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二重历史化”的区隔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百余年来,一直经受“求真”与“求用”的纠葛。由于20世纪中国的特殊历史境遇,使得对马克思主义的“求用”先于“求真”。今天各方面的条件都已具备,是将“求真”与“求用”贯通的最好时机。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二重历史化”来贯通“求真”与“求用”。“第一重历史化”重在求真,意在透过具体的历史语境揭示真实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第二重历史化”重在求用,意在今天的历史语境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他文献
工程概况某工程建设项目为了满足公路工程施工的需要,施测了1:500地形图,约为40KM^2,该施工地段周边地形复杂,沟壑、鱼塘甚多,测区中心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23。北纬4 1 0。标段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做出以下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诵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这样要求的原因是,学生进行多次的诵读,能够增强对汉语的感知,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感官系统从各个方面得到提升,对所学的课文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设计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诵读技巧,从而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引导交流展示,激发诵读热情  我本身就是一
工程概况承秦高速公路秦皇岛段在K189+813与既有大秦铁路上行K614+818.6(下行K614+820.3)处平面交叉角度115°:上部结构为3×4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箱梁。桥梁第二跨上跨既有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教学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不断地训练中,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的各种能力,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孔子游春》这篇文章,语言文字优美,记叙条理清晰,内容富有哲
在我国,对路桥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更多考虑的是路桥的强度而不是耐久性,甚至是没有相关的专门的耐久性设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路桥的结构适用性能较差,适用寿命较短.从而使得
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