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q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特点,可以集其广播、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人与人、人与电脑互动的灵活性,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优越性,为语文教学展现广阔和美好的前景。因此,教师应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效地整合起来,让学生最大限度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同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借助信息技术,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用于阅读教学适合信息时代对阅读的要求,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用来搜集信息、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极大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对阅读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补充,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资料,等等,既能让学生在充分涉猎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学《内蒙访古》一文,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草原景观到今日呼和浩特、包头这两座城市的新貌,从一截古长城遗址到数处青冢遗迹,从“胡服骑射”到“昭君出塞”,从汉代的阴山城堡到现代的集市贸易,从历史地理民族知识到唐代边塞诗歌……将这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成CAI课件或上传到校园局域网供学生查阅,势必突破教材的局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的效率。
  利用多媒体文、图、音交互的特点可以为阅读教学创造一个又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运用多媒体情境导入模式,就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动机。又如阅读剧本就要创设一种戏剧氛围,配上个性化的独白使人如闻其声,展示舞台场景使人如临其境,播放背景音乐使人如置其间。学生在这样的戏剧氛围中阅读,兴趣必然浓郁,学习的主动性也随之增强。阅读其他作品也可采用这种模式,如孙犁的《黄鹂》。运用多媒体有声有色地展示黄鹂的啼叫、外观、生长环境和“黄鹂呜翠柳”的图片,以及虎、鱼、驼、雁的“极致”造型,同时屏幕显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而且还能引导他们自觉地探究课文的哲理。
  
  借助信息技术,革新作文教学模式
  
  首先,由于多媒体网络的介入,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起来并在不断的膨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这种情境中的观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必将把观察与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点拨学生如何透过具体事实和现象,认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是教学方法上的革新。
  其次,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导致写作内容上的革新。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直接有效和双向互动的空间,有利于写作信息的及时反馈与有效评价,带来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上的革新。网络作文即是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一个成功典例。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平台、学校或个人网站上的BBS、聊天室组织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写
  作,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随时可以进行指导和评价,学生可以同步接受教师的评价并反馈有关信息。
  
  借助信息技术,更新课堂教学手段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使课堂教学更加突出重点、更容易解决难点,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显得生动活泼。如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通过多媒体课件,借助声音、动画、图片、文学等资料,广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另外,由于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更精炼,要更具专业性。同时,由于计算机的软件是一些专家和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开发和研制的,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学到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从而使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语文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的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增添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形象性。例如,在王维诗的艺术性探寻的研究性学习中,我用王维的《山居秋暝》作为材料并事先做好了解读诗的艺术画面的课件。上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古典的轻音乐,创设一种教学氛围,而后对王维作了介绍,而后播放了关于《山居秋暝》配乐诗的朗诵片段,要求学生根据诗和朗诵的旋律揣摩诗的艺术情景和艺术表现方法。在这过程中我巡堂指导,学生明白了在本诗中王维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对诗的艺术性有了深刻的体会。在这之后我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课件和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品味诗的艺术性。总之学生对王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认识是在体验和实践中形成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使资源更加丰富,使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相信,借助信息技术,定会给语文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以持续胸痛30min为主诉于2007年5月5日1:40到本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见图1A)示V2-6ST段抬高.T波高耸。疑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当步入病房时.突发晕厥、呼吸
为了与学生、家长及同行进行及时的交流,我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博客。博客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工具,其“零壁垒”的应用特点,更方便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实现资源共享。博客可以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共享,还可以记录个人成长的轨迹。   我的博客主要栏目有科研空间、教学设计、教育随笔、教学课件、师生风采、快乐读书、心灵乐园等。其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中术前确诊10例,误诊为乳腺癌8例,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5例。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治疗方法。提高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保守治疗67例。治愈58例;手术治疗115例,治愈98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异物位于气管13例;右支气管37例;左支气管32例。气管镜取出异物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