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与优生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开放,发展经济,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全国各地的千行百业,都从过去的经济体制中挣脱出来,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启动,正在高速运转。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确实鼓舞人心。如何使改革的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呢?艺高才能使人胆大,也就是说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国民,才能使这种
其他文献
<正>女性绝育是一种安全、可靠、永久性的避孕方法。我国是在1939年开始把输卵管绝育工作作为一种避孕手段实施的,但是在50年代末期以前使用的人数极为有限。在1979年我国政府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深入到穷乡僻壤,采用绝育的人数迅猛增加。在各种避孕方法中女性绝育占38.24%,仅次于IUD(41.48%),成为我国育龄妇女最主要的避孕方法之一。绝育对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来说,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确切弄清楚女性绝育妇女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找出影响绝育
<正>1 “八五”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八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我省的人口计划是:到1995年末,全省总人口为9040万人,五年共净增人口547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09.4万人,计划出生人口833万人,年平均出生166.6万人,年平均出生率19‰,年均增长率为12.56‰。 按统计局调查推算,1995年全省将出生人口87万人左右,年末总人口约8700万人。以此为准,“八五”末总人口将比国家下达我省“八五”人口控制目标减少340万人;五年出生494万人,年平均出生人口98.8万人,年平均出生率1
<正>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全国城乡进入了发展过程的新阶段。人口与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推进了发展,同时也必然引起人口的相应变化。近几年来,我国人口确实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和新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
<正>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根据联合国1990年预测,世界人口将于下个世纪末达到110亿左右,顶峰值将达140亿。但就在6年之前的1984年,同是联合国的预测,世界人口将在下个世纪末达到顶峰值102亿左右。仅仅相隔6年,世界人口顶峰值的预测数据相差近40亿。这说明1984年的预测对当时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始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正>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永远存在又较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课题,同时又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迫切现实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文生博士,副教授靳光华硕士迎难而上,对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口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便是作者经过长期努力而献给读者的一部优秀专著。我曾为该书写了序言。该书的特点是: 第一,资料翔实可靠。作者大量搜集了我国有关社会经济和人口的主要历史数据和截面资料,以及国外有关数据。书中的每一观点都建立
<正> “脑流失”是外来语“Brain drain”一词的直译,也可意译为“智力流失”,意指在国际人口迁移中高级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是国际人口迁移研究的重点之一。第二次大战以后,“脑流失”现象日益显著,高级人才在国际间的迁移既涉及发达国家也涉及发展中国家。从而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着手研究“脑流失”的原因和对迁出国与迁入国的影响等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间的“脑流失”之波,逐渐波及我国。本文谨对此带有规律性现象的实质,特别是我国初露的人才流失作些探讨。
<正>经国际妇女健康联盟(International Women’s Health Coalition,简称IWHC)授权,云南生育健康研究会(YRHRA)近来相继翻译了该联盟出版发行的三份重要出版物:《向沉默之文化挑战——建立对付生殖道感染的联合阵线》(Challenging the Culture of Silence——Building Alliances to End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沉默的文化——第三世界妇女的生殖道感染》(The Cu
<正> 我们根据对最近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有关《上海市新婚夫妇避孕情况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家庭和文化因素强烈影响着新婚夫妇的生育行为。总共有7826对上海地区的新婚夫妇接受调查,其中1049对夫妇有提前妊娠时间的意图,通过调查其原因,结果如表Ⅰ所示。
<正>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妇女生育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国内着重研究影响生育模式转变的因素,至于研究生育模式对婴儿死亡的影响则较少。Bongaarts等学者认为四种妊娠状况对婴儿的生存有高度危险性,即18岁以前的妊娠,初次妊娠,高胎次妊娠 (七胎以上)及间隔不到两年的妊娠 [1,2] 。国外某些研究也证实了 Bonggarts的结论 [3,4] 。本文拟对西北地区生育模式与婴儿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优生优育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正>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问题一直是人口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一致认为用我国现行的市镇人口和市镇非农业人口两项统计口径来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都下够理想;我国现行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必须尽快改变。在这种背景下,1991年我国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对市镇人口的统计采用了新的口径。目前,对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划分口径的探讨和市镇人口比重的宏观评价已有较深入的研究 [1] 、 [2] ,人们普遍认为第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