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对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出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建设与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对民办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个办学发展的契机,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紧密联系,特色鲜明。体育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广大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与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民办高校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其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档次也一直在发展,水平逐渐与公办院校相接近,甚至超过了普通高校。本文对陕西的几所民办高校进行了调研,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有一定的规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扰,这里对如何加强我国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体能训练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体育才能的舞台。因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给青年学生注入了活力。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既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的表现,和校园群体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体育文化则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
  二、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1.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其形式有:早操、课间操,课余群体活动,训练高水平的运动队,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富有特色的体育讲座和报告会,体育技能表演、学校体育节等。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的校园建设具有超前性,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它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崇尚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的作用,还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
  2.校园体育文化能体现出学生的意志情感和价值观。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体现学生意志的客观精神。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用体育拼搏精神刻苦追求科学的真知,从而达到“强筋骨、增意志,调感情”的目的。那么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到底是什么样呢?大多数人认为民办院校的学生素质要比公办的差一些。这是指文化方面的差异,但在体育文化方面要比其他高校活跃得多。陕西有名的六大民办高校都建有塑胶田径场,草皮足球场,塑胶的篮球、羽毛球场地等。有的民办高校主打体育,学生通过课外活动、体育竞赛表现自己,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展示自己的精神风采,通过这种荣誉感实现自己的体育价值。
  3.制约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民办高校这几年都在大力发展校园建设,其中就包括体育场地的建设,也投入了较多的经费,修建了标准的塑胶运动场。虽然室外的场地条件好,但是这几所民办高校几乎一半都没有室内体育馆。这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现实需要,学校经费紧张,目前尚不能满足建馆的要求。第二,学校的可使用土地面积有限,不能建设更多的体育场地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形成了需求矛盾,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第三,对体育下拨的经费不足,造成了各种体育组织不能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第四,还没有标志性的体育地标。
  三、加强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能体现出办学者的综合水平,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应由学校领导层拟定一个基本框架,然后由承办部门具体实施。
  2.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通过校内各学生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组织实施,引导他们通过体育愉悦身心,形成气质,陶冶情操。组建体育代表队,举办有民办大学特色的体育节。
  3.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用标语、图片展、广播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体魄是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提高参与程度,提高体育文化修养水平。
  4.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对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雕塑和有标志的建筑是校园的代表,是智慧、意志、价值观念的体现,因此,要加强体育场馆、雕塑建设。
  四、结语
  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展示自我、张扬青春的舞台,对大学生的成才有着特殊的功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民办高校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花楷.论现阶段如何建设校园体育文化[J].湖南经济学院学报,2011(4):201-202.
  [2]张勍.论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3):109-112.
  [3]杨旭峰.试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7(4):68-69.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的。现有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记,按照老师的指令做练习等,且完全处于老师的监管之下,这样的课堂氛围显得非常沉闷,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此点,本文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调查表明: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呈下
该论文对中国南海南沙群岛产拟茄海绵(Cinachyr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反复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
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在各个高校中更是不容忽视。舞蹈类、模特类、传媒类的考生日益增加。然而舞蹈,无论是针对专业考试还是才艺展示,都是艺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因此,各大院校对舞蹈教学颇为重视。  提起舞蹈,许多高中学生只对街舞感兴趣。高中时对舞蹈的认知基本都是零基础。学生没有基础,身体硬,什么都不会,两年半后面临高考,
摘 要: 本文在对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结合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着重分析小说中人物诸葛亮的性格、行为、能力,探讨诸葛亮所谓的“智慧”给蜀汉集团带来的影响。提出诸葛亮“小智大愚”的观点,指出诸葛亮的智慧只是停留在微观的层面上,其人物本身并不具备站在宏观层面上审时度势的气魄和能力,他并没有那么“神”。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小智大愚  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通过虚实相间的
摘 要: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自1884年出版以来就一直广受欢迎。该小说讲述了小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逃亡旅程,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一,而哈克也成为美国文学史中一个经典的青少年形象。本文主要从原型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哈克的“英雄”形象,从“追寻”和“替罪羊”两个方面着重阐述哈克的英雄原型。  关键词: 原型主义批评 英雄 追寻 替罪羊  一、原型主义批评简介  原型主义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