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素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提升人文素质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如何,究竟面临哪些难题,是笔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提升创新素质的途径、创新的内生力量、外生力量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寻求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创新素质 内生力量 外生力量 培养途径
  
  在提升人格、气质和修养的过程中,创新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激发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能为人不断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一、获得和提升创新素质的途径
  创新素质的获得和提升是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生力量主要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生力量主要是指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创新的实践。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新需要,引起某种创造的动机,表现出创造的意向和愿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二是创新的勇气,创新在追求成功同时,必然伴随风险,只有意识是不够的,因此在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需要"勇"字当头。
  二、现阶段我校学生创新的内生力量薄弱
  目前我校学生创新素质的水平究竟怎样,存在哪些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较突出:
  (一)创新意识缺乏
  通过对学生、教师和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我校85.3%学生创新意识很薄弱,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创新是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知识传授方式上的都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①,阻止了创新意识的萌动。高职生的生源多来自农村,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甚。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思考、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视个性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意识的发展。
  2、学生对创新的认识过于狭隘。相当多的同学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造,就是高科技。事实上创新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要比这丰富的多。简单的说,我有你没有是创新,你用这种方法有,我用那种方法有也是创新。
  由于对创新的认识过于狭隘,简单的定位为科技创新,而科研并不是高职学生的长项,错误的观念人为的提高了创新的准入门槛,导致部分学生首先就自己将自己排除在创新的人群之外,觉得创新是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遥远的事情。
  (二)创新的勇气不足
  创新虽然没有以上部分同学想的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但是要想有所创新也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更需要有敢于尝试的勇气。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生有想法但最后都没有尝试实践,究其原因43.2%的人选择是因为缺乏自信。
  考入高职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多成绩并不优秀,老师要求他们"量体裁衣",在应试的大背景下,不要钻研难题,只求能完成基础题。高考成绩不理想是导致他们不自信的主要原因。另外高职的生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经济相对落后也是造成高职学生不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心理高度"的实验,②将跳蚤放到玻璃杯里,跳蚤轻易跳出来,将杯子盖上玻璃盖子,跳蚤跳了几次跳不出来,再把盖子拿开发现跳蚤跳不出来了。这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由于心理高度降低了。人也是这样,并非能力不济,而是因为不自信,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我做不到"。过低的估计自己,没有破壁的勇气是导致部分学生有想法,没行动的重要原因。心理高度低使得很多高职学生有了好的想法但只停留在意识层面上,没有能够付诸实施。
  (三)缺乏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
  任何事情都有诀窍或窍门,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时,同样存在许多技巧和窍门。我们掌握好了有关创新思维的一般方法,那么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老师都认识到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性,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受过创新思维方法方面的系统训练,那么原因何在呢?
  1、老师和学生对创新思维方法的认识不够。包括老师在内很多人认为"成功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创新也一样,不是学习就可以学到的。诚然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是新,是开先河,强调的是个性,但是在创新的思维方法上还有共性的,是有章可循的。例如常见的创新思维方式有,发散型思维、 收束型思维等,常见的创新技法有分解、综合、重组、换元等等。但这些思维方法的训练,在高职的日常教学中通常没有专门强调和训练。
  2、创新思维方法的专业研究起步较晚,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创新思维的研究产生于70年代,兴起于90年代,近年才传到中国。由于起步晚,存在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且该课程评测方法强调实践性、答案具有开放性,因此若要将其设为一门教学课程,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尝试。
  (四)知识面较窄,缺乏自主思维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很多学生只学过本专业的课程,对别的专业和行业毫不了解,甚至对时事新闻也毫不关心。而创新思维既包括纵向的思维方式,也包括横向的思维方式,只学专业显然不能满足横向创新思维的需求。此外我们调查中数据显示63.2%的学生称获取课外知识主要来自互联网,互联网的运用一方面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过分依赖互联网和网络搜索将导致自主思维进一步缺位。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高职学生创新意识淡漠、不自信,不敢尝试,又加之缺乏创新思维的学习,知识结构较单一,自主思维导致了他们在创新素质的获得和提升上内生力量不足。
  三、创新的外生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培养和提升创新素质的外生力量主要是指激发创新的外部环境,营造宽松而富有激励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外部环境的营造需要政策扶持、校园创新平台助力。在营造外部环境方面虽然多方都在努力,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大量鼓励高校学生创新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的制定部门不同,制定的时期不同,针对的问题不同。政策设计不科学,存在号召性的政策多,可操作的政策少等问题。大学生创新的政策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另外由于对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考虑较少,使得这些政策对高职院校而言操作和落实的难度更大。
  (二)校园创新平台初建,很多做法还需进一步探索
  1、目前,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学生校内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基础。但是由于资金缺乏、教学改革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校内实训目前存在硬件薄弱、软件松散、模式陈旧、师资匮乏等问题。③例如有的专业实训实验室主要设备就是电脑,且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再如有的专业实训教学管理较为松散,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使得实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一些学生实训形同走过场。此外在实训教学的考核模式上,一些专业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或没能真正落实。对学生技能考核改革力度不够,没有将能力本位的考核贯穿于实训教学。
  2、校外实践基地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把所学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目前我校学生校外实训的基地主要是和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虽然学校已和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相对于庞大的学生数量,校外实训基地依然不足。且校外实训企业的容纳能力有限,大规模的学生实训无法展开。
  3、开展课外创新活动是关键。课外创新活动是学生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重要内容,与课堂教学有着相互呼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目前我校的课外创新主要还是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形式。一年几次甚至几年一次的竞赛无法满足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质的内在需求。
  四、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在对学生、教师和企业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加强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克服自卑心理,同时结合创新思维方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时时都是创新之时,处处都是创新之地,人人都是创新之人。
  (二)进行课程改革,采用弹性学分制,增设创新素质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拓宽学生视野。正所谓见多才识广,要培养创新素质必须有一个开放的环境,走出单纯专业教育的思想误区,没有一个开放的的环境、没有一个开放的胸怀,只看只学专业以内的知识,闭门造车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导师人才库。教育既包括言传也包括身教,"进行创新教育,关键是要有创新型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起着示范、引导和支配的作用。创新导师的人员并一定局限于教师,也可以是企业的资深业内人士、政府部门熟悉相关政策的官员。创新导师的职责也并不仅局限于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他们的职责还可以是对政府鼓励大学生创新的相关政策的宣讲解读、可以是对学生创新项目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四)探寻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拓宽创新平台。学校要积极发掘与企业、政府、行业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结合点,主动跑企业,通过政府搭台、社会搭台、专业搭台、中介搭台及项目搭台加强校企间的合作。通过走访行业协会,了解与学生实践有关的企业、支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骨干企业,并建立信息档案。对信息库里的企业进行认真分析,寻求互利共赢的结合点,增加企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创新产业园。
  (五)建立健全与高职学生创新配套的保障措施。场地保证和经费扶持是大学生创新的重要物质保障。学院提供专用场地,低廉或免费的提供给有自主创新项目的学生,确保项目运行有固定的场地,从而营造一个创业、创新氛围集中的地方;同时,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从而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氛围。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的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朱清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②刘素娟,张雪《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探析》,《发明与创新》
  ③吕凤滨《当前高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石油教育》2010.2期
  参考文献:
  [1] 陈烈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1, (4)
  [2] 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07, (23)
  [3] 张鑑民.高职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构建与实践创新.[J]. 职教论坛,2009, (10)
  [4] 马树超."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J]. 教育与职业.,2009, (14)
  [5] 黄志纯 刘必千 关于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30)
其他文献
插齿时,插齿刀的径向切深 T(图1)应该是T=d_(ec)/2+d_(e1)/2-a_(1c)式中:T——切齿深:d_(ec)——插齿刀外径;d_(e1)——工件实际外径;a_(1c)——切削中心距但是,一般齿坯外
目的评价社区志愿者提供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教育活动效果,为提升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提供经验借鉴。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4月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分层随
党员干部中的“两面人”是侵入党内肌体的毒瘤,极大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损害广大党员追随信仰的自觉性、坚定性和纯粹性。探索研究“两面人”的产生
前言火力发电机组中的受压零部件,在高温负载下常常会产生蠕变破坏事故,更常见于锅炉管子中。如能正确地分析锅炉管子的使用寿命,提高高温过热器管的可靠性,则能进一步提高
一、传动链误差传递原理    图1所示是一条四轴七轮传动链,若主动轮1 存在角度误差值,化为线值误差为。设传至轮2、轮3、轮4、轮5、轮6和轮7的角度误差值分别为和,则相
这里介绍英国市场提供的三种主要超塑性合金。 1.锌合金以22Zn/78AL为基的共析合金—SPZ可在200~260℃温度下成形。此二元合金的优异超塑性受到成形温度范围和室温下蠕变力的
本文报导了三种具有不同显微组织状态的电渣重熔钢的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在这三种组织状态中,两种是经过淬火加回火但各自晶粒度不同的全马氏体组织,第三种为原始马
本文基于超高强度钢复合型脆断的实验结果,利用线弹性近似分析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对不同的K_(Ⅱ)/K_Ⅰ值脆断的试样,在临界状态时裂纹顶端的塑性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裂纹起
采用爆炸焊接方法在厚20毫米LY_(11)硬铝板的φ15圆周上均匀地焊上三根φ10×1毫米的LF_2防锈铝管(见图1)。氦气质谱检漏仪测得焊缝漏气率为8×10~(-10)乇·升/秒。切片冲剪
我厂生产的柱塞高压泵,工作压力为320kg/cm2,其中缸体部分是该种泵的心脏,材料选用 ZQA19—4青铜。缸体周向七个柱塞孔及中心花键孔均甚小,只能浇成实体铸件。在砂型铸造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