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来源 :今日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配网系统检修与改造涉及到大面积停电作业,不仅为用户带来正常用电的困扰,也会影响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此,配电网不停电作业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妥善解决了作业停电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配网不停电作业的优势,优化不停电作业的方式以及不停电作业带来的优势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优势;策略;成效;展望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0)11–00–03
  [Abstract]The mainten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involves a large area of blackout operation, which not only brings the trouble of normal power consumption for users, but also affects the power supply service level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and reduc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n this regard,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out power cut oper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applied, and the problem of power cut operation has been properly sol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uninterrupted power oper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es the mode of uninterrupted power oper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benefits brought by uninterrupted power operation.
  [Keywords]uninterrupted ope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dvantage; strategy; effect; Prospect
  近年來,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实现了配网系统检修与改造过程中的正常供电,维护了用户的正常安全用电,从而确保了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经济效益,创造了理想的供电服务效果。
  1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原理与优势
  1.1 配网不停电作业原理
  配网不停电作业就是采用柔韧性较好的高压电力电缆,将其连接到电缆接头以及配网开关上,以此来实现短期内形成旁路供电线路、待检修线路,通过操作配网开关来把电路电源连到旁路供电线路内部,从而达到对用户的不停电作业,整个过程中都维持其他非故障线路用户的正常用电,仅仅针对故障线路路段实施停电检修,排除故障后正式恢复其供电,不停电作业不会对用户的正常用电带来影响。
  1.2 配网不停电作业的优势
  配网不停电作业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体现出多重优势,例如:方便安装、高效运行、高水平运转,可以高效地凭借配网电缆快捷接头等来调节、变化电缆长度,从而完成跨接长度不均衡的电缆检修段。当将其投入T型电缆内,也能合理地调整线路分支数量,方便用户的不停电作业,而且通过优化、升级、改良配网系统设备,能够有效地拓展配网功能,从而方便相关工作的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另一个优势为:能够对配网实施带电检修,方便各个设备,如熔断器、柱上开关、架空线路等的及时更新与调换,也能及时地更新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等旧式设备。同时,也能构建临时的供电线路,借助这些临时供电线路能实现对一些重要客户、关键客户的不停电抢修。也能凭借调配移动箱变车来转移电量,以此达到在带电模式下配网变电站内变压器的检修。
  2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现状分析
  2.1 配网不停电作业方法多样
  可以结合作业环境、作业项目类型等来选择各种配网不停电作业方法,例如: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不停电作业法,以及以绝缘斗臂车为平台的绝缘手套短杆作业法等。
  2.2 作业项目创新、作业内容持续拓展
  配网系统的不停电作业无论是作业项目还是作业内容都得以拓展和创新,从最开始的解决业扩报装接电问题、简单搭拆接头停电,已经逐渐升级至当前的中压、低压不停电作业,各类装备已经十分完善,可以凭借旁路作业和其他各类作业项目之间的配合来组建其格能够为复杂的作业项目,从而辅助解决配网运行与检修中的多种问题和挑战。
  3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状态下提高供电可靠性对策
  3.1 配网电缆分流
  因为在配网线路和架空线路之间存在并联关系,所以能实现即便在带电模式下,也能及时地更新、调换架空线路,更换电缆,从而达到对配网系统中负荷电流的有效转移。在正式检修之前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预先掌握线路的电量情况与负荷大小,要确保线路电流不超过设计标准,控制系统的高负荷运行,线路切断之前也应把一部分负荷电流转移到配网电缆,切断线路以后,一切运行中的电流都将流经配网系统,以此来保证线路断开的一刹那依然是安全的,不会对检修人员构成生命威胁,其中要注意的是切断线路之前有必要检查配电网电缆是否常规通电。
  3.2 配网系统操作过电压
  如果选择柔性供电作业模式,其中必然要反复地开断配电网设备,多次地开闭电缆开关,同时也涉及到电缆投切、分闸、合闸等操作,无论是线路的连接还是短路的开断都将产生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可以说操作过电压已经成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这势必就要分析各类操作、各种情形下的过电压值。   3.3 配网系统的保护接地
  配网不停电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可能接触到多种设备,例如:配网系统开关、配网柔性设备等,要想维护各类人员的安全,不发生触电事故等安全问题,此类设备必须有安全的接地,一般选择单芯电缆及一端接地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确保配系统的保护接地。
  3.4 配网电缆的敷设
  要想妥善地提升配网系统对于故障的反应能力,电缆则应遵照展放的方式来加以敷设,而且应在过道外部安装电缆槽盒,利用槽盒来为电缆创造保护空间,以此来确保电缆能被安全敷设。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正常敷设电网前应做出全面、细致、深入的检查,保证不同的设备、装备等都能试验合格,各项指标也都能达到敷设的规定标准,与配网系统连接的设备也要确保达到整洁、干净的程度,而且要检查接头是否牢固,要对现场的布局与设计进行科学地规划,保证地面敷设绝缘保护,连接后也要对配网实施绝缘检测。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入利用,而且通过了各种技术研究、试验论证,电力企业也编制了A类三项措施的计划审批表,对应编制了配网不停电标准作业指导,借助不停电技术实现了一个地区配网直线杆增设柱上开关的作业要求。参照作业指导,让配网引向电缆,使得柔性电缆同负荷开关相连,绝缘电阻试验达标基础上再切断负荷开关,对应地来将电缆和主干线路之间实施带电驳接,当各项核对无误以后,将绝缘杆的负荷开关合并,实现配网和架空线之间的并联,将电流转移之后将最初线路的柱上开关进行分段处理,各项检修过后可以拆掉配网旁路系统,再回归各个线路的供电,整个操作过程中没有断电现象。
  4 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效益分析
  4.1 优化了供电服务质量
  不停电作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在线路检修、架设等操作中依然能维持配网系统的运行,这样就控制了配网系统的停电范围、停电面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正常地享受供电服务,确保配网系统整体的供电安全、稳定、可靠,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关键性活动,例如:商业活动、国家政治活动等,能够维持重要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一些重要时期、关键时段的用电,可以说不停电作业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从而优化供电服务质量。
  4.2 创造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不停电作业能全面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不停电作业能维持供电企业正常的经济收入,也能控制配网系统的电量损失,对于用电客户来说,能一直持续用电,可以持续开展自身的商业活动,维持日常的一切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同时,持续供电能控制电网安全故障的发生概率,确保了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控制了停电所导致的安全问题,不仅创造了理想的经济效益,也能维持社会的安定。
  4.3 设备停电检修和不间断供电的矛盾
  以往的带电检修作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要求用电客户在带电检修期间控制用电量,影响了用户的常规用电。不停电作业过程中,则能维持用户的正常用电,在用户开展一切日常用电活动的状态下能自然地完成设备检修,从而解决了停电检修、不间断供电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的效果。
  4.4 保证了检修作业的高效安全
  不停电作业状态下,配网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人员都能对跨接的设备、装置等进行警示作业,也能强化这些设备的管理,从而确保各个检修人员的安全,控制计划停电过程中的倒闸操作,也能有效地控制误操作问题的出现,控制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检修失误,确保作业检修的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检修的技术水平。
  5 配网不停电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5.1 成本高,难以展开
  配网系统作业过程中必须依赖于很多高端的电气设备,其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部分设备还需要进口,因此成为了阻碍配网系统带电检修作业的一大难点,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供电企业增加对这些高端设备的投入力度,无疑将会增加供电企业的经济负担。
  5.2 作业风险更高
  带电作业就意味着是在配网系统带电的状态下开展各项作业、检修活动,对于作业人员来说其风险性不言而喻。实际的配网改造过程中,电线杆上的很多作业都要求带电进行,电杆下方的很多部分则要求线路管理人员的配合,实行杆变操作,同一电杆中多人同步作业,这其中就增加了作业的风险性,整体来看安全隐患更大,为了达到安全作业的效果,可以通过增设屏蔽罩来保证安全作业,也可以将屏蔽层添加到线路设备的安全距离以外,以此来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作业风险防范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5.3 发电噪音亟待消除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就意味着需要整个作业过程都维持电力电能的供应,特殊情况下需要借助发电车来产生电能,其中的弊端在于发电车本身的容量相对有限,实际运转中难免产生大量的噪音,噪音得不到控制必然会对附近的生产、生活带来干扰,所以,未来的不停电作业过程中必须提高移动电源的容量,可以选择流动箱变车的供电模式来提供电能,优化并改进设备,从而有效地控制噪音。
  此外,在配网不停电作业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多种其他突发情况,例如:电气设备突然不运转,特别是一些安全防护设备的停运等,这些都将为配网的安全作业带来更大的挑战,要求带电作业人员达到更高的技术水平,并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6 结语
  不停电作业是未来配网系统发展的一大趋势,因为不停电作业能减少停电次数、缩小停电范围,也能维持各个客户的正常安全用电,供电企业势必会增加对不停电作业的投资力度,加快不停电作业的技术研究,提高不停電作业的技术水平,强化管理、加强创新,提高不停电作业的管理水平,以此来保证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并维持社会的安定平稳。
  参考文献
  [1] 胡毅.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史兴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 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孙元章.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 李强有,葛秦岭,陈家斌.电力架空线路运行维护与带电作业(第2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7] 张书旗.线路故障与供电可靠性措施探讨[J].陕西电力,2004,32(6):96-98.
其他文献
针对某电子产品铭牌湿热试验后,表面出现麻点的质量问题,利用SEM对其进行了分析,绘制了湿热试验后铭牌表面三防漆膜出现麻点的故障树,列出了可能导致起泡的原因,并逐条对原因
“语文主题学习”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能真正为课堂增容、为阅读提速的新型语文课堂。和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相比,教师更需要具有整合课程的能力、文本解读的能力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将研学游学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以优秀的传播样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盲孔作为提高多层板互联密度、减少层数和板面尺寸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多地用到普通PCB板及HDI板中。对于PCB板厂而言,通孔的制孔能力及质量是评价其制板能力的关键指标,而盲孔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低氧环境对不同情绪状态脑电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氧气环境2个水平!情绪类型4个水平)。通过编写情绪图片诱导12名年龄在20~25岁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改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真正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享受写作过程、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又能把教师从
目的:探讨柔木丹(RMD)对改善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TGF-β1/果蝇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蛋白家族4号因子(Smad4)信号通路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
1病例介绍李某,女,29岁,2019年11月25日初诊。未避孕未再孕2年,经行腹痛10余年。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2岁初潮,周期30天,经期4天,量适中,色红,有少量血块,痛经(++),末次月经为2
近年来,语文课过多的讲解分析屡遭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其占用了太多课堂时间,回报与投入相差太多。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学习了大量的名家教学实例之后,我尝试探索。
[摘 要]对现有继电保护数量与型号众多、维护工作量大、版本混乱等问题,提出一种可编程继电保护方法,对现有继电保护可编程逻辑方程进行深入解析,并进行虚拟执行以检测逻辑方程中的语法错误。该方法在实际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实时性和通用性。  [关键词]继电保护;逻辑方程;解析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