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三问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智慧党建”?


  目前,对“智慧党建”这一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概而言之,“智慧党建”就是在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党建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性称谓。它是运用信息化新技术,整合各方资源,更有效地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扩大党在网络世界存在感和数字化影响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平台、新模式、新形态。
  “智慧党建”是党建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形态。它将党建工作通过一体化网络平台集成,将纸质内容电子化,线下党建工作及服务群众工作流程化、线上化、数字化,以突破党员、群众与党组织的时空限制,从而更加有效地改进自身建设、服务群众,使党的建设更具时代性、开放性、互动性。
  “智慧党建”是“互联网 党建”的高级阶段,侧重用大数据分析产生新认识,预测新动向、提供新思路。它是运用互联网每时每刻产生的海量数据和日趋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及时、精确、动态把握党组织和党员的情况、群众的需求及党的工作的发展趋势,通过精准施策,主动推送,流程监督,指数评价,促进党建整体统筹、层级压缩、效率提升和自身优化,达到管理、服务和引领的订制化、精确化、个性化、智能化。

如何构建“智慧党建”?


  首先,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智慧党建平台”的建设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党员和群众是这一平台的主体,因而要对现有的党建工作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打造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
  其次,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建平台。创新是“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的驱动器。当前各地区在建设“智慧党建平台”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新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经验,同时坚持因时而变、因需而为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创新。“智慧党建平台”不仅具有联系党员和群众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党员的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等工作,不断丰富“智慧党建平台”。
  此外,还应加强对“智慧党建平台”的规范管理。规范的管理是保障“智慧党建平台”有效运行的防火墙。“智慧党建平台”以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在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借助“智慧党建”推动党员的考核工作,借助网站发布任务,对党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网络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一位党员的完成情况,实现党员建设管理的精益化。

如何应用“智慧党建”?


  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党的组织建设的全时性。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党的组织建设的交互化和扁平化,即通过党建网络平台、手机客户端等载体,使上级党组织意图的传达、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络、“三会一课”以及党内教育活动等都可以实时完成并实现异地互动。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方面,可以将“智慧党建”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让流动党员“全时空”体会到党组织的“存在感”,从而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更加有效地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
  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精准性。在大数据时代,“一切皆有痕迹”。“四风”问题及各类违纪行为一旦发生,必然会在各类信息系统中留有相关的记录。但这些信息数据往往由各个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散存储和管理,沒有实现高效整合和互联互通,因此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数据活力未能得到有效激发,使得很多隐蔽、变异的违纪行为暂时逃脱了监督执纪的视野。要进一步树立“云治理”的思维,突破传统的“坐等线索上门”的监督执纪模式和“部门化”行政壁垒,变人为监督为数据监督、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个体监督为整体监督,充分整合财税、工商、银行、公安、审计、巡视、信访、公车管理、交通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资源,形成信息采集、汇总的协作机制,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督执纪流程具体化、精准化、可视化。
  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党的制度建设的实效性。大数据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为制度建设落实落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有效载体。要通过织密制度运行的“数据之网”来增强责任意识、压实责任内容,让履职监督“进流程”,让问责程序“全固化”,使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又有利于循迹查责、依据追究,从而有效防止责任主体虚化和责任制“空转”。要进一步完善党内制度体系评估机制,积极发挥大数据“以全样本分析取代抽样调查”的技术比较优势,对制度运行情况开展全方位评估,以克服传统的抽样调查、个别调研所不可避免的影响因子涵盖不全面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制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充分运用大数据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全知就是全能”,这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治理绩效的要求也更趋个性化,传统的单向度、粗放型的治理模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通过树立大数据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可以形成新的治理观,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方式,将心中有“数”的理念贯穿于决策的形成、执行、反馈和调控纠偏机制的全过程,通过大数据对公众需求的合理细分和对公众满意度的全面感知,形成多元互动、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使施政行为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本刊根据《学习时报》《人民论坛》《天津日报》等媒体资料综合整理)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5年7月,我市出台《关于大力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助推扶贫攻坚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将我市贫困村全覆盖纳入后进整顿、全覆盖派驻工作队、全覆盖抓好结对帮扶、全覆盖落实抓乡强村、全覆盖抓实扶贫考核,以精准化的组织措施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年多来,全市各区县认真落实《通知》精神,通过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对扶贫开发的引领力、推动力和保障力,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8年1月的一天,渝中区和平路管家巷9号,渝中区纪委办公室。  工作人员薛孟佳轻点鼠标,登录渝中区廉情大数据平台,对相关监督项目进行核查。  自从这个平台建成后,像这样的核查,便成了薛孟佳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  随着这样的常态化、智能化监督持续发力,一张能够进行智能建模和比对分析的监督执纪“天网”,已经覆盖渝中半岛。  如今,这张“天网”正以和平路管家巷9号为原点,不断汇集全区海量廉情数据,实
2017年2月21日清晨,奉节县青龙镇黄坪村在鸡鸣声中渐渐苏醒。  还不到7点,48岁的村民石辉清和妻子张寿淑便早早来到屋子旁的养殖场忙碌起来。  捡拾鸡鸭蛋、收拾鸡鸭粪,然后给鸡鸭拌料、喂食。虽然辛苦,但石辉清和张寿淑却做得格外投入。  “石辉清,大清早的又在照顾你的‘宝贝’呀!”一个过路的村民对正忙碌着的石辉清喊道。  “既然是‘宝贝’,当然得好好照顾了。”石辉清笑着回应。  “晚一点再干也没
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选择的重要性。选择了种瓜,得到的绝不会是豆子。其实,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民族,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不同的际遇与结果。那么,是什么促使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呢?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价值观。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比较加纳和韩国发展时发现,上世纪60年代,两国差不多同样落后,但30年后,韩国成长为工业强国,而加纳仍贫穷如昔。造成这一悬殊差异的原因固然很多
2017年1月14日清晨,涪陵区敦仁街道移民小区花园。  几位老人一边健身,一边闲聊。  “昨天你看见区委书记没有,他到我们小区来开现场会了。”  “不可能哟,区委书记跑到我们这里来干什么?”  有人不相信,这并不奇怪。  几年前,这个移民小区还是一个脏乱差、人心涣散的小区。  但近几年来,社区党委树立“党建 ”理念,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带动社区各项工作,完成了一个从脏乱差小区到花园小区的美丽蝶变。
东汉时有一个叫刘宠的人。他做东平陵令时,很得百姓的爱戴。刘宠是个孝子,因为母亲生病了,他决定辞官回家侍奉母亲。百姓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不舍,纷纷前来送行,导致路旁挤满了人,连车都不能通行。刘宠不愿麻烦百姓,就脱下官服,换上便服悄悄地离开了。  后来刘宠又任会稽太守,他任职期间“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也很得百姓拥戴。因政绩卓著,朝廷召他回京任职,临行那天,有几位住在山中的老叟奉上数百铜钱说:“以前的
一碗荷包蛋  74岁的聂恒洋,家住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二组半山腰,单家独户,祖祖辈辈都出门无路。  就在3个月前,一条2公里长的产业路修到了聂恒洋家门口。  这条产业路的修建,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王云川。  为表达感激之情,聂恒洋多次邀请王云川到家中吃饭。  王云川来自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 53岁,是驻村第一书记中年龄最大的,也是主动要求下来的。  拗不过聂恒洋的多次邀请,一天中午,王云川应邀来到老人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过:“袁隆平先生把亩产做到一千斤,我们用互联网技术要争取把亩产做到一千美金。”  如何在广大农村实现这一目标?  答案是农村电商。  在奉节县草堂镇竹坪村,村淘服务点成了村民最爱光顾的地儿。  这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房间,在开业当天就创造了150.5万元的交易额,还把奉节脐橙卖出了满意的价格。  脐橙是草堂镇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奉节的名牌产品。每当收获时节,漫山遍野的脐橙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和具体体现。  增强政治意识,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把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挺在前面。一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任何工作都要以贯
2017年9月4日上午,巫溪县中岗乡九坪村3组。  天空中飘起淅沥小雨,贫困户刘德山抬眼远眺青山。  这山,曾经如铜墙铁壁一般,挡在这个位于重庆东北角的小村子和山外飞速发展的世界之间。  今天,这坚如磐石的大山,却开始被一点点撼动。  刘德山的目光从远山上移开,掠过山谷平坝间那些新修的道路、新兴的产业……  在这些可见或不可见的风景背后,一条强有力的扶贫“链”,正如巨龙般在大山之间盘旋,一点点让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