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行RFA治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至少3个月随访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分析患者RFA后病灶完全消融率、残留率、复发率和进展率,探讨肝恶性肿瘤RFA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

360例患者行肝RFA治疗的次数总共为392次,消融病灶数为412个,病灶直径为(2.51±1.10)cm。术后3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6.11%(310/360),复发率为7.78%(28/360),进展率为6.11%(22/360)。肿瘤残留率受肿瘤位置(位于大血管旁)、病灶大小(≥3 cm)和病灶数目(≥3个)的影响(χ2值分别为4.431,10.889,8.000;P值均< 0.05)。肿瘤复发率和进展率受病灶数目(≥3个)影响(χ2值分别为29.032,22.092,P < 0.05)。

结论

RFA术对控制肝脏恶性肿瘤局部进展具有良好的效果,肿瘤的完全消融率受位于大血管旁、病灶的大小和数目的影响,肿瘤的复发率和进展率受病灶数目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Polo样激酶1(Plk1)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pCMV-HA-HBx表达质粒瞬时或稳定转染HepG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Bx对Plk1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HBx对Plk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x对Plk1 mRNA水平的影响;采用Cycloheximide阻断新蛋白合成后检测HBx对Plk1蛋白半
20世纪初,近代农业化学理论和技术传入中国。1901年清政府从日本进口少量氮肥,1905年后又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地扩大施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氮肥工业始创;40年代,磷肥工业起步;随后,钾肥工业、复合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它的疾病谱涵盖单纯性肝脏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仍然是金标准,可以判断肝脏脂肪变程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但其有创性及很难动态观察限制了临床使用。新兴的诊断的标志物不断被发现,新的无创性诊断组合也被新近报道,而影像学中核磁共振成像的发展、瞬时弹性超声和受控衰减指数不断发展都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非
目的通过分析棘突间融合钢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效果及脊柱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突间融合钢板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5例患者、29个手术节段纳入研究。在术前、术后、术后3月、6月及12月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及X线片测量。临床功能临床症状评估包括(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功能障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进展,关节镜下肩袖撕裂的修复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关节外科医生所应用,手术方式也从简单的单排固定技术、双排固定技术发展到复杂的缝线桥固定技术。虽然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技术在生物力学方面明显优于单排及双排固定技术,但应用缝线桥固定技术修复肩袖撕裂的失败率仍然较高。通过改变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技术中内排缝合方式降低缝线-肌腱界面处的负荷,减少缝线-肌腱界面处再撕裂的发生,通过改变外排锚钉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