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对策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儿童诗的学习,小学生可以借此发挥想象、积累知识、丰富情感、提高思想品德等等,虽然儿童诗学习的好处多多,但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儿童诗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关于儿童诗在教材中比重的建议;关于儿童诗的教学内容上的建议;关于儿童诗教学方式的建议以及如何提高教师教授儿童诗理论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诗  儿童诗教学
  一、关于儿童诗在教材中比重的建议
  我们知道儿童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因为儿童诗的独特,而只注重在小学低年级教授,要适当增加儿童诗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特别是像中高年级,在每册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只有两篇左右的儿童诗,在以一册一共有25课来计算,儿童诗的比例只占8%,可见,在小学中高年级要增加儿童诗的数量,应提高到每册4篇左右,同时还要扩大儿童诗的类型,在小学中高年级儿童诗主要还是赞颂美好祖国,歌颂美好大好河山为主的,主要以抒情诗、叙事诗为主,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走,我们去植树》等等,在类型上可以扩充一些,增加一些科学诗、寓言诗以及散文诗,同时还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国外的优秀儿童诗,来扩展学生的眼界。
  在教材的有限资源下不能完整编入的儿童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儿童诗的完整版,或者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其他类型的儿童诗,如科学诗、寓言诗,还可以增加国外的儿童诗篇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儿童诗有不同的类型,对这些不同种类的儿童诗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就会了解这些儿童诗的共通点。在阅读中不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儿童诗的知识,主要是让他们体会儿童诗的童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想象。
  二、关于增加小学生儿童诗阅读数量的建议
  提高小学生儿童诗的阅读数量不是靠单方面努力就能成功的,它是需要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面的作用下才能成功。儿童诗可以启迪思想,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力,可见提高儿童诗的阅读数量是多么的迫在眉睫。
  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儿童诗在教学中对学生起着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儿童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儿童诗,也可以给学生布置读诗的作业,或者让学生自己写诗。
  而作为真正的儿童诗的受益者儿童来说,提高兒童诗的阅读数量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小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局限,只会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学生阅读儿童诗还是主要依靠家长和教师的引导。
  三、关于教学内容的建议
  (一)弱化道德教育
  教学中,道德教育永远是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儿童诗也不例外。特别在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通常都是对主人公勇敢、善良、友爱的品质的赞美,以及要求学生向主人公学习这些品质,其实在教学这类儿童诗时主要还是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诗的语言美,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对于美的事物的欣赏、对各种美的事物的赞扬。
  语文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在儿童诗教学中主要还是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不是只注重对道德的教育。
  (二)注重儿童诗的文体知识
  儿童诗和一般诗歌一样,以感情为主调,情感强烈,语言简洁,节奏欢快,句子有长有短。有优美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和浅显的语言。在教学儿童诗时教师主要还是要引导儿童体会儿童诗的优美的语言,体会儿童诗内容的美,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形象美、音乐美等等。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反复诵读,促进思维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应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每个学段里都对阅读进行了规定,根据每个学段学生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真想变成大 大的荷叶》一课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知道“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到最后“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变化,让学生找出“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学生通过诵读以及老师的指导知道了因为荷叶可以给好多好多好朋友带去快乐,所以“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学生通过诵读明白了真正的快乐是奉献自己。
  学生朗读文字,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入情入境。如,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读全文,深情地朗读几个语气词,从而使学生真正认知祖国的美丽富饶,物产丰富,感受祖国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丰满形象,体悟主题
  我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曾说过:“诗歌需要形象,尤其是儿童诗。缺乏形象的话。一首儿童诗。很难算得上是优秀的童诗”这个话不是绝对的,但是一条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可见形象对于儿童诗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元素。
  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雨后》 :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滑了一跤!
  ……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课文呈现了在雨后,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欢乐场景,哥哥和妹妹在雨后欢快的玩水的情景。大雨过后,而场上积水未收,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这里教师让学生想像一下自己在雨后会怎么做,看图片,学生们通过想象自己在雨后的玩耍和看到课文中的哥哥妹妹在雨中欢乐的踩水,产生了共鸣,这样的欢乐场景使学生都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在玩水的兴奋之中了。在这篇儿童诗中哥哥摔跤了,却兴奋而骄傲,小妹妹小心地轻轻地走却希望也摔一跤,这些都十分真实的表现了童心童趣。加强对文章的人物形象的把握,会使学生更加容易得的把握课文的主题。
  (三)品味语言,享受诗美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包括诗美和诗中的形象美,教师也同时要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美,让学生在朗读和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诗,如《长江之歌》《长江和黄河》等等,作者都用优美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祖国美丽的风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多媒体的出示,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中,从而直观的感受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心情等等这一系列。这种有声有色的课文,只有朗读,才能使学生进入情境,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美的共鸣,领略到这其中的美,增加学生对美的向往和享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M】.江苏风凰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R92华根霉为洋河大曲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菌种,可发酵产酯化酶,经选育后,己酸乙酯合成酶的活力非常高。通过对R92华根霉酯化能力及己酸乙酯生成因素分析,确定酯化液生产配方,用此酯化
一体化运行的互联大电网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的全局性和实时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文中提出了电网调控实时数据平台体系架构和建设目标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网模
乡土者,家乡风土人情也。努力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既符合“三贴近”教学原则,也可极大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顺利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笔者曾赴长沙市望城六中开展“送课下乡
【正】 新黑格尔主义不象有些哲学学派那样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派别,甚至有一些新黑格尔主义者还反对人家叫他新黑格尔主义者,如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也有些新黑格尔主义者,只是
将核酸构象转换与纳米孔膜技术联用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对Hg^2+,Pb^2+和Sr^2+的分步同时检测.使用2种分别能与Hg^2+及Pb^2+,Sr^2+结合的核酸适体,将其固
电影由充满"神韵"的"活动影像"构成,此"活动"即电影中的"运动"。它共有四重面貌:"具象运动",即以影像或元素等为载体的"位移运动";"纯粹运动",即通过移动镜头或蒙太奇单元呈
很多基础差的学生,谈作文色变。一提到写作文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么生搬硬套,要么抓耳挠腮,简直苦不堪言。其实,写作文没有那么难,无需畏之如虎,只要养成好的习惯,掌握正确的方法,作文入门很简单。  一板斧:培养写作兴趣  如果对写作缺少兴趣,那么就只能迫于压力强迫自己写,这样根本无法满足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写作兴趣呢?传统的写作往往对作文命题有所限制,甚至进行固定命题的写作训练,
通过分析电气化铁路中电力牵引对通信信号设备的信息传输过程产生的干扰,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重点阐述25Hz相敏轨道电路和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的防护方法。
论述了建设太原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性,从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太原市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本文提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种新思路——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分析国有 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文中给出以下五个新命题并加以论证和分析:(1)“生产七要素论” ,重点论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