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总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料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你真聪明”、“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之类的話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知识”“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绝不允许学生出“格”,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
  我们在组织这样或那样的课程时,往往是用大量的问题启发儿童,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转,完成老师设想的既定计划,很少由儿童来发问,更不用说教师随着儿童思想随时改变计划,不断改变课程,生成新的课程了。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谁是课程的真正主人?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抉择。教师必须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必须把教学建立在观察和倾听儿童的基础。如何面对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呢?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调整心态
  作为教师,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受,一节课的亮点,使人难忘,值得回味的往往是学生生成了问题的那一瞬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生成的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现代的课堂,我们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不是坏事,而是好事。面对好事,我们当然要高兴,要欢迎。为什么有的老师面对生成的问题会紧张呢?因为怕解决不好,其实,这是老师自己的角色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仍旧有闻道在先,年龄居长的不平等师生关系的意识。还有就是怕打乱了既定的教学程序,这里有一个课堂教学观念的问题。
  (二)加以选择
  面对生成的问题,教师除了有良好的心态以外,还必须要发挥教育机智,我的体会是可以分两步走,先加以判断选择,再考虑如何处理。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选择,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转换成大家的问题,让大家共同来关注;对于个性的问题则可以个别处理。在一节课中,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对于那些有当场发挥价值的生成问题要拿出时间,重点处理。对于那些当堂发挥价值不高的生成则可以少花时间,个别处理,淡化处理。
  (三)正确对待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不回避也不能简单化,教师不要搞包办代替,要引导大家共同思考、解决。对于有些问题思考了、讨论了不一定要当堂解决,要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的意识。
  1.学生自发生成主题时的“顺”。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兴趣、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往往会三三两两地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发生成出许多不同的主题,而这些主题最能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在这种由学生自发生成主题的情况下,教师应首先讲求一个“顺”字,即顺应学生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时间、场地等等使学生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探索。并形成主题。
  2、师生共同产生主题时的“引”。
  学生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形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制约,因此学生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有的学生经常在一个主题即将诞生之时,由于受到干扰或别的原因,就放弃了研究而转向另外的活动,从而失去许多值得研究的主题。所以,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生成主题。
  3.教师生成主题时的“推”。
  在生成性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因而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同时,又因为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推”学生一把,即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
  4、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5、要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井下采区低压电网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般以一台动力变压器为一单独的供电单元,而且整个井下电网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网。随着煤炭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有条件的
为了探讨中药黄芪对犬的心血管效应,并为临床治病二尖瓣闭锁不全病(MR)提供科学依据,该实验首次研究了黄芪注射液对正常比格犬(n=7)和亚急性(造模后约50天)二尖瓣闭锁不全病(
学位
摘要:数学课堂上要有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引导学生开展操作交流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热点。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但如果一味追求动手操作,为操作而操作,使之流于形式,既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
该实验以MDBK细胞培养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CD毒株,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总RNA,并根据BVDV NADL参考株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W1与W2,进行反转录PCR(RT-P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
一、产生背景努力方向  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着许多弊端,德育工作很多都停留在理论上,人们常常较多关注其地位的轻重,而较少考虑到其操作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在德育方式上,往往过于重视我讲你听,我授你受的教育方式。在德育主体上,往往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作用,而忽略对家庭和社会乃至整个环境育人功能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的开发。做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前沿的班主任,我发现现今的多数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需求的无限满足
为了实现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SAs)多残留的快速检测,本研究研制了一种快速检测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本实验室制备的抗磺胺类药物母核
选用160只小鼠在同等条件下就马蔺子甲素(M)、叔丁基苯醌(M)、2-乙酰基-N,N-二氮杂萘二氧化物(M)和2-乙醇基-N,N-二氮杂萘二氧化物(M)对重离子(C)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