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镁焙烧分解独居石的反应机理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六水氯化镁焙烧分解独居石,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研究,主要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矿盐比对独居石焙烧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TGA-TG、XRD、SEM、EDS和热力学分析,六水氯化镁首先在310℃分解,其分解产物碱式氯化镁和氯化氢在350℃与独居石反应生成REOCl;碱式氯化镁分解产物氧化镁和氯化氢在500℃与独居石反应生成REOCl,其在550℃又继续分解生成稀土复合氧化物。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矿盐比对独居石的分解率没有明显影响。氯化氢和水在独居石的分解过程中具有催化分解作用,利用此催化作用可通过分阶段控制焙烧温度来提高独居石的分解率。
其他文献
类器官又称“培养皿中的器官”,因其能够在体外模拟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誉为“最佳的临床前模型”。类器官已广泛应用至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研究领域,2017年被《Nature》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生物学技术,成为继人体、动物、细胞之后的全新研究模式体系。中医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临床实践,依赖于动物和细胞模型的基础研究具有较大局限性,文章从中医学视角出发,探讨
肠道类器官是由肠道隐窝或干细胞在3D培养条件下生成的具有肠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微型空心球体,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肠病、肠道损伤再生、肠癌等多种肠道疾病的研究。该文对肠道类器官的常用检测手段进行综述,并对文献报道较多的实验方法进行初探,以期为类器官相关科研及应用提供参考。
三年级的“认识面积”一课是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相关知识的基础。因此,学生如果能在一开始就理解好面积的概念,将有助于在之后形成几何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面积之前已经认识了周长,那么教师就可以尝试将认识周长的学习方法迁移到面积的教学中去。那么应该如何在“认识面积”这节课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笔者将从初探面积、深究面积、细品面积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面积”这一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部分是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常常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无法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若想充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探究,进行深度学习。本文针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一课,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来分析教学方法,阐述鼓励探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充
期刊
舰载飞行器编队近年来正在逐渐成为未来海军舰艇提升作战能力、应对复杂战局的一种重要战术武器,在现代战争体系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下,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低空环境下自然地形环境等因素都会对飞行器编队的通信产生干扰;网络拓扑节点随机空间分布、实时移动的特性也使得集中式控制网络难以推广应用,种种通信约束条件往往使得飞行器编队中的节点缺失重要的路由信息,对构建完整的通信网络拓扑提出了挑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定义和认识面积单位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帮助,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可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60页例1、例2,"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结合具体实例感知面在体上,知道面有平有曲,有大有小,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比较面积的大小,会用面积等概念解释日常生活现象。2.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测量的意义,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通过看、找、摸、比、量等活动认识面积,能用正方形作单位度量简单图形的面积。2.经历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量感和空间观念。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期刊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范围。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长度及长度单位,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的计算这些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空间认知上产生了"从线到面"的跨越,是将思维从一维向二维认知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三维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