎熊既困难,又危险,有谚语云:“熊没碰上猎手很走运,猎手没撞上熊也很走运”,“没打死熊之前,先别卖皮”,(意谓事未成,先别夸口)。“熊个子大,不灵活”,人们用脚趾内向的熊来形容像熊那样笨拙的人。
  俄罗斯民族对熊的偏爱也反映在文学创作中。熊是一个正面形象,被看作是“未婚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俄罗斯民间曾流传着一种说法:“梦见熊就意味着快举行婚礼了”。如普希金在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达季雅娜入睡前把梳妆镜藏在枕头下准备在夜间给自己算上一卦。万籁俱静,达季雅娜进入了梦乡。她梦见独自一人在森林里,四周空无一人,突然从雪堆里钻出一只大熊,把她带到了林中小屋……这里“梦中的大熊”体现了达季雅娜渴望嫁人的心愿。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有这样的片段:夏天,彼得堡,白夜。彼埃尔和玩伴们不知在哪儿搞了一头幼熊,放在马车上一起穿街过市。当地的警察分局长前来干涉,彼埃尔他们就把小熊和警察分局长背对背地捆在一起扔进了河里,那头熊就驮着警察分局长在河里游起泳来……而彼埃尔,当我看到他抱着幼熊在屋里跳舞的样子时,不言而喻,托翁也把他当作一头熊来描写了,憨态可掬、聪明、善良、诚恳、沉思……
  在俄罗斯文化中偶尔也能见到反面形象的熊,克雷洛夫在寓言《隐士和熊》中把熊的“憨痴”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寓言中隐士和熊交上了朋友。有一天隐士睡着了,熊在旁边看守着。它看见一只苍蝇停在隐士的脸上,便抡起胳膊驱赶,可是这只苍蝇不肯飞走,最后停在隐士的额头上。熊便捧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地砸了过去,就这样断送了朋友的性命。后人把这种欲益反损的帮助,即“帮倒忙”称为“熊的服务”。
  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俄罗斯民族对熊的心理积淀。俄罗斯民族崇尚熊,认为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优秀品质,把它视为俄罗斯民族的崇高象征。他们称赞熊力气大、体魄健壮、纯朴诚厚,称其为“俄罗斯森林之主”,有着力大无比的勇士般的性格。同时还称它为甜食家、美食家。
  俄罗斯人也常把熊作为大型活动的吉祥物。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上吉祥物就是一只名叫“米沙”的棕熊。其可爱的造型体现了合作、热情、开放的文化特点。米莎在莫斯科奥运会期间也被用在许多毛绒玩具、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种纪念品上,而且还被印制成了邮票。闭幕式上,米莎流着眼泪步入会场,依依不舍地向人们告别。后来,米莎还被赋予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和两名宇航员一起飞上了太空。2006年“俄罗斯年”和2007年“中国年”的吉祥物,也是裹着中俄国旗、挽手同行的中国熊猫和俄罗斯棕熊的卡通形象。
  俄罗斯人喜欢熊的憨态可掬的外表,因而把熊亲切地称为米沙、米什卡等。俄罗斯人对熊的偏爱还直接反映在人名上,如米哈伊尔、米沙等,如梅德韦季,梅德韦德科夫,梅德韦杰夫,梅德韦德尼科夫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这个姓在俄语中也是“熊”的意思。如今,俄罗斯政坛处处高呼:“熊来了!”这其实是指梅德韦杰夫来了。■
其他文献
在大仲马的名著《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借书中人物阿尔培的口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黑奴,都有豪华的游艇,都有精锐的武器,都有阿拉伯马和希腊情妇的。”阿拉伯马在近现代欧洲文明世界人们的眼中总是神秘、高贵的象征。在讲究奢侈、豪华、品位、优雅的18世纪,阿拉伯马和游艇一样都成了上流社会的标志,似乎缺少这些即使再有钱也是不上档次的。  书中人物夏多·勒诺讲述了自己在中东的冒险经历:“不过有一件事我忘不了:由
“谍海女王”——玛塔·哈莉  被誉为“谍海女王”的玛塔·哈莉(Mata Hari)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女间谍,她的名字已经成为以美色勾引男子、刺探军情秘报的女间谍的代名词。醉卧在她温柔乡的军官们受得住任何酷刑折磨,却经不起玛塔·哈莉的风情万种。  玛塔·哈莉原名玛格丽特·吉尔特鲁伊达·泽利(Margaretha Geertruida Zelle)。1876年,玛格丽特出生于荷兰的一个城镇。她
芬兰教育水平世界领先,是世界公认的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而其基础教育水平更是可圈可点。教育是芬兰保持卓越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芬兰教育注重创造力和实践,是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典范。而国民喜爱阅读、注重教育公平、师资优良都是芬兰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芬兰,“活到老,学到老”经常被人挂在嘴边,人们也相信它的重要性。芬兰人倡导从摇篮到坟墓的学习模式,公共大学的教育讲座总是人满为患,不早去根本
“一个天与地混沌不分的黑夜——  瞧,在恐怖的大海上  耸立着一艘大船,  形如生着双翼的飞龙;  它宛似来自天国  从船首到船尾一派通明,  甲板上立着光闪闪的人们,  转瞬间消逝不见。  他俩下到海湾,伫望着惊涛骇浪,  浪头一个接一个,每个都比上一个更巨大,  直至最后,第九个浪头,聚拢起半个海洋,  充满着喧嚣,缓缓升起,声响震天,  整个巨浪一片光焰:  浪头落下,在光焰中诞生了一个赤裸
掌握国外的土地——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土地之争”正在加速。原因是世人对人口爆炸和气候变化将引发水资源和粮食不足的危机感。  2010年6月,日本北海道议会决定以俱知安町的57公顷森林引进外资。这在日本是少有的事。然而,买家是谁?其目的何在?据北海道一位官员说:“国外资本正瞄准日本各地的山林,他们是否也想控制日本的水资源呢?”  近年来,这种传言在各地森林相关负责人之间出现得非常多,到处都有人说“
克莱斯·奥登伯格是20世纪著名艺术家之一,他对日常事物的表现手法大胆而巧妙,作品内涵丰富。近期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回顾了他六七十年代的早期作品,包括《街道》和《商店》系列及《老鼠博物馆》和《射线枪翼》装置作品。前两者可以说是奥登伯格艺术生涯的开山之作。在创作高峰时期,奥登伯格重新诠释了绘画与雕塑及主题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街道》系列作品用硬纸板、粗麻布或报纸来表现粗犷忙乱的现代城市生活景象。而《商店》
还记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那只憨态可掬,爱用莎士比亚的姿势思考问题,说话结结巴巴的渡渡乌吗?这只可爱又可笑的鸟,与书中穿背心的兔子,会笑的柴郡猫一样,尽管带了些许人为的想象,现实中却有其原型,即原产自岛国毛里求斯的渡渡乌。  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毛里求斯,是一个四面环海同大陆隔绝的岛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岛上独特的物种。渡渡鸟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在16世纪末期欧洲殖民者来毛里求斯定居之前,
爱德华·P·琼斯(Edward P. Jones,1950— ),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凭借十年磨一剑的用心之作《已知的世界》(The Known World,2003)引起巨大轰动,几乎获得美国所有重要文学奖项的垂青。《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称其是“美国最好的黑人作家之一”,珍妮特·马斯林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上称“
George Gissing/文 赵秀明/译    ... Above all, on days such as this, when the blue eyes of Spring laughed from between rosy clouds, when the sunlight shimmered upon my table and made me long, long all but t
仿佛被什么诱导着,一走出孟买机场就以为到了加尔各答。其实并没去过那座叫加尔各答的城市。炎热的天气,汗水,以至恶浊的气味。那是这种热带城市所固有的味道。仿佛整座城市都在腐败。沿街的房子上布满灰褐色的斑迹。到处爬满绿色的苔藓,流水也泛出臭乎乎的气味。黄色的出租汽车塞满街道。至今保持着20世纪30年代的样式。就像《情人》在渡船上的那种汽车。于是一下子又恍若来到了湄公河上。  是的在孟买,以为是加尔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