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中诗歌教学的作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体会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并指导学生在古诗词中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 教学 内涵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15-01
  一、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一)尊重生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精神。翻开文学这部大书,关于生命的话题随处可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独坐敬亭山”的孤寂和“渔舟唱晚”的恬静等,这些使古诗词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教授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个平时不被注意的现象重又拉进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的小处着眼,去体验生命的伟大与顽强。一颗小草都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当春风吹来,它便绽放生命的色彩。通过简单点拨,使学生理解诗词背后作者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当有大格局,宽厚、仁爱,要有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当前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古诗词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例如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的前两句写出了天门山水势不可挡的态势与气魄,读之有惊心动魄之感。通过讲解天门山雄奇壮阔的景色引导学生感悟诗词背后是作者比天地还辽阔的内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理解宽容的内涵。
  (三)责任意识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将责任意识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责任”是立足的根本,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责任感,无论他拥有多少知识,也都是失败的。古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听说失地被收复,便急于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忽传的捷报让诗人欣喜若狂,表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讲解时可以在诗中渗透爱的不同意义,并帮学生逐渐树立起他们应有的责任感。
  (四)锲而不舍
  “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分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会学生“坚持”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对小学生,引导其理解“坚持”二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他们的耐力和定力比较差。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在茂密的山林中无法辨认正确的路。正当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几处山间草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豁然开朗。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的豁然开朗,怎能不让诗人欣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一个具体内容时,如果碰到像诗中扑朔迷离,没有答案的情况时,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努力,就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古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千百年来,诗歌荡涤着国人的心灵。对小学生来说,通过讲解古诗,让他们初步感受美、欣赏美、并最终学会创造美,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古诗中的语言美
  古诗用最精练的语言承载了无比丰富的内容,诗人用词准确、精练、含蓄。古诗首先要吟诵,在吟诵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诗的语言美最突出的表现是音乐美。古诗最初是用来吟唱的,所以它的音乐性很强。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抑扬顿挫是古诗最鲜明的特点。在古诗教学中,疏通大意后,如让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的节奏及合辙押韵,学生就能通过诗歌的音乐美轻而易举地将其背诵出来。以宋代邵康节的《一去二三里》为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其中,第二句的“家”与第四句的“花”押韵,句间平仄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韵律美。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美后,才能进一步体会诗歌语言中的精确美和凝练美。
  (二)古诗中的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中国的古诗讲究“意境”。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中所描绘的动作来理解意境的动态美。例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两个孩童将撑船用的竹篙收起来,却撑开雨伞,想借用风的力量使船前进。充满童趣的一幕,用一系列的动作点化了全诗的意境。又如王维的《鸟鸣涧》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美的画面。作者以动写静,更衬托出静态之美,用鸟儿的鸣叫来衬托春日夜晚的寂静。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审美系统还不完善,对美的认识还局限于事物的外表,而古诗往往有一种感发的力量,所以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对比来引导学生,来领会诗歌中的意境美,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
  (三)古诗中的哲理美
  高尔泰曾说过:“诗只有用诗意的形式在感受中产生出来。诗意主要属于感情的范畴。在情感中,诗就是哲理,哲理就是诗,他们的表现就是诗作品。”古诗中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几千年来人类生存的哲理。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登高而望远,只有站在一定高度考虑问题,才能更深入,所以我们要不断前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说明从不同角度观察客观事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认识事物要从全局把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古诗中的哲理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引导小学生把握古诗中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哲理。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班主任总是在教育中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现代教育班主任应改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一定要敢于让学生去摸索,让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在长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化学这门学科虽然被归类于理科,但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繁多,而且知识点琐碎,并且穿插各种实验。所以要学好化学不仅要从根本上认识这一学科的学科特点,还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关键词]化学 学科特点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11-01  化学是一门极其特殊的学科
初次见到刘欢,并不算特别慈眉善目,偶有一些为人师长的严肃直到与他聊起音乐,才能感受到他的执着、专业、感性、充满激情接连担任两档电视节目的导师,刘欢“大家长”式的形象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课题以水稻种子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为基础,利用胚乳特异性调控元件、蛋白定向储存和密码子优化等综合技术,建立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种子生物反应器,利用该技术平台成功地表达了重
医院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在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所应用,但是要想促进医疗质量的深入提高,应当进一步加强医院的信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蕴含着学科交叉、生活、健康、德育、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验等认知特点。本文从其中的学科交叉、生活以及健康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这门学科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物理 赏识教育 学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一当前 ,我国教育战线正面临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从事和关心成人教育的人们都在思考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与时俱进 ,进一步深化成人教育改革 ,推进成人教育发展 ,如何进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个好途径.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要质疑、要发现问题.必须以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