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下的家园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育核心;家园档案;立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8-0076-01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是南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小学。石小的两棵古树是每个石小人的精神家园。它们一棵在西校区,已有130岁的银杏树;还有一棵在东校区,已经有142岁的南京001号梧桐树。以这两棵树为文化意象,含义之一是:树,是自然的、有氧的、平和的、舒展的,我们希望在两棵树下的石小,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幸福而从容,向上亦坚实,教者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让儿童自然地、生态地、舒适地、从容地、多元地、诗意地成长;含义之二是:溯源树的生长是对儿童教育本质的回归,固根为本,生长循序,而后舒展,或成才、成栋、成林,儿童也是一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率先踏上了“立美教育”之路,迄今已走出了一条立美教育特色之路。“大树下的家园”立美教育课程体系既与校园的自然特征吻合,又是对儿童教育的深入洞察和长远规划。
  立美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国家课程的立美化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立美化开发”。而“大树下的家园”主要指向的是第二板块——“校本课程的立美化开发”。“校本课程的立美化开发”分为“特色必修课程”“个性选修课程”和“我的家园”成长档案。
  特色必修课程。“特色必修课程”包含每个石小孩子都要学习的三个校本特色课程。第一是“儿童版画与生活”,这是“立美教育”特色课程的“名片”。第二是学校秉持“培养有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石小人”的理念,自主开发并已经实践了三年的以科学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实践立美课程——“童眼看世界”。第三是学校正在重点探索、研究、建构并推进的以年级为单位、跨学科整合的“立美课程周”,即每个年级结合儿童年龄、心理、知识储备和核心能力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利用一周时间,围绕一个主题,有序地以系列主题活動为形式开展课程学习。以上三个“特色必修课程”让石小的孩子在六年小学生活中“刻”上了特有的印记。
  个性选修课程。“个性选修课程”是每个石小孩子都可以自由选择的社团课程,以“自由生活”为目标,以石小的两棵古树为意象进行社团课程开发,主要是通过整合原有社团,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从艺术生活、体育文化、科信创造三个方面,建设特色社团、开展活动,为不同潜质、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化支持,为儿童的自由成长开创一片乐土。目前,“大树下的家园个性选修课程”分校级和年级两级设置。校级社团共有18个,年级社团共有40个种类,40个社团。几乎每一个石小孩子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投身其中。
  “我的家园”成长档案。评价不能仅用一种固有的尺度、一个固定的目标,而应该致力于体现出儿童成长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创造性,用美的规律来进行过程性、全方位、多视角的评价。在此,学校将为每个孩子建立“我的家园”成长档案,教师通过搜集儿童在整个“大树下的家园”立美课程体系中的过程性资料、作品等,来解读和分析儿童的学习特点,发现儿童的学习优势,评价儿童核心素养的形成,尽可能帮助、支持每一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其他文献
笔者自1995年3月至1998年10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肠梗阻60例,主要以中药复方大承气汤鼻饲灌肠,辅以手术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就其治疗的若干问题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
受聘担任“常州市第四期特级教师后备力量高级研修班”导师,作为九人导师团队中的一员,坐在其中,回味起六年前的2012年,我也是这个高研班的学员,真是时光清浅,恍然如昨。  兜兜转转,我竟然成了导师。尽管对自己几斤几两还算有自知之明,但我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分享给每一个愿意听的人。我在很多地方做讲座的时候,常会把自己遭遇的挫折、坎坷、失败告诉老师们,我戏称自己的“血泪史”能提醒老师们少走弯路,少犯我曾
一、丰富选修课程类型学校在开设选修课程时,应打破文理科的学科界限,提供多种类型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并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任意选择门类和课程,不受文理科的限
<正>于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女教师,任教数学,目前做一个班的班主任。我带的这个班的生源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基础很好,上课一听就会;而大部分学生的基础都非常差,再加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