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远辉:在大山里,在台风下,在职业的梦想中吟唱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远辉,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赤光中学语文老师、科研处副主任,导读语文倡导者,广东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普通高考优秀评卷员、广东省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龙川县享受政府津贴县管优秀科技人才。
  把诗带进课堂,把课上成了诗
  现在,袁远辉老师仍然记得,当儿时坚持的梦想——当一名老师实现时的喜悦。梦想成真的第一节课,恰逢台风及之后带来的一场大雨,从还是瓦房的教师宿舍,走向通往课室的泥泞校道,他的身体就像轻盈的蝴蝶,欲飞出雨伞的庇护,在那雨雾中尽情翻飞;“飞”进课室,望着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他的心又快乐得像一朵茉莉花,绽放,绽放。
  学生喜欢上袁老师的语文课。袁老师能明显地感受到那灼热的崇拜。他享受这种崇拜。为了这种崇拜,他近乎疯狂地为每一节课的设计冥思苦想、日思夜想。为了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朗读配一首恰当的乐曲,他几乎听遍了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古典名家乐曲;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他和学生一起现场写“下水”作文;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兴趣,在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只有录音机的情况下,他花了一个月工资的近四分之一(那时工资一个月才五百多元)购买《红楼梦》全套VCD,然后把《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情节的内容转录到录音带上播放给学生听。
  对古诗文发生兴趣且最终让袁远辉沉迷其中的是第一次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在与学生一起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和古诗词的意象、意境、风格的复习备考中,他意识到自己对古诗文的了解太肤浅。对于平时试卷里出现的古诗文里的有些句子,他发现自己若脱离参考答案及其材料竟然无法明确翻译和理解。于是,他或借或购买了各类完整版古典书籍及其评论鉴赏,开始是带着工作任务硬着头皮去读的,逐渐却越读越有味。
  袁远辉的习惯是晚上看古文,梦中叱咤风云,风流快意;学生早读课时他读诗词,白天诗情画意,轻舞飞扬。两本厚厚的《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就是在一个学年的早上看完的,接下来读《诗经》,赏《楚辞》,品《汉赋》。这些年在课堂上他再和学生讲解起古诗文来,势如破竹,一泻千里。对以前视为真理的教参他也可看出其狭促,可引领学生开拓;对以前其毕恭毕敬的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他也可发现其疏漏,可启发学生完善。由此,课堂境界大开,职业趣味横溢。
  带着一种“强迫正确症”的独创课堂
  袁远辉老师无法容忍自己在课堂上念错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虽然有些多音字的读音连央视主持人也常读错。他搜集整理了各类容易读错的字音,然后一遍一遍地念,利用各种办法和技巧来加强记忆,有些记忆办法是他的独创,如“贫瘠”的“瘠”和“脊梁”的“脊”,常用的多音字区分记忆方法都用不上了,而死记硬背更是不管用,后来他把“脊梁”的“脊”的第三声调的弯曲状联想对应有些老人脊梁的伛偻状,这样才算彻底记住了。后来他把这种不是很讲道理的方法告诉了学生,课堂上一片活跃。平时和学生一起参加模拟考试,哪怕做错一道选择题——虽然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道他做错了那道题,他也会懊恼自责几天。除了要彻底弄清楚那道题的解法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查阅各种资料,了解与这道题有关的各种知识,直至完全掌握那些知识,这样才能从那种懊恼自责中慢慢解脱出来。
  课题研究路道阻且长
  近两年,袁远辉老师的职业和人生又因主持省级课题“基于培养中学生阅读习惯爱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而得以飞跃、蜕变。
  袁远辉曾四处寻找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当在路上看到一群學生边走路边盯着手机屏幕时,突然就产生了灵感:为何不利用学生这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呢?当天晚上他就花了一个通宵设计出了实施方案,第二天与学生建立了微博群和微信群,通过这两个群,他按照方案或发送文章让学生直接阅读,或提供新书资讯供学生参考购买,或上传阅读指导微课供学生学习,或结合有关文章或书籍的阅读发起讨论和分享活动……
  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的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但一些教师认为学生是否阅读整本名著与教师关系不大;一些教师也尝试着引导学生阅读整本名著,但那种先简介著作的作者和大概内容然后对所节选的课文从词句到段落、从主题思想到写作特色进行全面透彻分析的陈旧导读模式,显然很难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袁远辉认为,引导学生阅读整本名著,作为教师他责无旁贷;他坚信,只要找到正确的导读方法,任何书都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地阅读下去!为了导读《红楼梦》,他夜以继日地把《红楼梦》读了四遍:第一遍阅读——梳理了全书的大体情节和人物关系;第二遍阅读——联系脂砚斋、周汝昌、刘心武等人的评论大概把握了书中的隐语内涵;第三遍阅读——理清了书中各章节以及章节之间的脉络线索;第四遍阅读——设计了15个全书导读的课件。通过四遍阅读,对《红楼梦》中的每一个场景他似乎都可以身临其境,每个人物似乎都能呼之欲出,每一个词似乎都有了温情,这样,再来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就可以长袖善舞、纵横捭阖、无往而不利了。对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瞻对》等著作的导读大抵也是如此。而为了导读《古文观止》《史记》这样的古文著作,他几乎把书里面的每一个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都“打磨得锃亮”,然后再把古人深邃的智慧和现代人的思想融会贯通起来引导学生阅读,最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只要能够潜下心来去广泛深入阅读古文并勇于探索其中的阅读规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阅读单篇文言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欲罢不能地去阅读整本古文著作。
  愿景简单且美
  袁远辉的付出,也获得了丰富的回报。记者了解到,十几年来,他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指导教师;他是龙川县乡镇单位唯一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的县管优秀科技人才,也是该县乡镇学校唯一被评为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教师。此外,他的教研成果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共9项,论文发表10多篇;他主持的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培养中学生阅读习惯爱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市山村学校迄今唯一一个省级课题,该课题已取得了8项省级、国家级研究成果。
  对于这一系列的成果,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认可,袁远辉说自己感到很高兴,但也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作为语文老师,(自己的愿望)就是让学生除了在自己的课堂上获得收益外,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阅读好作品的兴趣。”
其他文献
在慕志伟这儿,一向没有能够难倒他的事情。刚到学校时,最初是教语文,后面缺数学老师,让慕志伟上,慕志伟又开始兼任教数学。再后来,英语、体育,哪个学科缺人,慕志伟就往哪儿钉。  谈及教育,慕志伟的语言极为朴实,他说,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服务者,为学生、老师们做好每一项工作。在他眼里,能够被学生、老师认可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阅读推广,展未来  就任校长以后,慕志伟对阅读有了迫切的渴望,“我以前不爱读
我赢了考场上的“对决”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直到我遇到了一件事之后,才彻底理解。  第一次带班时,学校举行月考,作为监考老师的我,分到了一个纪律最差的考场。还记得第二节考英语,开始半个小时后,学生们会做的题基本已经答完,便有学生开始东张西望。有的趴在桌上摆弄纸笔,有的就近小声说话,还有的设法打小抄、传纸条。见此情形
3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丧失正常行走能力;18岁时,灾难再次降临,亲人去世让他几乎陷入了人生最大的难关。然而,凭着不屈的斗志,他在6年时间里靠自学完成了大专与本科的学习;23岁,他进行了5次腿部手术,甩掉了拐杖;39岁,他放弃优渥的城市生活,毅然决然地进入山村当上了支教教师,成为人们口中“点亮山区的希望之灯”。他就是三次“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全国交通“年度感动人物”、“全国最美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教育部特训“规范汉字书写”指导教师,中国书法兰亭小学专职教师。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市、区级书法展,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展,全国第四届西部书法展,重庆市第八届书法展,重庆市第二、三、四教师书法展。教学获重庆市“书法卓越课堂”竞赛一等奖。  艺术风格:隶书追溯秦汉古风,古雅;行草书以宋朝尚意书风,深入领会宋四家书法艺术的情趣,着力展现书法的意态之美,通过自身作品以复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除了工作、学习,还需要一个爱好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我的爱好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享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一美誉的盆景。  说起我的爱好,还源于我家先生的熏陶,先生一直喜欢盆景,十年前他就创建了自己的盆景园,看他那么辛苦,我就帮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拔草、浇水、施肥,活脱脱一个“园林护工”……先生每创造一个盆景作品,
在“研学旅行”开始之前,咱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足功课。首先,学生必须检索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储备的状况,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难以很快进入“研学旅行”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学中关注关键事件,可以将“研学旅行”活动做得很精彩、有艺术感并能够增加学生的新观念;三是教师的“临场智慧”,教师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能够让学生总是处在“旅行”“研学”的热爱和分享狀态,内在的学习动机得到了充分激发。
你见过五颜六色的金吗?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高科技的成分?实际上,彩金中含有高科技的纳米技术,因此价格比普通黄金要贵不少。张育新教授在博士期间就做出过五颜六色、甚至黑色的金。现在,他一边带领团队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一边开展“学术素养”相关课程,在业余时间,还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科普讲座,带领中小学生在实验室搞研究,被授予了“最美科普志愿者”荣誉称号。  科研、教研、教学、科普……张育新在忙碌中体会一份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学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崇森满脸泛着红光,那双纯真的眼睛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刚任教这个班语文没多久。有个星期一早上,小组长跑过来告诉我说,“崇森同学第一课的那三个自然段还是不会背,都一个星期多了,好几次问他,他总是找借口推来推去……”  我听后把崇森单独叫到办公室,问他能不能背,他慢腾腾地张开了嘴,愁眉苦脸地背了两三句便卡住了,然后低着头,怯怯地说:“老师……我……我不
秋去冬来,寒风瑟瑟,又到了“要不要穿秋裤”的纠结时刻。很多妈妈都会说“不穿秋裤,老了会得老寒腿”,是真的吗?  对此,烟台业达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郑彦平表示,医学上,“老寒腿”的学名叫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虽然多见于老年人,也常因受寒而加重疼痛,但是,“老寒腿”还真不是冻出來的病,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生活中我们穿暖些或者热疗,腿确实会舒服很多,这不就说明是冻出来的?其实是
近日,安徽纪检监察网通报了安徽省六安市某中学教师张某论文造假的事件。据悉,该教师发表的61篇论文中,有48篇发表杂志是假杂志。由此认定该教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按有关规定,给予该教师行政警告处分,追缴发表论文所得1.3万元奖金,5年不得再申报正高级职称。  恰好认识该校的一名老师,也有意打听这件事情。据这位老师介绍,张某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先后获得六安市优秀教师称号,主持过省级重点课题,入选安徽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