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理想照耀下听歌剧《长征》r——浅析剧中万霞的人物形象以及《革命同志你听好》r《三月桃花心中开》的创作特点和演唱把握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征”一词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关于长征题材的中国民族歌剧也有很多.在如今的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习和渗透这种红色精神显得尤为迫切.歌剧《长征》是中国国家大剧院2016年推出的中国民族原创史诗歌剧.讲述了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从江西瑞金出发,讲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发生的事迹.更加重要的是这部优秀的歌剧中有许多非常好听的唱段比如《革命同志你听好》、《三月桃花心中开》、《我的爱人你可听见》、《我离不开红军》等等一系列非常好听的作品.本文的《革命同志你听好》和《三月桃花心中开》出自歌剧《长征》中的第三幕曲中两个相连的选段,是歌剧中女二号--万霞演唱的具有代表性的选段.笔者将从创作背景、人物角色分析、歌曲特点、以及怎样通过肢体和表情来演好万霞这几个层面来分析,希望能尽我的微薄之力使广大声乐爱好者在之后的声乐演唱中能更好地把握该角色.
其他文献
单簧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木管类乐器,在清朝年间从西方传入中国,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情境表达能力.单簧管传入中国后历经了鸦片战争时期、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文革”时期、改革开放等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多位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以及音乐爱好者的推动下,在中华大地上得以发展,在中国乐坛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国家的音乐文化与中国相差甚远,而单簧管作为一件来自西方的乐器,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融合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中国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根据单簧管特有的音色、音区及不同音高的色彩变化,再结合我国各
在我国传统器乐演奏艺术中,琵琶艺术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而在琵琶的众多流派中,浦东派是极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本文就浦东派琵琶演奏的艺术特征进行重点分析,以其演奏技法为主要线索,对该流派的诞生与发展进行阐述.主要以《养正轩琵琶谱》为例,对其审美观念在浦东派琵琶艺术中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以求将浦东派琵琶的艺术特征立体、形象地刻画出来.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运用二胡演奏《红梅随想曲》,不仅可以改变乐曲原有演奏风格,还能丰富这首乐曲的演奏技艺,将乐曲以一种协奏的方式演奏出来,实现中西音乐创作的融会贯通.在我国民乐史上,该作品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充沛的情感影响深远,也成为了国内二胡乐曲中不可替代的经典曲目,为了更好地把握该首乐曲的内涵,展现乐曲演奏的情感色彩,突出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针对二胡曲《红梅随想曲》艺术风格与演奏技巧展开探究,在简要阐述作品内涵的基础上,从乐曲特色、角色塑造和情意表达三方面,分析作品的创作风格,再对引子、主体第一部分至
20世纪后半叶,巴洛克小号演奏风格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一些音乐学院为巴洛克古典音乐表演设置了学位;古典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海顿亨德尔社团交响乐团都使用了巴洛克小号演出并录音.巴洛克小号音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品RV.537《Concerto?for?Two?Trumpets》是维瓦尔第继承和发展科雷利大协奏曲写作风格的基础上创作的众多器乐独奏曲协奏曲中的一首,这首作品对于研究维瓦尔第协奏曲的音乐特征以及巴洛克小号演奏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以维瓦尔第的艺术成就为依托,以作品本身为研究对象,对这
汪立三钢琴作品《兰花花》,是一首以中国陕北民歌《兰花花》为题材改编的钢琴作品,此曲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巧完美结合,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分析探究,来进一步深入理解这首钢琴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内涵.
歌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学习亦然.其中“声”、“乐”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前者是技术技巧,后者是运用的目的和归宿.厘清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实质,有助于声乐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快进步.“声”与“乐”是有机的结合和统一,但“乐”决定了“声”的使用.歌唱的至高境界是“乐人合一”.
期刊
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内蒙古便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现在广为流传的歌曲《鸿雁》就是内蒙古乌拉特地区流传的民歌,在后人的改动下拥有多个版本,最为著名的当属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这一版本,《鸿雁》在创作特点和演唱处理上,将中国传统音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爱国主题音乐作品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道德品质,促进全面发展.本文以钢琴作品《红星照我去战斗》为例,通过音符传情和水声抒意两个特点对全曲进行作品分析和演奏指导.
《随想回旋曲》是门德尔松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乐曲.这首作品在旋律抒情优美的同时也不缺乏热烈与激情,在乐曲构思中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将大自然的美好用钢琴呈现出来.在演奏时注意多种演奏技巧的合理运用和熟练掌握,了解该作品要表达的音乐旋律,在演奏时做到更好的演绎与诠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音乐美学思想也博大丰富.钢琴艺术作为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也承载了表达自己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作用,其表现出来的美学追求也必然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相契合.中国钢琴音乐中最能直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就是其“意境美”的塑造与诠释.我们在演奏中国的钢琴音乐时,应用心联想、捕捉中国音乐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