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数学课堂应用型教学新途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应用数学的迅速发展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育者应摆脱机械传授知识的方式,注重对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为今后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奠定基础.因此,数学教育者应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用型教学的新途径.通过应用型教学新途径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够彻底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地进行教学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新时期具有创造力的优秀的接班人.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仍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满堂灌”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传统有关,这种传统使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数学概念、性质、方法以及运算的讲解,重视课本理论的单向灌输,很少讲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笔者通过考察发现,当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模式:教师先讲述某一概念的定义和性质,再讲述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最后安排学生做课后或是参考书中的练习.这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抽象和逻辑推理等能力,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把数学学习当做是应付考试的工具.因此,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探索,对现代的教学具有根本性的革命意义.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味,是我们教学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也是数学教学必须进行努力的研究方向.
  二、贯彻数学课堂应用型教学新途径的必要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伯驹曾指出: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不是吸引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而是越学越害怕,感觉数学很难.这种现象的形成与上述笔者提到的僵化枯燥数学教学方式有关.
  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乐趣,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教育者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过程、轻参与”的倾向,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用武之地,刺激他们更好地学习.
  三、数学课堂应用型教学新途径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应用型教学的方式来增加教学的乐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数学模型、运用PPT、小组讨论等.甚至还可以直接地使用一些应用案例来主导教学.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还应尝试应用型教学的新途径,这些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数学概念如导数、极限等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因此,教育者在讲述数学概念之前,可以先创设一个日常生活中与概念相关的情境来引出问题.如讲导数的概念之前,教育者可以创设与导数问题相关的情境,如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公司的边际效应问题等,将导数的概念具体化.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选取与时事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他们才有信心克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而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他们的兴趣将得到强化,最终内化为学习的动力.此外,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采用案例辅助教学
  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在授课结束后,设置几个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案例可以是课本或教材中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性强的问题,也可以直接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教师在讲到不等式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营销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利润来讲解;在讲到数列时,可以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银行的存款和贷款问题来讲解.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注意选取难度适中、应用性强的例子,案例中不但要包含讲授的知识点,还要有一定的深度,便于学生对于案例进行深入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涉及几个案例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难度.
  案例辅助教学的方法让数学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增加数学教学乐趣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尝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机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育者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逐渐改变这一教学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上述创设问题情境和案例辅助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加由学生主导的教学环节,如让学生来讲解数学知识和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设计一个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数学题目等.这种学生主导的教学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4.安排学生实践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对“书本中心”的“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传统进行批判,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杜威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学习知识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者有很大的启发,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通过“做”,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所以,教育者要重视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模型和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如在《几何》的教学中,有几章内容是关于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等几何图形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觉得最合理的材料制作这些几何图形,然后向老师和同学展示.由于世界许多著名的建筑中都蕴含着几何图形,因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建筑的照片并在课堂中展示,体会建筑艺术中数学的奥秘.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我国当前数学课堂的教育模式仍停留在“满堂灌”的阶段,教育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数学教育者应积极探索应用型教学的新途径.本文提出了四种数学课堂应用型教学的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案例辅助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安排学生实践.这些应用型教学途径可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并随读者需求不断调整,但是读者的需求在一定情况下是有局限性的.图书馆应当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从政治、文艺等方面给予人文的关怀,并
论述了SchneiderPLC在黄河涵闸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对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解决了具有InterBus标准总线接口的绝对型编码器在系统中的连接问题,实现了闸门开启高度的自动测量与控制,为水量合理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普遍沉闷,教学效率普遍较低。在英语教学中,引用脚本剧,让学生自己担任编剧、导演和演员,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中职英语课堂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一、 编剧:现学活用搭框架  所谓编剧,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完成节目的整体设计,既可以原创故事,也可对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脚本剧,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
介绍了基于IP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建立在贡智软交换信息平台之上,可通过宽带Internet网络实现全球任意位置的监控.整个系统由前端采集传输CC VU、远程监控CC Monitor、
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其生理、心理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也正处于人格健全和完善的黄金时期,家庭、社会、学校、朋友外在因素对其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其中,教师对青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培养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阅读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观
对山东林泽兰(Eupatoriumlindleyanum DC.)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为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8m+8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0=2L+10M2+8M1,核型
对混沌控制的不同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OGY方法以及连续反馈控制方法的思想、原理和特点,对系统变量的脉冲反馈法、自适应控制法、神经网络法等也作了介绍.最后指出混沌
分步计数原理又称为乘法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很多学生在学习排列组合时感到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这一原理理解不深,不能灵活应用.只要学生能吃透这一原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