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乙醇粗提物对朊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桦褐孔菌乙醇粗提物提取工艺并初步探究其对朊病毒复制的影响。采用醇提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使用CCK-8试剂盒对桦褐孔菌乙醇粗提物处理细胞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确定其安全质量浓度;根据安全性评价结果,使用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桦褐孔菌乙醇粗提物对朊病毒复制的影响;通过测定过氧化氢及抗氧化因子等对桦褐孔菌乙醇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桦褐孔菌乙醇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桦褐孔菌生粉:乙醇)1:10(g/mL),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
其他文献
用H2O2、KMnO4(Mn)和Mn(CH3COO)2·4H2O(MnC)改性松木生物炭(PW),通过吸附实验和表征探究其对Pb的去除能力和去除机理,并定量分析各种吸附机制的贡献率。PW-H2O2、PW-Mn、PW-MnC对溶液中Pb的吸附量分别是原始生物炭的6、8.5、7.9倍。两种锰改性生物炭比表面积显著提高,其表面形成了MnO2。阳离子交换对吸附的
从某企业生化污泥中筛选并分离出一株耐盐菌株GXNYJ-12,经鉴定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该菌株可在0~25%盐度下有效降解苯酚,且具有较强耐受S2-毒性的能力,单因素试验显示其最适pH为8,最适温度为30℃。深入研究表明,该菌株可有效降解COD 8 132 mg/L、硫酸盐质量浓度28 000 mg/L、含盐量42 000 mg/L的长链二元酸酸化废水,在氮源投加质量浓度200 mg/L条件下,经96 h好氧生化,其COD可降至500 mg/L以下,满足进入市政等二级污水处理场要求。
以改性给水污泥(MS)协同FeCl3调理污泥,考察其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S/FeCl3调理污泥脱水效果较好,体系中引入的阳离子使上清液浊度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大大降低,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以污泥干重(DS)计,在30%MS和60 mg/g FeCl3条件下,污泥比阻(SRF)和毛细吸水时间(CST)分别减少70.8%和60.2%,污泥净产率(YN)增加62.1%;在50%MS和60 mg/g FeCl3
采用亚硫酸氢钠(NaHSO3)强化Fe2+/过硫酸盐(PS)体系降解铬黑T(EBT)。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以Fe2+浓度、NaHSO3投加量和PS浓度作为考察因素,EBT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建立二次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EBT降解的影响。在模型优化条件,即Fe2+浓度0.08 mmol/L、NaHSO3投加量0.90mmol/L、PS浓度1.00 mmol/L条件下,预测EBT去除率为93.7%。
采用“空气吹脱-硅藻土过滤-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环氧树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重点考察预处理方式、不同氧化剂及其工艺条件对废水TOC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TOC 3000~4000 mg/L)经预处理后,Fenton氧化工艺优选条件为:初始pH为4左右,双氧水1200~1300 mmol/L,Fe2+12 mmol/L,双氧水和亚铁试剂采用分次滴加法。在此条件下,废水TOC去除率在98%以上,TOC稳定在100 mg/L左右,可作为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原料,实现了废水资源化
采用间歇式电絮凝装置,以铁铝为复合电极,考察氯化物浓度、电流密度、极板间距以及pH对电絮凝去除地下水中砷、锰、氟三类污染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物浓度变化对锰和砷的去除几乎没影响,但浓度过高会阻碍电絮凝除氟过程的进行;反应初期随pH和电流密度增加,目标污染物去除率增大,随极板间距增大,目标污染物去除率减小,反应后期恰恰相反;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即电流密度3 mA/cm2,电解时间25 min,极板间距2.0 cm,初始pH 6.0条件下,砷、锰、氟的去除率分别为99.75%、100.00%、69.84%
以隔油池为基础,融入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计了一体式隔油-生物滤池装置,用于处理餐饮废水。结果表明,当O区DO为3~4 mg/L,水温为20~28℃,最佳HRT为8 h,此时餐饮废水中的油脂、COD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98.14%、91.57%和93.71%,出水优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控制项目限值B级即纳管排放标准。除此以外,装置中粗滤室对油脂的去除贡献率占整个系统中油脂总去除率的55.55%,A区对COD的去除贡献率占整个系统中COD总去除率的62.02%,对SS的去除贡献率占整个系统中SS总
为满足稠油热采蒸汽发生锅炉用水需求,渤海LD21油田建立了以无机超滤膜预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海水淡化给水系统示范工程.该系统自应用以来,运行稳定,产水电导率0.097μS/cm、含
介绍了对混凝沉淀-两级好氧生化处理LAS废水工艺的改造思路,通过严格配制进水盐分和增加Fenton氧化,使得处理水的COD和LAS稳定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调试运行结果表明,COD由2 000~2 300 mg/L降至20 mg/L以下,LAS由110~190 mg/L降至0.2 mg/L以下。
基于新疆油田采出水处理现状、水质特性及处理要求,开发出油田采出水一体化处理技术,并获得成功应用。系统运行负荷高、处理效果好、药剂消耗少、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达标。基于此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新疆油田采出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