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高中思政课中永恒的主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jiek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中学德育工作是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永恒的主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无声的德育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那么,应该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结合教材内容,使爱国主义无痕地落到实处
  
  可通过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内容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分组讨论,顺理成章地让他们明确坚持集体主义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切合实际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中还可通过举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等成千上万人智慧的结晶,从而让学生深深地感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都离不开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无言中得到提升。
  
  二、结合时政热点,以学科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可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比如讲到“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时,可结合2008年的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夏季南方暴雨等时政热点来分析。特别是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上自中央政府领导人,下至民间老百姓,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都动员起来,掀起一个全面抗震救灾、踊跃捐款的热潮,再次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互助互济、众志成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让学生深深地认识到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在危急之中坚持果断,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达到了在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
  在讲到“台湾问题”时,我结合《反分裂国家法》的高票通过,给学生分析了当前的两岸关系,学生由衷地为这部法律高兴,他们说:“一个国家的法律健全对促进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可以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但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仅靠一部法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换来国家的和平统一。”引导学生用所学道理分析热点,点评时政。在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的同时,进行爱国情操的塑造,将爱国认知、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学,引导学生爱人民、爱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高中生随着知识的增多和眼界的开阔,而产生了看不起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倾向,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同时还是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创造者。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当今中国,是否热爱人民已成为是否热爱社会主义、是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标准之一。因此,高中生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真挚的感情,尊重人民,热爱人民,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爱国。
  
  三、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理法并用。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理是根本,法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舆论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思想教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贴近生活,从近入手,把和学生密切相关的,能够影响他们的因素抓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民主开放。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书本和实践两种教材,实行教学民主开放。
  总之,德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永恒的主题。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把德育渗透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去,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都应担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责编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三地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看待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能力。本文以“工业”专题复习为例,设定综合思维能力提升的复习目标,根据复习目标整合优化复习内容,选取多样化复习手段,通过创设案例情境和生活情境,从“要素综合”“地方综合”和“时空综合”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寻找工业联系、探究工业变迁,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综合思维;高三地理教学;工业
中考现代文阅读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考生如果要在阅读理解上拿到好成绩,提高正确答题的命中率,就要在现代文阅读解题时掌握“三准”,即准确理解、准确定位和准确表述。  准确理解。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于看题目,应首先不带任何功利目的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中心。力求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文体,弄清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议论、描写还是抒情等。因为文体不同,答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笔者根据当前我校(徐州市第二职业中学)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对27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基本现状:    一、对自我认知    1.希望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2.在学校里,经常感到孤独。3.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4.不主动和父母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5.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华裔警政厅厅长,他让刑事鉴识科学从无到有到蜚声海内外,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一年做别人三年的工作,他是华人奋斗在美国的励志典范。  他被称为现代版的“福尔摩斯”,辛普森杀妻案、肯尼迪家族丑闻案、锯木机杀妻案、克林顿总统性丑闻案……美国历史上众多震惊海内外的刑事案件都因他扭转乾坤、回归正义。  他说,要让证据说话。  他就是被美国人称为“华人神探”的世界知名刑事鑒识专家李昌钰。  
上个月,在BAidu Create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乘坐一辆百度和博世一起开发的、基于Apollo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前往会场。在会议的视频连线中,可以看到,在五环上,李彦宏还大家描述了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实时体验:“现在车非常的多,但是还是很平稳,感觉非常不错。前面也有一个屏幕可以展示出来自动驾驶汽车探索的周边的情况,我们的车处在自动驾驶的状态。”  之后,李彦宏在山西大学为师生
《溪水》是一篇清丽灵动的写景美文。节选自苏雪林散文集《绿天·鸽儿的通信》。《绿天》是作者“结婚的纪念”,《鸽儿的通信》是作者新婚小别的一组通信,共14篇,《溪水》是其中的第二篇。《溪水》是回忆“我们”新婚半月后一次“由家里走到田垄上,迤逦走入松川”的野游描摹。  文章通过摹写夏秋二季溪流的三幅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心境。第一幅为“浓翠囚禁图”,这是全文的前两节,写
当前农村初中生因客观条件限制,阅读能力一般比较低。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老师除了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外,笔者认为还须抓住下面两点。  一、培养阅读技能  阅读离不开技巧和方法的使用。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1.寻找文段的中心句。一篇文章的中心句一般在每段的段首,有时也出现于段落中间或段尾。中心句一般能鲜明、准确地
[题目一]  如图1,图甲中的半圆弧是3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纬线的两个交点,∠MOX和∠N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点的经度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该日P点的昼长为__小时。  (2)当Q地的太阳位于H处时,北京时间为__。  (3)图2所示中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呢?    一、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像基础    想像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其想像越开阔、深刻。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像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想像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件新的事
[提要]本文从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整合的意义谈起,从理论上解决什么叫“资源”,什么叫“整合”,然后再转入实践操作:如何整合作文教学资源。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展开论述,有理有据,较有说服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资源整合措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人们关注的目光似乎都停留在城市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上,多媒体作文教学的确让作文教学有声有色,鲜活生动,但对于物质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来说,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