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教子:驯牛计划严为重,自力更生终成材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cheung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群,1949年12月生人,姓牛属牛脾气也有点牛,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任现代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是国家一级演员,同时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和中国明星足球队队长,还曾经担任安徽省蒙城县副县长,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样一个头顶无数光环的牛群,是以怎样的方式教育自己儿子的呢?
  
  首战不利的望子成龙工程
  
  牛群36岁时才荣升为“准爸爸”,兴奋得不得了。爱人刘肃一怀孕,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望子成龙工程”。先是买了各种各样的胎教、音乐磁带,想让孩子在娘胎里就开始学习,坚决不输在起跑线上;紧接着,他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征名“工程”。当时他在中国广播艺术团展开了“‘牛群杯’征名大赛”,声称上至团长下至清洁工,不论是谁,只要给他未出世的宝贝起的名字被采用了,他就颁发奖金15元,要知道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30块钱。于是,尚未出生的孩子被冠以这样那样奇奇怪怪的名字,牛鼻子牛眼、牛角牛皮都算是轻描淡写,牛毛牛尾才叫搞笑。最后还是刘肃的父亲,牛群的老丈人力排众议,给孩子取名“牛童”,骑在牛背上的孩童,也就是骑在牛群这只牛的背上,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牛爸爸的胎教还真没白费力气,牛童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人的天资,不到两岁就能跟着电视和收音机哼唱不少歌曲,这让牛爸爸喜出望外,加大了望子成龙计划的力度。他给儿子制定了严格的声乐学习计划,但由于初为人父的牛群只有牛脾气,缺少有效的战略战术,一味地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简单教学模式,导致牛童从自主学习逐渐变成被迫学习,最后产生了倦怠心理,不管你当爹的如何收买要挟,就是不开口唱歌了。牛爸爸育子第一阶段的计划宣告结束。
  
  牛爸爸隆重推出“训牛”计划
  
  小牛童一出生,周围就围绕着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想不娇气都难。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牛爸爸断然拒绝了老人们提出的天天照顾孙子的要求,把不到3岁的牛童送进幼儿园全托。牛群心里虽然舍不得,但他明白要让儿子成长为小小男子汉,就必须大力实施自己的“驯牛”计划。
  牛群的“驯牛”计划包括几个方面:首先,要“混养”,而不能放任“单养”。他把妹妹家的孩子接到了自己家,让两个孩子一起成长。他还给两个孩子制订了详细而严格的生活制度和行为规范,实行严格的混养。
  其次,引进“竞争机制”。开始的时候,牛童还挺高兴,毕竟有了可以天天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可时间一长,他就明白了牛爸爸的“险恶用心”。原来,牛爸爸给他找的不仅仅是玩伴,更是一个成长的竞争对手。对于这一点,牛爸爸非常得意,他的指导方针就是:“培养竞争意识,从娃娃抓起。”为了让两个孩子“较劲”成长,他特意制作了两面小旗,妹妹的孩子属鼠,属于他的旗子就是“鼠旗”,牛童属牛,自然就拥有了一面“牛旗”。无论是生活小事还是做作业考试,牛群都让两个孩子比赛,谁赢了,金牌就是谁的,就升谁的旗,唱谁的歌,于是,牛童为了能够天天唱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不得不拼命和小哥哥比赛。牛爸爸的竞争机制还是颇有成效的,有一年,小哥儿俩在少儿计算机比赛中,双双夺得一等奖,一人抱回一台电脑。
  最后,争做铁孩子。在牛爸爸的眼里,孩子德智体美劳再好,身体不好啥都瞎掰。于是,针对两个孩子的节假日和寒暑假管理,牛爸爸实施了“铁孩子三项”计划,规定两个孩子每天都必须做三项运动,跑步1000米,跳绳500下,游泳两个小时。有了这三项运动标准,牛童想赖在家里看电视睡懒觉都不行,只好跟着爸爸和小哥哥一起去做“铁孩子”。除了身体上的锻炼,牛爸爸还教牛童下棋,锻炼他的智力。不过牛爸爸这个老师有点太残酷,从来不懂得礼让,总是在棋盘上一通冲杀,把儿子杀得落花流水,直哭鼻子。牛妈妈见儿子哭就心疼,来求牛爸爸让儿子一局。可牛爸爸一见儿子哭就乐,先夸儿子有出息,知道在乎输赢,然后声明自己就是要让儿子体验输的滋味,锻炼他的心理承受力。
  
  牛爸爸和牛儿子的“君子协定”
  
  在牛童成长的过程中,牛爸爸为他建立了详细的成长档案,认真地把儿子每天的起居、学习情况都一一记录在案,然后每周考评一次。而牛童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比如衣服、文具,包括零花钱,都根据这个档案的考评分数来确定。
  牛群小时候家教比较严,所以他一直深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有时候牛童闯了祸,火冒三丈的牛爸爸忍不住会对儿子“拳脚相加”,但这对于新时代的新少年牛童并不合适,小牛童甚至搬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来反抗父亲的“暴力”。终于,在牛童上小学四年级时,父子俩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后,达成了一份“君子协定”:父亲再不打儿子,儿子也决心自觉自律。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儿子现在并且以后都不依靠父亲的光环成长,儿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完全取决于自己。
  正是这个协定,成就了一个独立的牛童。牛童从小就非常要强,因为父子协定决定了他谁也不能依靠,只能够依靠自己,所以他从来不在同学面前提及自己的父亲,他不想违背父子协定,沾父亲一点光。有一个同学偶然知道了牛童的父亲是牛群后,引以为奇地四处宣扬,结果惹火了牛童,小牛童发了牛脾气,竟狠狠地揍了那孩子一顿。
  
  长大的儿子是父亲最好的朋友
  
  在牛爸爸的“驯牛”计划中,牛童一天天长大,他学会了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功。牛童中考前,牛爸爸对牛儿子说:“不管你考到哪儿,就算是普通中学,你也得上。我一点也不会帮助你。”最后,被牛爸爸置之死地的牛童考上了北京最好的中学。得到通知后,牛童趴到地上哭着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牛爸爸看着儿子,忍不住鼻子发酸,泪水盈满了眼眶。
  长大的儿子成了父亲最好的朋友,在牛爸爸去蒙城当副县长之前,牛爸爸的朋友们都来了,牛童作为一个小大人参加了这场成人之间的讨论。牛爸爸对儿子说: “你对爸爸这个决定发表点意见。”牛童斩钉截铁地说:“我爸是一个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干,什么都干得成的人。”听到儿子这样的回答,牛爸爸心中涌动着幸福和自豪。在离开北京去蒙城上任的前夜,牛爸爸和牛儿子谈了一晚的庄子,这次朋友式的对话让牛爸爸心里充满了新的力量。
  牛爸爸到蒙城上任之后,蒙城的县委书记来牛家做客,问牛童:“你爸来我们这儿工作,你对我们县委领导有什么要求吗?”牛儿子的回答居然是:“希望县委领导在各方面严格要求我爸。”一句话险些把书记乐得从沙发上掉下来,却让牛爸爸颇感欣慰。
  当然,牛爸爸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后来,牛爸爸辞去了副县长的职务,重新返回了舞台,对于这些,牛儿子虽然不能够全部理解,但是他始终支持着父亲。在牛儿子眼里,牛爸爸永远是最棒的爸爸,如同在牛爸爸眼里,牛儿子永远是最棒的儿子。
  经历了“驯牛”计划和君子协定之后,牛童越来越努力,在全国的数学、作文以及计算机操作竞赛中,都拿过一等奖。作为名人的儿子,牛童也接受过记者的采访,曾经有记者问牛童:“你将来想干什么?”牛童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当计算机专家。”记者接着问:“也像你爸爸一样有名吗?”牛童踌躇满志地说:“甚至比他还要有名!”
  如今,牛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多年的父子成兄弟”,父子俩成了人生路上一对相互支持的好朋友。而牛爸爸的“驯牛”计划暂告一段落,因为牛儿子已经成材了。
其他文献
张焕1917年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县下堡镇,18岁便投身革命。历任太原市文化局长,山西省文化局副局长,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1984年离休。1992年,山西省委
培养掌握一定英语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任务。本文着力探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分析了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被埋三天老师守护鼓励王普鲁钇山5月16日上午10时40分,11岁的映秀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张春梅被成功救出。自地震发生以来,一直守候在现场的老师唐永忠告诉记者,三天前他们
“桂花香都飘到屋里头了!”rn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桂花.更别说闻到了。中秋前几天,隐隐似乎闻见了桂花香,觉得时令差不多了,满心欢喜停下来仔细闻.又没有了。后来怅惘地想.可能是哪
  A study on the impact behavior of a metal matrix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randomly distributed spherical particles is conducted numerically.A representative
会议
  Age harden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AMC)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structures of aerospace industry.As a new
会议
1952年2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对新疆驻军的编制规划,新疆只留一个国防师,其余均整编为农业生产师和建筑工程师。当时,新疆部队有二军、六军、二十二兵团、五军(原新疆三区
“旅行的本质是最深沉的自我疗伤。潜意识里的匮乏缺失,灵魂中的隐痛,都可能寄托于一次类似自我放逐的旅行。”在那个年代出远门旅行,是需要胆识的。旅行,绝对是个另类,真实,
小时候,有一次和姥姥吃鸡,她把鸡脑袋弄开,给我看里边的秦桧。我记得能看到秦桧的头还有手被绑在身后的样子,还有副很丧气的脸,因为那脸上有横横竖竖的线,可苦了。我什么也不问,仔细
凌泉: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我总觉得与别人有很大的距离感。相处越久的人,这种距离感似乎越明显。跟人聊天有时也会觉得特别没意思。这种距离感让我很尴尬。另外,也许因为有距离的缘故,我对别人没有多大的信任,有人说我的防备心很重。我该怎么做?希望大家给我一些有意义、适用的建议。谢谢!  入微观察:这很正常,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每个人都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大多数人真正面对改变时,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