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以河北省133个县级行政区为例,综合测度平衡充分指数并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平衡充分指数受政策影响呈现逐年加快增长的态势,形成以迁安为首的唐山、以大厂为首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北京102488;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河北省133个县级行政区为例,综合测度平衡充分指数并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平衡充分指数受政策影响呈现逐年加快增长的态势,形成以迁安为首的唐山、以大厂为首的廊坊、以鹿泉为首的石家庄高平衡充分发展“三主峰”和以武安为首的邯郸、以沙河为首的邢台、以黄骅为首的沧州等较高平衡充分发展“多次峰”的空间分布格局,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并存,“三主峰”格局在样本期内基本未发生变化.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石家庄、唐山等大型中心城市对各县的辐射,其他中型城市的辐射作用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根据1999—2019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在时间序列与空间区域上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TFP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区域上变化显著,农业技术进步是影响农业TFP增长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农业技术进步效率的区域差异性明显,上游区域农业TFP较高,中下游区域农业TFP较低;长江经济带从整体上未形成有效的农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农业技术进步有待提升。
文章基于中国199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面板回归模型定量考察经济增长、高耗能行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重点探析经济增长通过促进高耗能行业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促进高耗能行业发展,高耗能行业发展引发能源消费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总效应中,42.40%是通过高耗能行业传导间接产生的,且传导效应行业差异显著,水泥最强,焦炭次之,而烧碱、十种有色金属和平板玻璃极弱。因此,控制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是抑制能源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张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文章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2009—2017年我国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绩效水平偏低,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具有“南强北弱”的特征;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较差,并且各维度发展极不平衡;各省份科技研发和创新转化能力不强,严重阻碍了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
文章针对样本数据服从极值分布、样本中出现异常数据的检验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尺度参数σ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E),并利用次序统计量的贡献率,构造了检验统计量,然后通过Monte-Carlo模拟得到了检验统计量的分位数,给出了异常数据的疑似个数和具体检验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所给出的检验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