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觅情缘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学的是语言类专业,女生多男生少是常态,我们班更是令人绝望,只有个男生,大二时又因为他不喜欢这个专业,索性退学出了国。就这样,我在“女儿国”的班级里度过了大学时光,整日埋头学习,感情也就片空白。
  畢业后的几年里,很多同学回到家乡,有的出国深造,留在北京的同学很少。工作之余,我个人孤单徘徊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看到 对对小情侣拉着手散步,内心变得空荡荡,孤单如影随形。我突然想起爸妈的那句话该找个对象了,不然很可能孤独终老。
  我静下心翻了翻自己的QQ群,同学群里几乎都是女生,朋友群里也变成了已婚人士,同事都是中老年人,一圈算下来,根本没有可发展的对象。再加上整天都是单位和家条线活动,让我常常觉得找对象就像找外星人,实在太难了。随着年龄的增大,1990年出生的我,也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剩女”。逢年过节回家,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我的情感生活,常挂在嘴边的句话就是“有没有对象?”甚至怕我嫁不出去,一向不主张相亲找爱情的妈妈,也加入了为女儿相亲的队伍。
  去年国庆节回老家,妈妈给我安排了好几场相亲,带着寻求“白马王子”的目的,我参加了。但是每次感觉都像在推销自己,无非是车子、房子和家产,这祥的柜亲模式我实在太不喜欢了。
  天,我在网上闲逛,看见某高校论坛有个征婚交友的板块叫“缘分鹊桥”。版主为了方便大家交流认识,建了个QQ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发送了好友请求。进群后,我按照规定做了自我介绍。每天,群里都有人发出征友帖子,包括个人具体信息和择偶要求,有意者可以私下小窗联系。这种网络相亲方式,把同城有需求的年轻人集中在起,彼此建立联系很容易,比传统相亲模式便捷简单许多。但我心里仍有顾虑,毕竟网络世界是虚拟的,鱼龙混杂,如果遇到了骗子,那可就亏大了。所以进群之后,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按兵不动”。
  有一次,我和群里一位也是1990年出生的姑娘聊天。她说自己也曾为找对象相过很多次亲,但是都因为找不到志趣相投的人而结束,没有办法才决定试试网络相亲。一开始,她也很谨慎,不敢发帖。但是通过长期观察,她发现群里的男生都是通过认证才能进来的,所以安全上有保证。于是自己也发了征友帖子,并先后与十多个男生聊过,见过面的有五个,但都不太合适。听她这么说,我立马觉得网络相亲太不靠谱了,但是姑娘却又说,就在她心灰意冷想要放弃的时候,群里有个男生发了征友帖,她发现两人有共同爱好,成长背景也相似,便加了对方。经过殷时间磨合相处后,她竟然“脱单”了。
  听着她的故事,又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发的情侣照,我心里莫名地产生了 股动力。回北京上班后,我从群里加了三个兴趣爱好相同的人的微信,有两个聊天就开始对我刨根问底,我觉得目的性太强,便不大搭理,后来便不了了之了。只有一个,叫赵嘉伟,和我一样都是90后。第一次聊天,他就说“被逼着相亲我也很无奈。”我明白这是同病相怜啊,倒是挺聊得来。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因为志趣相投,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都没断过联系,不知不觉竟然成了知心网友。前阵子他说,今年国庆节准备回老家,我们俩要不要见面?我想了想,答应了。也许,我也是时候带个人回去见见爸妈了。
其他文献
杨康健奶奶说起杨康健来,一口老南京话“哎呀,他是老实伢子(孩子)!”  1995年出生的杨康健从小就听奶奶这么说,当着人面,当着他的面,听多了,他也自认为是个老实人。  大学里他没有谈恋爱,碰到过喜欢的人,可是直没有勇气表白。就此,暗恋成为心头上永恒的白月光。大学毕业后,学经济专业的他经大伯帮忙安排进了银行工作。小伙子一表人才,又在银行工作,在他父母的眼里,立即成为婚恋市场中的“香饽饽”,为他找个
朋友们大约想不到,石楠会走进婚恋中心给自己找对象。  石楠1992年生,南通人,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南京工作。虽说南通距离南京并不远,可毕竟算是一个人在南京打拼了。石楠想得很清楚,她要找个南京本地的男友,因为这样就很容易地解决掉了房子的问题。南京的房价很高,作为一个普通的外地青年,想要买到好地段的房子是很艰难的,但是对于南京本地人,他们住着父母留下来的房子(有时候还不止套),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不
近年来,国内二次元文化逐渐兴起,电影和动漫的衍生品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曾经被称作“做玩具不务正业”的手办原型师,也成了风光无限的热门职业。手办也称人形或figure,在国内主要指以二次元角色为原型而制作的人物模型类动漫周边。无数的手办都是根据原型师制作的原创模板而生产出来的。  熟悉动漫或者了解手办的人,多少都对那个被称作“手办大神”的人有所耳闻。他叫Kiking,中国第一个萌系圈职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