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宋代文人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审美格调
宋代文人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审美格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yl2000
【摘 要】
: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02 宋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整个社会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体现在审美方面较之魏晋和唐代都有历史性的进步。在生活领域,人们作为审美主体的意识提高,生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在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上注重艺术化、审美化意蕴。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城
【作 者】
:
李会杰
【出 处】
:
青年文学家
【发表日期】
:
2019年36期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其他文献
论张爱玲生存意识与其创作的关联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富才情的女作家,其生存意识与创作之间的关联具体而直观。她对“文学天才”的自我认知让她将文学创作作为了人生的依托;其没落贵族的身世,让其作品有着一种荒凉的审美情调;她自觉地远离时代主流,而对市民生活有着一种极为贴切的会心与喜爱;悲剧生命的体认,让她失望于爱情与男性,对女性心理精神及现实生活的深切审视,让其笔下的女性表现出对命运“不做挣扎”的苟安。 关键词:张
期刊
张爱玲
自我认知
审美世界
情爱虚无
《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的特质及成因
摘 要:鲁迅先生曾将《世说新语》称为“名士的教科书”,但作者刘义庆在展现魏晋名士风貌的同时,也在书中为女性留下一席之地。《世说新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女性形象尤其突出,其闪现的熠熠光辉不容小觑,即使是魏晋名士群体也不能全然掩盖。本文即针对《世说新语》女性群体展现出来的特质,着力分析构成其特质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形象;群体特质;成因 作者简介:田睿,女,1997年生,汉族,宁夏银川人,上海
期刊
女性形象
群体特质
成因
王昌龄边塞诗中将士情怀的认知研究
摘 要: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万年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盛唐时期,边塞战事频繁,“边塞诗”这一文学的创作形式在这一时期的成长蔚为大观。王昌龄的诗歌题材和数量虽不及同期其他诗人,但因其亲戍边疆,切身体会到了边塞生活的悲苦而创作大量反映边塞生活及将士心理的诗歌,所以其边塞诗颇具独到之处。王昌龄笔下的边疆将士有血有肉,在其“边塞诗”中,对将士的情感描写深入細致,将士们的思乡柔情,英雄气概及悲凉没落展现得淋
期刊
王昌龄
边塞诗
将士情怀
对中国典籍外译的思考与看法
摘 要:中国典籍历来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文化典籍译本的发展并不乐观:文化典籍界定不明、对外译的考察标准不足、翻译工作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因素都在影响着中国典籍外译的质量。我们译者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播出去,走向世界。本文旨在帮助文化典籍译者梳理清楚某些典籍的种类,提出一些具体的,比较常见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目前,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典
期刊
中国典籍外译
词牌名
异化与归化
《东海窝集传》中的祭祀仪式研究
作者简介:明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学、东北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02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满族说部内容包罗万象,被称为“百科全书”,满族的很多生活习俗在满族说部文本中均有不同的体现,特别是对祭祀仪式的描
期刊
认知诗学理论对《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与解读
摘 要:认知诗学理论源自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文学评论、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理论所共同构建的交叉学科。本篇论文运用认知诗学理论对唐诗《春江花月夜》做了细致深入的解读,并尝试着还原了作者的创作心境,及再现了读者阅读本诗时的心境变化过程。希望能够对这首经典唐诗的赏析语玩味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认知诗学理论;春江花月夜;图形-背景理论;故事性思维理论 作者简介:刘珊珊(1980-),女,汉族
期刊
认知诗学理论
春江花月夜
图形-背景理论
故事性思维理论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