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世界的设想(下)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在当时看似很大胆的设想,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并颠覆了我们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认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日心说、进化论等。下一次科学界的大事件,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如果我们不再孤单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告诉我们,银河系可能拥有多达300亿颗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拟定于今年发射,它将有能力检测出一些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迹象。许多人认为,发现外星生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国宇航局的前首席科学家艾伦·斯托芬就曾预测,我们会在2025年左右在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
  事实上,不太可能会出现“啊哈,外星人你在这里”这种情况,因为科学家得花很多年的时间来确认结果。例如,发现一些行星大气中的化学物质成分有异常,被认为是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但这有可能只是行星的短期大气变化导致的。科学家需要认真分析各种可能。
  这里还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1996年8月,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从一块编号为ALH84001的火星陨石中找到了早期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这个新闻在当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甚至美国国会还为此专门召开了听证会。但此后,科学界纷纷指出此项研究有不周密之处,从各方面提出质疑。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块火星陨石并不含有任何外星生命的成分。

但如果发现了外星生命,会怎样?


  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外星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它们的遗传密码和我们一样吗?它们也需要水和碳元素吗?它们也是通过自然选择法则进化的吗?
  如果发现的外星生命是智慧生命的话,还会对我们人类文化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可能对某些宗教构成挑战,有些人可能认为外星智慧生命是救世主,这可能会引发出新的宗教。
  或许,最重要的是,外星生命的发现将会颠覆“人类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观点。相反,我们必须承认,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我们不再需要身体


  如果把自己的思维完全从身体中独立出来会怎样?
  许多人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再过几十年或几百年,我们就能把自己的思维上传到电脑上。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们具有了可以独立于身体存在的数字大脑,会怎样?首先一点是,这个大脑仍需要外界信号的进入。因为如果大脑没有外界信号刺激,就会进入所谓的感官剥夺状态。进入感官剥夺状态后,人会出现各种错觉和幻觉,情绪会变得不稳定。最终,人会发疯起来。所以,你的数字大脑仍需要外界信号的进入。
  但这样一来将会改变我们对生命价值的看法。数字信息可以复制,那么每个人都可复制出多个自己,存储起来当作备份,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加载它们。那么,杀了你,你也不会真的死掉,因为你可以启用备份。这样的话,谋杀可能不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犯罪行为。同样,人们也不再害怕意外事故。
  现在,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但如果我们拥有了数字大脑,那么交流会前所未有的便捷。我们的大脑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其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不再需要语言和文字就可以通信。
  一个大问题是,模拟这些大脑的计算机中谁负责维护呢?运行这些计算机的人可以有能力复制出很多个你,他们还可能在一个秘密系统上运行你,并奴役你。看来,我们得需要大幅度地提高软件的安全。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被黑掉,或被复制,这就有点太可怕了。
  技术问题比比皆是。比如,将你的思维上传到电脑上的过程中,技术或设备可能会犯错误,使得你的一个错误版本进入电脑里,那么复制出来的还是你吗?另外,伦理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復杂,如果你的原始大脑和身体都还在,你的数字大脑与原来的你能享有相同的道德和法律地位吗?恐怕这样的问题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解决。
  在未来,没有身体的我们可能会被看作一种新型生命,随之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法律和制度与之匹配。

如果我们没有自由意志


  我们的道德基于一个似乎不容置疑的观念: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但是,随着我们对意识的逐渐了解,这个假设似乎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神经学家完成了一个实验,他们使用脑成像技术来检测志愿者在自己想抬手时的脑活动信息。结果发现,志愿者意识到想抬手几百毫秒之前,大脑就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动作指令。
  这个动作指令并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这表明我们可能不具有自由意志。如果自由意志真的不存在,会怎样?
  造成的结果之一,可能是道德观的松动。心理學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如果他们告诉志愿者人不存在自由意志,一切都是由自己意识之外的东西决定的,那么这些志愿者之后的行为,就会表现得比以前更加自私和不诚实。这些志愿者还会对违法者更加宽容,因为他们觉得人不过是一台机器,做错事了也不应该受到过多的惩罚。
  但是,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往往蕴含着这个观点:人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部分是为了能让作恶的人接受应得的惩罚。事实上,对惩罚的恐惧是防止社会崩溃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自由意志的观点被抛弃,那么惩罚的合理性就没以前那么大了。但它作为一种威慑,在实际中仍是必须的。所以,我们可能会继续保留我们的法律体系。
  此外,如果人们发现没有自由意志这回事,那么他们可能会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重新思考,日常行为也可能会受到细微的影响。

如果我们来自太空


  生命是怎么诞生出来的?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猜测,它可能发生在一个“温暖的小池塘”里。从那时起,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其他可能的生命诞生地:地下深处、开阔的海域、海底热液喷口、有放射性的海滩、黏土覆盖的地表等。这些可能的诞生地基本没啥共同特点,除了这个:它们都在地球上。
  如果生命的诞生地不在地球上,会怎样?
  证据显示,地球环境刚刚变得适宜,生命就急不可待地出现了。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化学分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转变为生命,似乎不太可能。
  而在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太空竟然充满着复杂的有机分子。彗星、小行星、流星体等天体就包含很多有机分子,它们偶尔还会坠落在地球上。于是,另一種生命起源的假说——泛种学说——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泛种学说早在19世纪就有学者提了出来,认为生命分布在全宇宙中,并能借助彗星、小行星、流星体等天体散播、繁衍。不过这种观点仍是一个未被证实的假设,还不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受,但目前形势正在好转。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很多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见拓展阅读)。
  英国白金汉大学的钱德拉·威克拉马辛,是支持泛种学说最为著名的科学家。他认为,银河系充满了生命,这些生命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宇宙级生态系统,而地球上的生物圈只是它的一部分。在银河系里,有机物甚至生物体,可以在相邻的恒星系统之间进行交换。不过,其他的科学家则不那么雄心勃勃,他们仅是认为生命可能最初诞生于火星上。
  不管怎样,如果我们真的发现遥远的祖先是外星生命,那么它不仅会对科学界产生影响,它还会对宗教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一些宗教领导人可能会把这个科学发现纳入到现有的神学理论中。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家可能刚开始不太能接受这个观点,但最终我们会认为自己不只是一种地球生命,而且还是一种宇宙级别的生命。这可能会给人一种与天地同在的敬畏之心。

如果宇宙是个幻觉


  闪闪发光的全息图,给人一种迷幻的感觉。这种图像可以产生三维立体的效果,但是所有的三维信息都是编码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出乎意料的是,物理学家发现,我们的宇宙可能就如同一张全息图:你只需一个二维平面,就可以描述宇宙中所有三维空间中的信息。
  物理学家是如何提出这个观点的?这其实是由一个计算问题引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物理学家们正努力解决弦理论中最棘手的数学难题。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把粒子當作一种振动的能量弦。弦理论中引力问题是出了名的难算,但最终,物理学家们找到了一个计算技巧。在某些情况下,宇宙可以减去一个空间维度,可转变为一种全息图。而在这个图中,引力这种难以处理的力就从中消失了。
  这个技巧被称为全息原理,但它只能应用于一个特殊的四维空间里,而我们宇宙的空间是三维的。但许多物理学家相信,全息原理在我们的宇宙中也能成立,只是他们仍需要一些时间来证明。
  来自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克雷格·霍根认为,如果全息原理适用于我们的宇宙,那么空间在很小的尺度下,就会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这就像你不断放大电脑屏幕上的二维图片时,最终会看到一个个像素,此时的图片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现在,他的研究小组已经在费米实验室里建立了一个设备,来检测空间是否会在很小的尺度下变模糊。
  如果我们最终证明,全息原理适用于我们的宇宙,这意味着我们的宇宙可看作一张没有引力的二维全息图。也许,我们周围空间的一个维度和引力,不过是一种“幻觉”。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并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
  不过,我们的日常生活可能不会发生什么大的改变:我们仍然会认为周围的空间是三维的,仍能感受到地球作用于我们的万有引力。
其他文献
然而,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叶子。我们很少会意识到,一颗中等个头的落叶树就可以拥有多达20万片叶子,而世界上所有叶子放在一起平铺开来时的面积可以达到10亿平方千米,这几乎是地球陆地面积的两倍。如此之多的叶子并不只是一道独特的景观,它们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片奇妙的世界。精致的“发电厂”  在地球上,“收藏”叶子最多的地方有三处,最大的是北半球温带的针叶林带,它跨越了北美和欧亚大陆,拥有世界上29%的森林,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庄子曾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写下这段文字時,庄子不会想到,他的想象和北欧地区的传说不谋而合。在北欧18世纪的传说中,北大西洋中有体型巨大的不明生物,北欧人称之为“北海巨妖克拉肯”。  据当时北海上的水手描述,他们正驾船航行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海面上毫无征兆地浮现出许多气泡,继而突然从海水中伸出许多像桅杆那样长的触须,卷住航船,将船拖入海底。这就
“喂,警察吗?我被我家的机器人关起来了,快来救我。”“现在是人类警官的休息时间,有任何问题请留言,机器人警官随时为您服务”……公元2035年,人类拥有着最好的伙伴和帮手——机器人,它们严格遵守“机器人三大法则”,从不伤害人类。人们相信,人类和机器人会一直和谐共处。可是,一夜之间,人们的生活大变样:所有人类都被囚禁起来,机器人甚至铁腕处决了那些不服管教的人类。尽管人类数次发起反抗,但都被无情镇压了…
人们刚发现冠状病毒时,并不是很在意。冠状病毒只是众多病毒中的一种,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在动物之间传播,对人类也只是引发轻微症状,不过它的危害越来越令人担心。它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包膜表面布满刺突,看上去像欧洲国王们头顶上象征着权势的王冠,因此科学家给它取了一个如今已响彻全世界的名字——冠状病毒。为什么冠状病毒会变得如此具有传染性?它们还会卷土重来吗?  一个大家族    1966年,英国医生从一
西班牙埃斯特波纳修建了长达38米的钢质滑梯,被认为是西班牙最长的滑梯。设计初衷是为了节省两条街道之间10分钟的步行时间,却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多人在使用时受伤,最终在启用不到48小时被迫关闭。埃斯特波纳是西班牙阳光海岸一个度假小镇。據悉,这是西班牙最长的滑梯,其坡度约为34度,许多人从高处往下滑的速度太快,出现瘀伤和流血的情况,最终不得不关闭滑梯。
小时候,我最痛恨的游戏是捉迷藏,因为听得到声音,却抓不到人。长大了最讨厌别人遥远的一声呼唤,麻烦您持续发声,不然在下真不知道您在哪里……   澄清一个问题:我的听力没问题,只是找不到声音的来源,听力好和听声辨位是两码事。  神奇的听声辨位  在武侠剧中,武林高手都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如果头不动,你能瞬间精准判断出远处的声源位置吗?我们长两只耳朵可不是为了方便戴眼镜,两只耳朵能感受音量差
就人类目前的智慧和科技水平来看,死亡还是一种神秘而不可避免的事。而数量众多、真假莫测的灵魂、转世、天堂、地狱的传闻,更为死亡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虽然科学家、哲学家、宗教界人士都想法设法寻找死亡的秘密、解释灵魂的传说,可至今成果寥寥。   尽管很多理性派认为,灵魂、转世都是无稽之谈,是由于人类对自己和世界不够了解而出现的幻想,人体就是一大坨蛋白质,可他们也没有能力为这类事件找出什么合理的解释。我们当
自138亿年前的那一场大爆炸中诞生以来,我们的宇宙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演化历史。虽然许多细节已为我们掌握,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你知道得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宇宙中依然有许多事情谜一样让人困惑,让人抓痒……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以连载的方式介绍宇宙中10个最大、最激动人心的谜团,它们涉及行星、恒星、星系、黑洞以及其他奇怪而有趣的话题。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3、超新星SN 2
霸王龙要穿衣服  什么?霸王龙还要穿衣服?你是在逗我吗?还真不是。在霸王龙生活的白垩纪时期,二氧化碳浓度高,气温比如今的平均温度高4℃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现在复活了霸王龙,那么它很可能会觉得冷。霸王龙的亲戚——发现于中国的华丽羽王龙就依靠羽毛御寒。自然,我们也要给心爱的霸王龙披上一件御寒的衣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冬天你都得为霸王龙准备几套新衣服。霸王龙及大部分恐龙能够终身生长,即使成
在南极白茫茫的冰原上,极少能看到活物,偶尔看到企鹅,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也是人们特别喜爱企鹅的原因之一。所有种类的企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白色的前胸、黑亮的背部,恰似穿着一套用高级料子制成的燕尾服,而且走起路来不慌不忙,一摇一摆,一派绅士风度。   企鹅的名字与南极是分不开的,它们总是以主人的身份,迎接着南极的每一位来访者,所以有“南极居民”的美誉。然而,在18种不同的企鹅类群当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