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开始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高校后勤大部分建立了法人制的后勤企业。高校逐步与对外市场接轨,按需选择其需要的后勤服务产品。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后勤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财务关系从单一的拨款演变为复杂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高校后勤企业在强化管理,实现向管理要效益,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遭遇了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探索在当前全国范围后勤社会化进程受阻中选择适合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