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响应的荧光增白剂基多功能光引发体系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lu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4,4-双(苯并噁唑-2-基)二苯乙烯(BBS)、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C1)、 双-(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CBUS 450)、4,4-双(2-磺酸苯乙烯基钠)联苯(CBS X)和1,4-双(2-苯并噁唑基)萘(OB 7)等5种含有不同荧光发射基团的商用荧光增白剂分别与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IOD)组成二元光引发体系,再与N-乙烯基咔唑(或叔胺)组成三元光引发体系,在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辐照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丙烯酸酯树脂,同时通过阳离子/自由基同步聚合反应制备互穿网络聚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分光计荧光分光计、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荧光增白剂和互穿网络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在可见光LED的照射下可作为具有高效能的多功能光引发剂.其中苯并噁唑-萘衍生物(OB 7)、三嗪茋衍生物(CBUS 450)、二苯乙烯-联苯衍生物(CBS X)和香豆素衍生物(C 1)基二元光引发体系和三元光引发体系即使在空气中也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引发能力.
其他文献
来源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的一种新型醛酮还原酶Gox0644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对2,3-二酮、α-酮醛、α-酮酯、2,5-二酮-D-葡萄糖酸及脂肪醛和芳香醛表现较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Internet技术也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得IP业务快速增长,并且越来越多样化。同时,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大量多媒体业务
血吸虫病是免疫性疾病,血吸虫性别特异分化、生殖产卵等阶段对其生存传播有重要影响。本课题组前期筛选出几十个可能与日本血吸虫免疫、性别及生殖相关的蛋白,作为日本血吸虫
本论文是研究在环氧树脂塑料封装基底表面,利用化学镀Cu-Ni-P合金方法实现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研究的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化学镀Cu-Ni-P合金薄膜加工工艺具有简便、可实施性好、薄膜性能优良、镀液稳定性好、寿命较长等特性,而且能够较好的满足电磁屏蔽的要求。本研究得到了优化了的化学镀Cu-Ni-P合金薄膜工艺配方。首先是具有无毒无污染的环保型原料,摒除了传统的甲醛作为还原剂的配方,改用了以次亚磷酸钠
2009年9月17日到2010年4月30日,在山西沁源县灵空山林场建设观测塔,用TDP探针对塔周围的不同胸径的11棵油松林木在非生长季的树干液流速率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研究油松林
随着电子对抗和电子反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电子战中,对抗与反对抗的手段日新月异。军事情报竞争作为电子对抗博弈的重要战场,其技术也不断向前快速发展。雷达辐射源的
WCDMA作为3G三大标准之一,是GSM/GPRS向3G发展的目标之一,其技术产业链涵盖了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移动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关键技术——终端核心芯片和终端协议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