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攻防整体的对抗速度、力量、准确、技巧的全面提高,拼争更加凶悍激烈,使比赛更具魅力。而裁判员是比赛的执法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其职责是为双方球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促使双方严格地遵守比赛规则,保证比赛公平、有序、精彩、激烈地进行,因此裁判员的执裁水平直接影响篮球比赛的精彩程度。
  关键词: 篮球裁判员 心理素质 文献资料法
  现代篮球比赛复杂多变,紧张激烈,许多违反规则的动作隐蔽性强。如果没有良好的裁判技能和判断能力,常常就会出现误判、漏判、错判或偏判,裁判员移动不到位、手势不规范等现象,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甚至形成裁判表演的局面。篮球裁判员要高质量地完成裁判任务,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裁判技能,还要具有敏捷,迅速、准确的心理判断能力。裁判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教育条件有直接关系。一名篮球裁判员能否在比赛中自始至终地保持稳定、冷静、沉着的心理状态,能否在应激状态下做出机智的反应,这与裁判员平时形成的心理素质分不开,笔者以文献资料法就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1.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包括作风培养)
  要想当好篮球裁判员首先要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发展篮球运动而奋斗终生的思想。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为裁判员是比赛中的“法官“,在比赛中一定要做到公正无私,对于运动员符合规则的技战术动作、言行、举止要加以保护。反之要严加限制,只有这样篮球运动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2.“注意力”的集中练习
  注意力集中是指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为其他内外刺激的干扰而产生分心的能力。面对比赛,裁判员不能像观众一样观赏比赛的精彩的技术和战术配合所干扰,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公正、准确地执法,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裁判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中,应注重注意集中训练。
  注意品质是篮球裁判员必须着重培养的一种心理素质,在裁判工作中,准确迅速、有效的判断离不开高度的注意力。裁判注意技巧的培养,主要在技能训练和正式比赛中有意识地分出注意的层次和目标。例如,在犯规和违例中,应重点选择犯规来注意,在犯规方面,应重点选择篮下的侵人犯规与对投篮队员的犯规。然后转移目标,重点选择有球区域攻守对抗中的犯规和无球队员的犯规。最后将注意力转移到违例判罚上。
  这种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的注意技巧可以训练裁判员的注意选择性、指向性和注意的有序分配能力,使裁判员注意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意分配和转移定时合理,能克服“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住”的不良心理,从而提高裁判员的心理素质。
  3.注重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常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表象训练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有助于加快动作熟练和加深动作记忆。在篮球裁判工作中,裁判员的手势动作及相应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反映裁判员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裁判员的手势对运动员有明显影响,及时、规范的手势能树立“法官”的威信,因此裁判动作是裁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进行篮球裁判动作训练时,裁判员总是根据自己头脑中的表象做姿势和动作,因此裁判员要尽可能准确地做出动作,以形成良好的动作表象。我们可以利用裁判训练中,规范手势图片进行手势的逐一练习,从而专门使用运动训练强化动作表象,由于操作必须依赖于大脑中储存的动作图片,而通过符号学习,可以在大脑内建立或巩固动作图式,将动作编译为符号部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练习即认知编码,建立有用的图式,消退无用的图式。例如,在判罚停止计时钟动作练习时给裁判员这样的暗示:“立即鸣哨,面对犯规队员,判罚动作姿势,一拳紧握上举,一手平举指向腰部,并记下犯规队员的号码,报告记录台。”
  在比赛中,将裁判动作在头脑中先“过电影”,如同事先编写的电脑程序般,将规范的手势呈现在运动员和记录台面前。
  4.执法时信心的树立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都直接影响生理过程的变化,有的裁判员临场时,由于心理紧张,胆小,引起思维混乱,全身虚汗,哨音越吹越小等,直接干扰裁判员水平的正常发挥。
  篮球裁判员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一方面通过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加强。然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消除情绪的有效方法是信心的培养和训练。平常强化自我角色的意识,相信自己的技能发挥,心理上把自己变为勇敢高大威严的球场“法官”,培养出有良好技术风格的裁判员。临场前与技术代表的讨论,对新规则的探讨,对新旧规则的争议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职业习惯对临场信心的增强有积极作用。在进行裁判心理训练时,克服过度紧张的重要方法是通过认知训练,使队员对比赛有正确的心理定向,使临场裁判面对任务有清楚的理解,有积极的执法动机,对自己实力充满信心。临场执法时要排除心理障碍,排除外界应激的干扰,不断从主观上进行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强化,使之适应客观需要。
  5.加强身体锻炼并学会排除临场心理障碍
  篮球裁判员的裁判工作是在奔跑中进行的,既消费体力又消耗精力,这就要求裁判员有充沛的体力与足够的精力,坚持经常性的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裁判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裁判员心理既是对比赛运动的反映,又是裁判员依照规则和裁判法对比赛情况作出正确判断的内心机制。因此,裁判员平时要勤于思考、努力学习,掌握和遵循裁判心理规律,提升自身修养,相信自己的能力,克服和纠正裁判员容易产生的裁判心理障碍,培养健康、良好的裁判心理。
  参考文献:
  [1]孙民治主编.球类《篮球》.高等体育出版社,1995.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2004—2006).光明时报出版社.
其他文献
英语既是一门活的语言,又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它是一门交际工具,也是一门实践技用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大量地反复地模仿,训练运用。这就是英语的特点。  尽管英语教学在农村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
目的:观察祛痹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从而为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摘 要: 要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生活化 实用化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生活即教育,即生长,即经验改造。”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蕴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更好地体现小学英语“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理念,我们一直寻求一
一、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B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这就要求老师根据标准,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培养、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英语阅读 材料选择 指导阅读  英语学习中有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读、写的技能要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因此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新课程标
摘 要: 现行的教育体制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许多因素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面和方向出现错误,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学习困难生。作者针对如何让学困生学好英语谈谈见解。  关键词: 学困生 初中英语教学 自信心  初中阶段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开始时学生抱着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然而,随着单词量的加大与语法难度的加深,部分学生出现了抵触、厌烦情绪,造成这种现象的
摘 要: 学校体育不仅可为提高全民族体质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搞好学校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新世纪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智育 智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特殊的目的、特点和任务,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能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