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刘中华,4月26日迎来他50大寿。他出生在简阳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18岁师范毕业踏上讲台,30岁当老板发了一笔。后来做传销被骗得很惨,借钱养家。随即颠沛流离,在山西淋过暴风雪,在攀枝花踩过泥石流,在云南被劫匪用枪指过头,九死一生。35岁重新站上讲台,发现教师才是他的宿命。如今,父亲创办了一套名为“L3数学”的教学体系,在新思维学校任副校长,掌权数学组,率领膝下上百弟子战斗于三尺讲台。
在他的50大寿生日宴会上,他敬了七杯酒,分别代表他七颗感恩的心。
首杯酒,他献给远在天堂的父母,“儿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之日。”我的爷爷奶奶是文盲,连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们懂得如何教子。在父亲成为教师的前夕,爷爷的一再叮嘱“千万不要误人子弟啊”,令他一生都记得。
第二杯酒,属于他的哥哥、姐姐。某天,大伯叫父亲进屋,给他看了两根扁担,“一根是我的,另一根,你考不上大学就给你。”奶奶卖鸡蛋、爷爷卖竹子、大伯卖冰糕,全家人给他凑学费,把全家的希望放在了父亲身上。第三杯酒,敬给了我外公。外公是个古板的援朝老兵,看到我父母牵手都要干涉,当时觉得风流倜傥的父亲不靠谱,后来在岁月的见证下,也改变了对父亲最初的印象。我母亲是传统的中国妇女,相夫教子、做家务,两人相处极其和谐,从未出现过感情问题,被周围的朋友评选为模范夫妻,尤其是那些离过婚的朋友,更是羡慕不已。要说其中的秘诀,我觉得仍然是感恩。
第四杯酒,他敬了所有同学。父亲上学那会儿,是个问题少年。面对上百次旷课,他溜进办公室,把考勤表偷出来烧掉,直到毕业,知晓的同学都替他瞒着。在师范院校,他作为一名屌丝,竟然泡到了某干部的白富美女儿,还真是男不坏女不爱。好在没什么下文,不然也没我什么事儿了。
第五杯酒,致敬所有朋友。在打拼的时代,朋友们为他想办法、出力;现在都有所成就,便成了牌友。父亲每周打两次麻将,一次跟简阳的老朋友打,一次去华阳跟实外西区的老同事打。他应该感谢数学,给了他超凡的逻辑,“打十次赢八次”,他的烟钱便出自牌桌。
第六杯酒,他跟所有并肩战斗过的同事分享。在实外西区时,一个不熟悉他的备课组长正眼都不看他。某天父亲将自己编撰的L3数学专题递给备课组长指教,备课组长把专题搁在办公桌很长时间都没动过,直到某天无意翻了下,越翻越起劲,后来成了他的大徒弟,并追随父亲到新思维学校。在生日宴会现场,这位老师还重提了这个经典段子。
最后一杯酒,他与从各地赶来的学生共同举起。父亲除了教学生如何面对高考,还时常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对人生的感悟。现场的学生,年龄跨度近三十年,其中不乏毕业后再没见过的。“教过了就过了,记不起,正常;记得起,感谢。”对于有人要求在生日宴会上展示优秀学生的现状,父亲表示不必,“毕业之后的造化,与我无关。”
这是一名教师的七杯酒,浓缩了我父亲半辈子的人生。你的生日,有几杯?
在他的50大寿生日宴会上,他敬了七杯酒,分别代表他七颗感恩的心。
首杯酒,他献给远在天堂的父母,“儿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之日。”我的爷爷奶奶是文盲,连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们懂得如何教子。在父亲成为教师的前夕,爷爷的一再叮嘱“千万不要误人子弟啊”,令他一生都记得。
第二杯酒,属于他的哥哥、姐姐。某天,大伯叫父亲进屋,给他看了两根扁担,“一根是我的,另一根,你考不上大学就给你。”奶奶卖鸡蛋、爷爷卖竹子、大伯卖冰糕,全家人给他凑学费,把全家的希望放在了父亲身上。第三杯酒,敬给了我外公。外公是个古板的援朝老兵,看到我父母牵手都要干涉,当时觉得风流倜傥的父亲不靠谱,后来在岁月的见证下,也改变了对父亲最初的印象。我母亲是传统的中国妇女,相夫教子、做家务,两人相处极其和谐,从未出现过感情问题,被周围的朋友评选为模范夫妻,尤其是那些离过婚的朋友,更是羡慕不已。要说其中的秘诀,我觉得仍然是感恩。
第四杯酒,他敬了所有同学。父亲上学那会儿,是个问题少年。面对上百次旷课,他溜进办公室,把考勤表偷出来烧掉,直到毕业,知晓的同学都替他瞒着。在师范院校,他作为一名屌丝,竟然泡到了某干部的白富美女儿,还真是男不坏女不爱。好在没什么下文,不然也没我什么事儿了。
第五杯酒,致敬所有朋友。在打拼的时代,朋友们为他想办法、出力;现在都有所成就,便成了牌友。父亲每周打两次麻将,一次跟简阳的老朋友打,一次去华阳跟实外西区的老同事打。他应该感谢数学,给了他超凡的逻辑,“打十次赢八次”,他的烟钱便出自牌桌。
第六杯酒,他跟所有并肩战斗过的同事分享。在实外西区时,一个不熟悉他的备课组长正眼都不看他。某天父亲将自己编撰的L3数学专题递给备课组长指教,备课组长把专题搁在办公桌很长时间都没动过,直到某天无意翻了下,越翻越起劲,后来成了他的大徒弟,并追随父亲到新思维学校。在生日宴会现场,这位老师还重提了这个经典段子。
最后一杯酒,他与从各地赶来的学生共同举起。父亲除了教学生如何面对高考,还时常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对人生的感悟。现场的学生,年龄跨度近三十年,其中不乏毕业后再没见过的。“教过了就过了,记不起,正常;记得起,感谢。”对于有人要求在生日宴会上展示优秀学生的现状,父亲表示不必,“毕业之后的造化,与我无关。”
这是一名教师的七杯酒,浓缩了我父亲半辈子的人生。你的生日,有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