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和家长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和课内两方面入手.
  一、情感方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状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
  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二、课内方面
  在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
  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叛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的学生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的学生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的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在开始阶段,关健的一环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教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
  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可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即扫清文字、符号障碍,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即读句,逐句解释,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重难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再重点分析关键词,重点句子,归纳总结和写学习体会,教师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并注意与家长配合逐步培养.
  上课时间分配如下:①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自学提纲进行讨论小测,约20分钟,练习做完自检或他检相结合.②教师用10分钟左右答疑精讲.③用10分钟左右,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④用5分钟左右,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经验,调节学习行为.
  经过一般时间以后,上课安排大致如下:①先按照好、中、差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约10分钟.课前预习中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后练习和自己学做教具.②由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约15~20分钟,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③用10分钟左右做教师或学生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了解存在的问题.④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约5分钟,最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学生作业,要求学习小组长把学习小组好、中、差(3人)的作业批改好,填好反馈卡,教师抽部分作业了解存在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己写章节单元小结,整理知识结构.上课时,一些较容易例题及黑板上练习答案,可由学生上讲台讲解、订正,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开拓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在加剧,环境保护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环境意识的高低.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日本的地震、海啸、核泄漏,使我们感觉到加强环保意识尤为重要.下面举例说明环保意识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体现.  一、噪声污染  1.噪声的成因  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媒体网络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同时,数学课程的改革也如火如荼.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智力开发的钥匙.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此,我们要利用探究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物理实验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突破难点,学生便于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以及探索创新.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无疑是十分有效的.下面就这个课题谈点浅见.  一、利用探究实验,激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我们认为,职高数学应注重以下意识的培养.  一、阅读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阅读,可使学生弄清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框架,理解、掌握框架中的具体内容.为学习课程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师生互动储备了能量.  二、参与意识  参与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才会富有活力,也才能发挥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