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 ”是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如,“互联网 传统银行”成就了移动支付,“互联网 出租车”成就了滴滴打车。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 教育”与传统的“粉笔 黑板”教学手段正在发生着碰撞。
  一、“互联网 教育”与“粉笔 黑板”的碰撞
  1.传统教学中的“粉笔 黑板”
  “粉笔 黑板”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手段,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各种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对信息化教学持观望态度。不少数学教师认为,板书在黑板上形成的过程,是连续的推导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反映到学生的脑里,是老师在学生的脑里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板书的形成过程,老师会停下来询问学生,学生会回答问题,老师或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认真的板书,老师可以向学生传达治学的严谨,工作的热情,这些“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甚至会大于显性的课程内容。
  2.“互联网 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信息化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适应时代发展,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互联网 ”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1.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在传统教学中,课前一般通过布置课本预习内容,或者提前印刷“前置作业”给学生预习。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观察、课堂练习了解学情,课后通过布置书面作业,学生完成后上交批改了解教学效果。以UMU教学互动平台为例(如图),在教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课前在UMU平台通过发布课前任务,上传《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微课让学生预习,及时通过平台数据统计,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课堂上教师可以添加互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反馈。课后,教师在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教师及时进行互动反馈及评价。UMU教学互动平台可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在教学中能够及时监控了解学情、反馈教学效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课后。
  目前,信息化教学平台有很多,如雨课堂、课堂派、班级优化大师、微助教、UMU和“蓝墨云班课”等。教师选用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可以轻松地提高教学效率。
  2.使用便利的信息化教学工具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使用“粉笔 黑板”进行教授。如果用好信息化教学工具,就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软件是PowerPoint, 它的优点在于能有序地呈现图文、视频信息,但是并不能科学严谨地呈现数学知识,比如,学习立体几何、函数图像时,必须用专业的数学软件才能画出精确的图像。
  在学习《圆的标准方程》时,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交互探究式课件(如图),课件右侧操作端可以输入不同的圆心坐标和半径,显示端就能准确地画出圆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圆的变化过程,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图像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形象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呈现知识,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相关内容。
  除了专业研究用的数学软件MATLAB、Maple、Mathematica、MathCAD外,还有许多适合数学课堂教学用的软件,比如几何画板、动态几何画板、玲珑画板、超级画板Z Z 、3D数学教学平台、电子白板SmartBoard、Flash、超级计算器、小猿搜题等,这些软件的合理利用,都能很好地融入到信息化教学中。
  3.制作科学的信息化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是科学、严谨、简洁、规范的,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讲授内容,制作科学、严谨的信息化教学内容。
  在学习《直线方程》的时候,利用传统的“粉笔 黑板”辅助直尺、量角器教具,并不能非常准确的表示出直线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或者画出精确图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探究交互式课件(如图),通过测量倾斜角,得到对应的斜率,从而发现直线倾斜角a与斜率k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制作课件探究经过已知两点F、G的直线,如何求斜率。通过制作科学、精确的信息化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学习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
  在数学信息化教学内容制作过程中,要追求简洁、明了,信息化教学不是秀技术,如果呈现给学生的内容过于肤浅或信息量过大,甚至在教学中简单地给学生播放眼花缭乱的动画、视频等,这些容易吸引学生眼球,但并不一定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4.定位准确的信息化教学目标
  数学知识获得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信息化只是教学辅助手段,更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善于利用信息化辅助教学,要达成准确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清楚所用到的信息化手段或信息化内容,可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y=sin(x)图像》时,利用超级计算器可以快速做出y=sin(x)的图像。但软件做出的图像是经过计算机智能计算后最终呈现的结果,这只是学生感官上对y=sin(x)的图像有初步的了解,并不能认为学生就掌握了这种函數的作图方法,教师应该再按照y=sin(x)函数图像作图的步骤,按照“建系、列表、描点、连线”分步教授学生如何五点法作图,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互联网 ”时代对传统教学必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合理、科学的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推进实施“互联网 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打好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组合拳,才能真正提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冉冉,裴昌根,宋乃庆.互联网 数学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J].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3).
  [2]陈土生.互联网 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9(17).
其他文献
【摘要】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创建工作,信宜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现”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办学设施,全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信宜市水口镇中心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以生为本,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应用融合创新,扬奋进之笔,全力推进教育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它既继承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审题方法,从而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就小学生数学如何巧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审题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学;审题能力;审题习惯;方法  学生很多时候会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评讲的题目听的很懂,但在数学知识检测时,完成相似题目或者相同的题目又出现“无从下手,频频出错”的现象。
【摘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暴发,“停课不停学”,成为了这段特殊时期的口号。小学作为初等教育场所,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策略,利用线上技术软件来应对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很多学生来说,线上教学方式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兴趣,但随着一些新颖的信息技术软件层出不穷,为教师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中,笔者分析疫情期间小学三年级语文中运用信息软件进行线上教学的现状,从而探讨
【摘要】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手段丰富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形式,并促使学生建立浓厚的数学科学探究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信息化资源学习和应用中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和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完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助力知识水平提高;助力实践能力提高;助力道德素养提高,从而助力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助力;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教育从业者积极响应
一、教学设想  交友、求职、竞选、来到新环境……成长历程中,需要自我介绍的场合数不胜数,每个人都有为自己打广告的机会。一个富有灵魂的自我介绍能让人眼前一亮,如同一记响亮的敲门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忽视特定的读者对象以及缺乏必要的自我认知,学生的自我介绍千篇一律、表达杂乱、无亮点、无逻辑,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与实践。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应有较高的辨识度、有特质、有故事、
【摘要】写作是一项能体现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技能,它需要通过多个环节的长期训练形成一股向同一方向使劲的合力才能真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了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水平,本文对阶梯式的课外阅读、课外社会实践、习作思考框架、习作的语言风格和语句节奏等几个环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习作;方法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数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紧跟改革的步伐,以改革的纲要为指导,在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提升学生的互动意识。在新教学模式的发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转变以往的互动模式,要重视师生之間的双向互动,还有在互动的形式上面,使学生在精神、情感、语言的交流共同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师要为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在
深度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将学习者作为学习的核心主体,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来提升学习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处于主动状态,并非机械式的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当中强调,课程的开展需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认知水平以及丰富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倡导的是交流、体验、合作、实践以及参与式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借助深度学习能够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效果受到各科教师的歡迎。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以实现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目的。那我们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呢?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尝试运用心理剧来促进小学生情绪管理,从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四个层面进行考量,从而发现心理剧在这几个层面上的作用,希望借助心理剧这种方式让小学生们认识情绪并能管理情绪,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情商,也为探讨小学生情绪管理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心理剧;小学生;情绪管理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