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促使学生思维的关键,是保证学习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到数学兴趣中,就无法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现代教育认为:“游戏是儿童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为此,教师教学的时候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增加学生与游戏的接触机会,以此帮助学生在认识事物特性及用途的同时,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法 策略探究
  游戏教学法的基础理论依据是“快乐教育”,实质是将数学教学与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许多教师越来越关注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主要原因是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在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形成求知自我需要。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一、用游戏教学进行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新课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在新课导入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合理运用游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对小学生而言,二十以内的进位加减法是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基础与重点,为了使学生准确无误并将数学加减法问题答案脱口而出,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给学生讲清计算过程及方法。如学习“凑十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凑十游戏”进行导入,即让两个学生边伸出手边说:“你出2,我出8,8,2,2,8凑成10”;“你出4,我出6,6,4,4,6凑成10”……做完游戏以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将大的数分成几和几,又如何将几和几凑成10,再想着10和剩下的几个数加起来得十几。像这样,将小游戏引入课堂,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凑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游戏教学法中将难点分散并算理清楚,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使教学效果变得更突出。又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时,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引入这样的小游戏,先让学生随意说一个正整数,然后教师根据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对其进行快速又准确的判断。教师这样的表现一定会让学生感到惊奇,这时教师可以将谜底揭晓,在游戏教学法中导入新课。
  二、用游戏教学深化教学效果
  对小学生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在快乐中享受知识。相较于枯燥乏味的单纯知识讲授,小学生更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取新知,在喜悦中实现提升。让学生在游戏教学法创设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学习,更容易让学生调动“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性。这时,数学教学课堂便成了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最佳场所,同时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做好准备,为优化教学条件和方式等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学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套圈的游戏,即课堂上让学生玩套圈的时候数一共套中了几个、没有套中几个、加在一起是几个。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将10以内数的分与合记得清清楚楚,并让学生为今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数学素养提升。又如进行“质数和合数”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完新课前提下,开展一个名叫“报学号”的游戏,具体游戏规则为:每个学生要先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教师报学号的时候,被点到学号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接着,教师让学号是质数的学生走出教室,再让学号是合数的学生走出教室,在走出教室的过程中,学生大声喊出自己的学号,以方便其他学生判断他们是否走错。为了不使自己出错,每个学生都认真地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深化了数学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质数和合数这一新的知识点。
  三、用游戏教学构建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巨大保障,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游戏教学法,以此促进师生关系构建,进而推动教学发展,并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要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及时改变自己在传统教学中主宰者的角色,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数学题目:下面有老师设计的题目,每道题的得数都会涉及一个纪念日,想知道准确结果的学生要仔细运算。如2.3 3.2=5.4,即“五四青年节”;4.1 2=6.1,即“六一儿童节”等,学生每做出一道题,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解答出答案之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算出的纪念日,讲一个与之相关的小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还能让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学生变得更亲近教师。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游戏教学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元素,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学教学课堂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要努力引入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取知识、实现进步。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有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课堂的发展,教师要积极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和特点,并不断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春梅.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程祖刚.“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
  [3]潘美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培智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如果缺乏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后很难适应社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为了让培智儿童以后适应社会,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创新教学,以提高培智儿童的数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特校教育 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 适应能力  培智儿童知觉缓慢,反应能力弱,思维感知主动性更差,思维能力更差。而数学又是思维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对于培智儿童来说,学好数学更不是容易的事情,特校
摘 要: 要注重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尝试从问题情境生活化、注重课堂预设生成和训练学生提问技巧三个方面创设小学生数学课堂问题情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非常注重数学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正因为如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针对问题情景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书包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实践电子书包的应用可以给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本文从电子书包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总结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应用成效。  关键词: 电子书包 小学数学 应用模式  在科学技术日渐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这是信息技术进步为当代教育提供的便利条件,对提
摘 要: 本文通过“自主学习单”的设计案例,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数学原理的形成及数学建模过程,将课堂由“师本教育”转化为“生本教育”。  关键词: 自主学习单 数学学习 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复习—导入—新授—巩固—作业,学生基本是上课听老师讲概念,
研究目的:  通过对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低视力和视觉康复中心门诊的低视力患者调查研究,分析该人群特征及其助视器的使用、满意程度等,寻找影响低视力门诊患者助
近年来,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相关性已得到诸多研究的证实,积极地控制血压可以减轻认知功能下降,推荐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已经达成专家共识[1]。研究显示,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