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七届五中全会看2020年半岛局势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28日?31日,朝鲜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平壤召开。

  2020年元旦,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并没有发表新年讲话,但朝鲜媒体公开发表了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这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至31日在平壤召开,着重分析了朝鲜面临的形势,揭示出朝鲜“新道路”的走向。

“三管齐下”保发展


  七届五中全会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正面突击战”。全会并没有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而是动员政治、外交和军事的力量来保障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了国防自卫力量的地位,更加凸显朝鲜走独立自主道路的决心。
  2019年2月朝美首脑河内会晤无果而终以来,朝鲜逐渐认识到短期内无法实现与美关系的全面改善,也就意识到不能只通过与美对话改善自己的外部环境。此后,朝继续加强高精尖战略武器的研制。朝鲜军队在助力本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多次试射导弹,2019年10月2日成功进行“北极星-3”潜艇弹道导弹试射,12月7日、13日先后宣布在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非常重大的试验”。在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金正恩要求军队“继续大力推进确保国家安全的必需先决的战略武器开发工作,直到美国的对朝敌视政策被取消,直至在朝鲜半岛建立持久巩固的和平机制”。公报同时宣布,“全世界不日将目睹朝鲜拥有新的战略武器”。不仅如此,军事部门的干部在七届五中全会中大量入选政治局。自此,以强化国防力量来保障国家发展战略的军事方针得到确立。
  朝鲜通过此次全会向美国发出强硬信号,指出美国在对朝谈判中一味拖延,意在“进一步加强彻底窒息并扼杀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挑衅阴谋”。可以看出,朝已做好同美持久较量的准备,并以“正面突击战”的方式回应美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和拒绝解除对朝制裁的顽固不化,以此加强国内团结。但朝也未关闭与美对话大门。朝鲜宣布即将拥有“新的战略武器”,刻意使用模糊语言,并未透露具体时限以及何为“新的战略武器”,似是意在留有余地。同时,朝方在公报中列举了美国对朝“敌对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继续向韩国输送“尖端性战略装备”、继续举行美韩军演、继续强化对朝制裁等,换个角度看也是变相开出推进朝美对话的条件。

触发半岛局势新变化


  朝鲜劳动党七届五中全会确定了以政治、外交、军事三条路线保障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总方针,这一政策调整将在2020年引发半岛局势新变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没有改变。2020年是朝“国家经济发展五年战略”的最后一年,也是其五年战略决胜年。朝将继续倡导自力更生的经济道路,努力消除外界制裁的影响,而加大体制调整、消除经济管理弊端是重要任务。全会再次提到“加强国家经济工作体制的核心——内阁责任制、内阁中心制的根本途径”,并对内阁作为“经济司令部”“未能尽到责任”提出批评,要求“促进生产部门的经济动力,进行周密的组织工作,做好国家经济命脉的指挥工作” 。同时决定逐步恢复“国家商业体系”和“社会主义商业”,并且强调“科技优先”“知识经济优先”。全会承认朝鲜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决定“再次开展艰苦长久的斗争”。
  朝美重启对话异常艰难。七届五中全会上,朝确立以军事和外交手段相结合促使美方让步的方针,同时以“新型战略武器研制”相威胁应对谈判僵局。对特朗普而言,朝停止核及洲际导弹试射,美方已达到初步目的,“现状”只要得到维持,就会成为2020年大选“加分项”,在对朝谈判中急于求成反而会导致破局并招致国内批评。加之特朗普被民主党发起的弹劾案及中东问题拖累,未来投入朝核问题的精力有限,朝美关系仍将处于僵持状态。可以预见,双方仍将尽量经营彼此对话,不会使之完全破裂,元首间的互动或将再次给人们惊喜。朝将利用新生成的“时间窗口”提升常规武器系统,进行“火力打击训练”,加大战略武器研发;美国则将维持对朝制裁,甚至会在朝美对话出现波折或朝再次采取“挑衅性”行为时强化制裁。2020年朝美关系将显示出转圜与变数并存的局面,美国国内政治会时不时地形成干扰,一旦有一方失去耐心,半岛局势将面临严重倒退危险。
  南北关系仍将随朝美关系变化而波动。对朝政策是韩国总统文在寅执政后最下功夫的领域。在文在寅任期过半之际,北南关系随着朝美对话僵持而陷入困境,半岛和平进程面临重大考验。自2018年以来,朝韩尽管实现了多次元首会晤并达成多项协议,但在韩国将北南关系完全托付于朝美关系实现突破的前提下,朝方产生严重不满。此次劳动党全会公报只字不提北南关系,反映出朝方对韩国的失望及对继续改善北南关系的消极立场。2020年北南关系不容乐观,双方仍将维持“冷和平”。除非发生突发事件,应不致再次走向对抗,但军备竞赛的可能性上升。韩国将继续致力于促进朝美对话,也会与朝进行沟通,在一些项目上尝试合作,东京奥运会将提供契机。但只要半岛北南关系仍与朝美关系挂钩,就将举步维艰。一旦朝美关系发生倒退,北南关系会因各自国内政治及“第三方”因素影响产生变数。
  韩国政坛将经历再次洗牌,文在寅会否“跛鸭”将成为重要看点。2020年4月,韩国将举行国会选举,执政党胜选的可能性并不确定。虽然文在寅的支持率还在40%上下,但正受到来自国内保守派和朝、美的多重压力。韩国经济持续低迷,执政党地位在经历“曹国事件”后明显削弱。北南关系陷入困局,韩日关系还在低谷。最重要的是,韩美矛盾在2019年持续升温,双方因防卫费分担问题出现严重分歧。虽然有关矛盾不致撼动同盟基础,但韩国国内“反美”思潮在酝酿。这都是摆在文在寅面前的挑战。一旦执政党在国会选举中失败,文在寅的政府改革进程及众多政策将受到更多掣肘。
  周边大国更积极介入半岛纷争。2018年以来半岛局势转圜给周边大国的东北亚政策造成冲击,各方都在积极调整政策以免落伍,朝美也都试图加强支持己方的势力,以此增加与对方的谈判筹码。在2019年4月的朝俄首脑会议上,俄总统普京重点强调了对朝安全保障问题,称有必要重启六方会谈。此后俄方向美方提出解决朝核问题的“俄罗斯方案”。2020年,朝俄关系将更加紧密。日本担心在半岛事务上被“边缘化”,寻找一切机会敦促美国严肃看待对日构成“威胁”的朝短程导弹问题,并继续就“被绑架日本人”问题向朝施压。这些“第三方”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半岛局势,今后也不可忽视。
  中国的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随着朝美对话迟迟无法取得突破,中国也将面临各方压力。美国希望中国维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涉朝制裁;朝鲜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朝鲜半岛稳定;韩国希望中国在半岛无核化和半岛和平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俄罗斯也对中国抱有期待。2019年12月17日,中俄共同向安理会提交了关于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决议草案,提议部分解除对朝制裁,显示了中国推动对话政治解决朝核问题的决心。
其他文献
6月2日,菲律宾外长洛钦宣布,根据杜特尔特总统指示,菲已向美国驻菲大使馆发出外交照会,通知自6月1日起,把终止美菲《访问部队协议》的进程至少推迟六个月,菲将与美国维持强有力的军事同盟关系。四个月前,菲律宾才正式启动终止该协议的进程,协议原本今年8月自动终止,但菲方态度在最终期限到来前发生反轉,背后有哪些考虑?《访问部队协议》缘何重要  美菲《访问部队协议》于1998年达成,1999年正式生效。它与
萌芽与兴起  2021年1月1日是萨帕塔运动爆发27周年。  墨西哥东南部的恰帕斯州因其古老的玛雅城邦帕伦克而举世闻名,近二十来也因一支富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队——萨帕塔民族解放军(Ejército Zapatista de Liberación Nacional,缩写EZLN)而备受瞩目。1994年1月1日,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正是在这一天,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在恰帕
“像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样,我一夜之间就成为佐治亚、宾夕法尼亚和亚利桑那州各郡选票变化趋势的专家!”在11月10日的欧盟使节会议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讲话中发出了上述感慨。这恰是欧洲对于此次美国大选高度关注的缩影。从大选本身,到未来欧美关系的走向,在追踪着曾经的“最亲密盟友”的这场历史性选举的过程中,欧洲也在观察与争论中筹划着自己的未来。期待落空的欧洲  拜登“如愿”锁定胜局固然让欧洲主流舆论松
2021年5月12日,伊朗外长扎里夫(左)与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在大马士革共见记者时表示,伊朗准备好和沙特建立“紧密关系”。2021年3月31日,伊拉克总理穆斯塔法·卡迪米访问沙特,期间他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左)举行会谈。伊朗与沙特于4月初在巴格达举行了会谈。2021年3月26日,在也门首都萨那,民众集会抗议由沙特主导的多国军事介入该国局势六周年。2016年1月2日,沙特以涉嫌从事恐怖主
陈雅东:近年来,北约一直在不停地折腾,尝试转型。客观而言,北约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联盟之一,其29个成员国涉及三大洲的近十亿人口,年度军费超一万亿美元,拥有全球近70%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斯托尔滕贝格在伦敦峰会上的演讲主题为“论北约的革新”,这次峰会也确实在不和谐的氛围中拿出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成绩单”,比如,宣布“4个30”战备能力得到落实(北约盟国可在30天内将30个陆地作战营
2019年3月,在经过短暂的竞选探索之后,美国亿万富翁、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一度宣布放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但时间仅仅过了八个月,当看到民主党温和派和进步派的天平向后者倾斜,出于对民主党能否在2020年大选中击败特朗普的深切担忧,布隆伯格在2019年底决定以温和派“救星”面目和反特朗普姿态重新参选。2020年3月1日,民主党温和派后起之秀皮特·
2018年在亚丁湾执行反海盗任务的俄罗斯海军护卫舰“雅罗斯拉夫·穆德里”号。  2020年12月,俄罗斯宣布同非洲国家苏丹达成协议,在苏丹东部红海州首府苏丹港设立海军后勤补给基地。这不仅是苏联解体近三十年后俄罗斯重返非洲设立的首个常驻海军基地,更是俄军事力量重返苏联战略空间的体现。新的大国介入使得本已暗流汹涌的红海和西印度洋地区局势更加复杂。俄重返红海的规划由来已久  冷战时期,红海和亚丁湾等西印
德国联邦政府4月13日通过《传染病防治法》修正草案,以在新冠疫情严重地区实施全国统一的限制措施。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草案通过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修改《传染病防治法》旨在让德国摆脱新增新冠确诊、重症和死亡病例数居高不下的阶段。为遏制第三波疫情,仅靠以往的联邦政府与各州协商机制是不够的,抗疫斗争必须更加严格、更加一致。  根据这项草案,当某一县市的七天感染率(每十万人七天内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三天超过
圖为黑龙江抚远县,该县地处我国陆地最东端,是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素有“东方第一县”之美誉。该县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仅65公里,在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东北亚区域六国(中国、俄罗斯、蒙古国、朝鲜、韩国、日本)的经济体量,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区域之一。东北亚地区合作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各国都有开展区域合作
2021年2月13日晚,日本福岛东部海域再次发生强烈地震,震级达7.3级。据日本气象厅解释,此次地震为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的余震。3.11大地震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最大级别地震,震级高达9级,同时引发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泄漏等严重灾害,成为罕见的复合型巨灾,给日本带来深重影响。十年之后再次发生强烈余震,让世人再次认识到自然的威力与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