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c1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此时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显得尤其重要。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作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具体举措完善跨文化教育。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教育 实施举措
  经济水平的提升、科技的发展及贸易往来的频繁,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在交往与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跨文化教育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想提高英语水平,高校是最好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应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跨文化教育。
  一、“跨文化”与“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跨文化指参与者不仅是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所有关系。[1]
  每个民族都有其发展的特色、特定的文化,这是长久积淀的成果,但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实告诉我们,单一地了解本国文化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将导致本国的文化停滞不前,跨文化交往已成为必然。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应熟悉对方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和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了解。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e education)指的是两种或多种文化或亚文化之间的教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大会上发布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一文,明确指出:“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教育活动。”[2]并且强调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跨文化知识传播,以及开放、尊重、宽容的跨文化态度培养,是跨文化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3]具体来讲,跨文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不同文化要敞开胸怀,积极地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体系。受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开发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的跨文化教育,应在丰富本国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参照、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外交流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交流无疑得通过语言得以实现,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市场对高素养的英语人才需求愈来愈大,英语人才不仅要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要了解外国文化,这样在交流过程中才不会因知识的欠缺而造成尴尬的处境。英语人才的充分发展能满足我国科技、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就中国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加大与社会接轨的力度更加迫不及待。高校已毕业的大学生中,非英语专业学生毕竟占更大比例,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跨文化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人才绝不是“高分低能”,而应是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就英语学习而言,听、说、读、写能力即使再突出,不付诸实践,也只是徒劳。书本知识通过努力或多或少可以掌握到一定程度,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知识的全面性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固然重要,但人在社会中生存,高度重视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突出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靠全世界人们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欠缺
  目前,我国一些语言类高校和名牌大学的师资队伍比较强大。“近年来,随着交际法教学的普及和对英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讨论的增加,广大英语教师开始关注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4]但一般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还是不足的,他们没有出国感受的机会,因而跨文化的视野相对狭窄。在大部分教师的理念中,外语教学就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学好书本、考试合格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几乎忽视社会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化教育意识的长期缺乏,使得学生很难将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势必阻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和积极性不足
  我国的大学生“虽然语言能力较强,但跨文化理解能力差”[5],大部分学习英语的最直接目的便是通过考试,顺利毕业,拿到文凭,找到满意的工作。当然,这些是无可厚非的,这是现实的迫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向受教育者盲目地灌输知识,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现象一直存在。我国学生的考试能力毋庸置疑,但大学生要深层次发展,除了考试外,更应该注重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增强跨文化意识。
  (三)教育体制限制了跨文化教育的实施
  中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重心是语言知识,忽视文化学习,这就大大限制了跨文化教育的开展。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学习英语,英语专业学生为了通过专业四、八级考试而学习,高年级学生为了考研时的英语考试而学习。中国的英语考试缺乏实践考核,卷面分的高低直接决定英语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大部分学生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记忆词汇、语法和研究真题及出题者的意图上,机械地学习,不但抹杀了创造力,而且不利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举措
  (一)全面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
  只有清晰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及发展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从而达到增强跨文化意识的目的。“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它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学生既认同主流文化(普遍文化),又要继承和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这已成为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6]从基本目标可以看到,基本知识的学习只是一个方面,技能与意识的培养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思想上提高警惕,并将其潜移默化地运用于实践中。   (二)增强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的能力
  跨文化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传播者,倘若不具备全面的跨文化知识、扎实的授课能力及开阔的视野,受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怎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与时俱进,不间断地学习并提高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知识的背景,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抓住深造的机会,最好能出国学习,亲身体验别国的文化,这比单纯文本学习更切实有效,能给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最大的保障。
  (三)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对于英语的学习,也许英语专业学生是出于真正的热爱,确定了是自己一辈子想做的事,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是相当强烈的。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也许连他们自身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看书、考试。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增强单靠自身的努力太过困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慢慢引导学生转变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分数不是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及良好的英语交际技巧对今后工作的深远意义。
  (四)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评方式
  在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上,应科学合理地筛选,应具代表性,即既能体现本土文化的特色,又能全面地涵括跨文化的内容。如包含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和价值观的内容,学生便能对中国文化与别国进行比较,而借鉴别国的有益成果,也能拓宽知识面。“最好的外语教材应一方面对所学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一方面对学生的本族语言进行平行的描写,并加以仔细的比较”。[7]在考评方面,手段应多样化,当然笔试不能完全摒弃,因为扎实的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应该丰富考核形式,如辩论、即兴演讲、情景对话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不使用只会导致白费功夫。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习得过程,它的全面实施受教师、学生、教材、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应坚信,经过不断努力、改进、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一定会达到其最终目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潘亚玲.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1.
  [2]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98-507.
  [3]刘嘉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4.
  [4]李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09(06).
  [5]廖可.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5).
  [6]张严.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7]刘莹.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科技视界,201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教
学习数学重在理解,而记忆是学好语文、英语等文科的必要因素,但为什么要学好数学也需要记忆呢?对于部分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知识当然应以理解为主,但有些数学知识相对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超经验性、合情性和难以理解性,因而学生初学起来并不能较好地理解。对于这些知识,学生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先记住并进行一定的训练,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加深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正确处理理解与记忆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正确处
摘 要: 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和美国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英语取得了语言霸权地位,但其背后隐藏着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的。我国应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英语语言霸权地位给我国双语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 英语语言霸权 双语教学 负面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双语教学在中国高校纷纷展开,我国双语教学中的双语一般指英语和汉语。现在很多学者强调双语教学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应至少达到50%,甚至全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