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这门学科是高等教育中的必修课,而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此重要的环节却没有得到学校与广大师生的关注,因此在物理实验这种教学方法中存在着不少教学漏洞。我们希望通过找出问题所在并讨论出解决方法来提高学校与师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度,以此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漏洞;重视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是在人类的一步一步实践中起源和发展的,它离不开人们的理论钻研,更离不开人们的动手实验。人们通过物理实验认识了许多不能理解的现象,摒除了许多针对不同现象的愚昧想法,它使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然而随着现代教育形式的改革,和人们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与试卷分数提高的过分追求,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不如人意,实验教学也变成了敷衍教育大纲的工具。
一.存在问题
目前,实验教学在学校和教师中已得到认可,但是实验教学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学校和老师对实验教学的力度还有待加强。通过一些实验数据和调查结果,我们统计出以下几点主干问题:
1.紧抓高分和理论知识,忽视实验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现状通常是重理论轻实验,虽然在教育大纲里已经提出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着重抓实验,但是由于学生实验能力并未列入高考分数考察与成绩排名中,各高校还是没有努力去把学生实验的重要性提上去。而更多的是用简单的实验流程模式来敷衍教育大纲,敷衍学生,而学生又没有针对此问题的意识,于是他们也敷衍学校和老师。在实验中老师只是简单讲解实验方法,对于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实验的严谨性并不过多关注,学生也只是想把时间更多地放在笔试上,提高考试成绩,于是实验过程中的草率完成、数据造假、互相照抄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在老师索然无味、平淡无奇的讲解下,原本是激发学生创造欲与求知欲的物理实验已全然无味。
2.多媒体实验“登位”,动手实验“下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绝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技术教育设备,这使得一些不能用言语说清楚的事物变化过程和演示过程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显现出来,易于学生理解,提高了课堂效果,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它和动手实验是有本质区别的,学生在其中得到的仍是抽象化记忆,仍无法根深蒂固到大脑中,对于这种高科技的“纸上谈兵”,它没有解决学生实验能力,因此并无法代替动手实验。
3.没有有效的评定体系
虽然物理教学中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评定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的天平严重倾斜向理论知识。试验操作评价理论与实践缺乏全面的深入整合,难以找到可行的评定标准。教育体系中只有针对于理论知识的完美考核,却没有对实验能力的有效评定,这不仅是学校与老师的问题,也是我国的教育一大漏洞。
二.针对高中物理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案
新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自觉更新教育观念。而教育改革也很重要,他们是学校和教师对于教学方式改革的“领导者”。第一,让物理实验贯穿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来体验可观的物理世界。第二,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团队合作机会和互相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在实验中创新。第三,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物理实验的严谨性,全面渗透物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独立思考,主动实验。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结合以上几点,我们详细的做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让学生成为物理实验的主导者
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书上有什么实验,学生就照着书上的步骤做什么实验,我们提议的新的实验模式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充分讨论——总结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根据物理背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并充分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物理实验的奥秘,激发对实验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多加以引导,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此时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也不是直接为学生铺好路等着学生按部就班的的完成实验的示范者。而是让学生成为物理实验的真正主导者。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渴求性和创新性
光让学生独立实验是不全面的,要在激发他们的兴趣上同时进行,只有学生自己对实验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想主动去做,认真去做,不草率行事,敷衍了事。在思考问题上,充分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与问题,老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多做引导。进行大量的思维变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也可以分组实验,让学生内部自由讨论,交换思想,充分获得变换式思维。在实验中老师应引导大家实验的严谨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多媒体的适当运用
虽然多媒体的立体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记忆模式,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它不能代替学生动手实验。多媒体的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流程的印象,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价值,而不是完全依靠它。可以在实验前做一个演示PPT,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自己做实验打一个基础,或者对于学校内部无法完成的物理实验,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可以灵活地呈现运动状态、变化过程和场景,使学生对物体的情形看得更清晰。因此,多媒体的灵活运用是实验教学中的关键。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考核
以往的教学考试只针对理论知识,即使出现了对实验的考核,也只是在试卷上略略带过,根本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经过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如果将考试成绩中加入实验的成绩,学生对实验会更加认真。比如我们增加对学生从做实验到写报告这一过程的评定,对学生做实验的严谨性、标准度性进行考核,并录入学生成绩中,或者给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撰写报告并分析结果,老师根据这一过程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并在笔试中加大实验题的考核,全面提高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让物理实验课成功的融入到学生真实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步跨越鸿沟,但是也不能停滞不前。即使遇到困难与阻碍,我们也要坚持教育改革,肯定并注重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解决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填补传统实验教学的漏洞。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与改进,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对科学世界的向往。我们相信这也是学校和广大师生共同的向往。
参考文献:
[1]王康.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1.01
[2]姚瑞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
[3]任建伟.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浅议[J].群文天地,2012.24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漏洞;重视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是在人类的一步一步实践中起源和发展的,它离不开人们的理论钻研,更离不开人们的动手实验。人们通过物理实验认识了许多不能理解的现象,摒除了许多针对不同现象的愚昧想法,它使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然而随着现代教育形式的改革,和人们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与试卷分数提高的过分追求,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不如人意,实验教学也变成了敷衍教育大纲的工具。
一.存在问题
目前,实验教学在学校和教师中已得到认可,但是实验教学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学校和老师对实验教学的力度还有待加强。通过一些实验数据和调查结果,我们统计出以下几点主干问题:
1.紧抓高分和理论知识,忽视实验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现状通常是重理论轻实验,虽然在教育大纲里已经提出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着重抓实验,但是由于学生实验能力并未列入高考分数考察与成绩排名中,各高校还是没有努力去把学生实验的重要性提上去。而更多的是用简单的实验流程模式来敷衍教育大纲,敷衍学生,而学生又没有针对此问题的意识,于是他们也敷衍学校和老师。在实验中老师只是简单讲解实验方法,对于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实验的严谨性并不过多关注,学生也只是想把时间更多地放在笔试上,提高考试成绩,于是实验过程中的草率完成、数据造假、互相照抄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在老师索然无味、平淡无奇的讲解下,原本是激发学生创造欲与求知欲的物理实验已全然无味。
2.多媒体实验“登位”,动手实验“下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绝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技术教育设备,这使得一些不能用言语说清楚的事物变化过程和演示过程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显现出来,易于学生理解,提高了课堂效果,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它和动手实验是有本质区别的,学生在其中得到的仍是抽象化记忆,仍无法根深蒂固到大脑中,对于这种高科技的“纸上谈兵”,它没有解决学生实验能力,因此并无法代替动手实验。
3.没有有效的评定体系
虽然物理教学中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评定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的天平严重倾斜向理论知识。试验操作评价理论与实践缺乏全面的深入整合,难以找到可行的评定标准。教育体系中只有针对于理论知识的完美考核,却没有对实验能力的有效评定,这不仅是学校与老师的问题,也是我国的教育一大漏洞。
二.针对高中物理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案
新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自觉更新教育观念。而教育改革也很重要,他们是学校和教师对于教学方式改革的“领导者”。第一,让物理实验贯穿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来体验可观的物理世界。第二,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团队合作机会和互相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在实验中创新。第三,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物理实验的严谨性,全面渗透物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独立思考,主动实验。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结合以上几点,我们详细的做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让学生成为物理实验的主导者
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书上有什么实验,学生就照着书上的步骤做什么实验,我们提议的新的实验模式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充分讨论——总结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根据物理背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并充分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物理实验的奥秘,激发对实验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多加以引导,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此时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也不是直接为学生铺好路等着学生按部就班的的完成实验的示范者。而是让学生成为物理实验的真正主导者。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渴求性和创新性
光让学生独立实验是不全面的,要在激发他们的兴趣上同时进行,只有学生自己对实验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想主动去做,认真去做,不草率行事,敷衍了事。在思考问题上,充分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与问题,老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多做引导。进行大量的思维变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也可以分组实验,让学生内部自由讨论,交换思想,充分获得变换式思维。在实验中老师应引导大家实验的严谨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多媒体的适当运用
虽然多媒体的立体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记忆模式,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它不能代替学生动手实验。多媒体的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流程的印象,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价值,而不是完全依靠它。可以在实验前做一个演示PPT,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自己做实验打一个基础,或者对于学校内部无法完成的物理实验,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可以灵活地呈现运动状态、变化过程和场景,使学生对物体的情形看得更清晰。因此,多媒体的灵活运用是实验教学中的关键。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考核
以往的教学考试只针对理论知识,即使出现了对实验的考核,也只是在试卷上略略带过,根本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经过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如果将考试成绩中加入实验的成绩,学生对实验会更加认真。比如我们增加对学生从做实验到写报告这一过程的评定,对学生做实验的严谨性、标准度性进行考核,并录入学生成绩中,或者给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撰写报告并分析结果,老师根据这一过程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并在笔试中加大实验题的考核,全面提高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让物理实验课成功的融入到学生真实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步跨越鸿沟,但是也不能停滞不前。即使遇到困难与阻碍,我们也要坚持教育改革,肯定并注重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解决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填补传统实验教学的漏洞。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与改进,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对科学世界的向往。我们相信这也是学校和广大师生共同的向往。
参考文献:
[1]王康.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1.01
[2]姚瑞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
[3]任建伟.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浅议[J].群文天地,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