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艺术审美体验的自我发现与再设计

来源 :工业工程设计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沉浸式艺术这一新概念,研究其审美体验是如何有助于自我发现并运用于艺术创作再设计中的。沉浸式艺术是一种能够启发感知联觉的审美体验方式,可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感知"、"关系"和"转换"是三个相互交织并贯穿全文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沉浸式艺术的研究基础。结合海德格尔"在世界上"(être-au-monde)的观念来看,与其说"存在",不如说人们沉浸并感知于这个世界中。然而,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通常是无意识的,对于感知的认识也时常是冷漠和忽视的。沉浸式艺术使这些感觉得以被强调,它突出了个人的感知运动能力,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身体本身的重视。又如Bergson所提出的"投机性关注是建立在一种感知机制的基础上的,这种感知机制从根本上允许对世界进行一定行动而不是仅仅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对于一个完善的沉浸式审美体验过程来说,重要的是使观众自然地参与其中。当无意识的行为转换为肉眼可见的视觉效果时,审美体验将会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关于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结合西方艺术家Marcel Duchamp的Ready-made的创作理念和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研究怎样将被忽视的日常行为自然地转换为可见的,被重视的视觉效果,从而揭发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多种潜在关系。
其他文献
集合住宅顶层外表面积大,室内、外热环境交互敏感,在太阳能富集、冬季寒冷漫长的气候环境下,直接利用太阳辐射热节约采暖用能的潜力大。以西宁地区为例,建立集合住宅顶层的典型空间模型,采用Designbuilder能耗模拟软件,从户内空间组合、单一空间、围护界面形态构造3个层级分析太阳辐射热作用下其设计要素与顶层采暖用能的关联性。总结住宅顶层的节能设计策略,并从设计要素利用太阳辐射热对采暖用能的节能贡献率
经济学是一门备受争议的科学,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批评和争议从未停止。经济学方法论诸多纷争中,米塞斯以主观主义和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本立场构建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人类行动学(Praxeology)”方法论框架,其思路系统且独特,相较现代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更富弹性。本文从米塞斯认识论背景入手,全面梳理了米塞斯的方法论框架,从基本的方法论层面审视当代经济学,廓清经济学发展面临的方法论分歧问题。这对于把握当前
<正>患者,女,62岁,8年前因类风湿出现双膝关节疼痛,2019年于外院行左膝关节镜手术,术后因双膝疼痛,左侧较重,于2021年1月15日入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查体:双膝关节屈曲畸形,双膝关节髌周压痛(+),双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双腘窝处压痛(+),双膝关节活动受限(左侧伸直0°、屈曲90°,右侧伸直0°、屈曲100°)。术前X线片显示双膝内侧关节面塌陷,双膝关节伴脱位并多发游离
医疗收费是否合理、规范,关系着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同时影响着医患关系。不合理、不规范的医疗收费,将会加剧医患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能有效缓解医患矛盾,并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必须要加强规范收费管理。鉴于此,本文在基于医院收费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谈谈如何规范医院的收费管理,以供参考。
<正>一、原料配制1.熬制玉米麦芽糖。选择优质玉米,最好是黄玉米,磨碎。将麦芽剁碎,加水磨成细浆。用盆或桶把麦芽细浆与磨碎的玉米混合拌匀,玉米与麦芽的比例为10:1,加入适量的水浸泡1~2小时,然后放进锅里用火煮,并不断搅动。煮熟后盛入容器内,放入适量的生麦芽浆拌匀,使之冷却,当汁液澄清没有浑浊感时,连同渣汁一起返回锅中再次煮沸。然后用细纱布袋过滤,汁液澄清后再次放进锅里熬制。开始时,用旺火熬制,
期刊
医院是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能耗较大的建筑,绿色医院的建设是未来医疗建筑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根据综合性医院建筑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节能技术和绿色医院建设的标准,探究绿色医院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小学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对于小学生基础道德标准的建立以及道德素养、法律意识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展开的主要作用。
报纸
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其环境复杂性,一旦发生泄漏,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如张家口氯乙烯泄漏发生的爆炸事故,造成22死22伤;江苏化工园苯泄漏引起的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根据中化安全网和中化安全协会官网公布的2 013-2 019的危化品事故信息,通过对事故类型进行统计,其中由于泄漏引起的危害事故占据48%以上。针对此背景,本文致力于石化场所下泄漏识别与泄漏源定位,主要做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