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探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作都是敬而远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写、无法写。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积极的去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找准机会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把形势扭转过来,让被动改为主动,促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帮助到整体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写作习惯;方法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现实中,很多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写作教学上,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学生仍然谈 “文”色变,惧怕、厌恶写作文,写出的文章枯燥乏味,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面对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入手,对写作教学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方面所采取的态度都是消极的,他们通常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才进行写作,很少是主动进行写作的。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从事哪一方面的活动,兴趣始终是促使人们完成该活动的重要驱动力。如果学生是在被迫的情况下从事写作活动,则所写出的文章很难是一篇优秀作品。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在拟题方面尽量不要限制题目,要鼓励学生自行拟定,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生活观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启迪思维、认识事物、增长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对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的源泉,要写作首先必须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进行观察、调查,然后进行思考,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取得写作材料。但是,由于学生受到知识面、空间、精力、兴趣等方面的限制,就不会或是很少去留心观察、发现,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写作题材不记在心上,到写作的时候就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时时提醒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点滴事物。比如说让学生注意国家时事、国事的发展,注意每天在自己周围发生的事,同时注意自己每天的思想变化等。然后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感受道德都用心去思考、去记忆,把它们整理好放在大脑里,写作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它们拿出来加以修饰,就能很好的完成了写作。这种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今后走出社会时事先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到时就不会感到手足无措,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更多的写作题材,让写作有一个丰富的源头,从而加固了写作的基础。
  写作源于生活,一篇文章脱离了生活实际,那这篇文章就是无源之水,没有生命的灵气。在现实情况中,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缺少灵魂,对作文一味地进行虚构,导致作文“假”、“大”、“空”,这类的作文写得越多,学生就越易对作文产生厌倦的情绪,觉得写无可写,也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十分无趣的事情。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从一开始未能清楚认识到学生对写作的感受,从而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尚的写作内容,长此以往会误导学生对生活产生“高尚的内容才是真生活”的错误认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育的时候要让学生体验并感受生活的真实。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写作起来易于动笔且乐于表达。
  三、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細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例如,笔者为了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曾为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们的校园》。校园是学生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然而他们对它的看法怎么样,是不是每个学生的观察都是一样呢?笔者有意识地布置这样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只要围绕校园来写作就可以,而且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校园的景色,来往的行人等等,结果作文完成之后,笔者发现同学们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对校园清洁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运动环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在校园中学到了知识,结交了好朋友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次作文练习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收到了很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词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会学生科学地识记词汇,培养学生自学词汇的能力,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以便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词汇教学;词汇教學策略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高考政策的变化,英语在高考中将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级打分”等政策,英语在高考中总分值将下调
摘 要:新课标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要创造自主学习情境;三要实现师生互动,营造创新思维环境;四要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也只有做到以上四点,学生才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理论水平,所以,传统教育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他
一般来说,课前备课,写出教案和课堂讲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的过程,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在课前准备得不充分、不到位、不全面。课后总结更是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要么总结得不认真、不详细。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对英语教学整体认识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因此,若要提高教学更需要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以下是笔者在“把握课前、课后两个环节”方面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课前准备(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
摘 要:物理学从确立学科门类开始就是一门基于实验的重要学科,也就意味在物理教学也是基于大量实验开始进行的,甚至在各学科中物理学处于前沿引领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加深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就要求不断的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实验,另外物理实验也是一种加强学习动手能力的途径。通过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理实验难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强化了物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政治课程的教学也有了更高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改变传统课程教学中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灌输模式,结合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其政治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摘 要:笔者从事多年中职专业课教学,对我县中职教深有感悟。中职的长处在什么地方,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又如何来平衡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呢?进行中职教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中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尝试。力争探索出一条适用、高效、快捷的教改之路。  关键词:教学模式;师徒授艺;尝试教学;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我县的中职教学模式,基本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语文教学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面对着正处于初级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其思维逻辑能力、学习能力等不高。正因为如此,寻找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其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本文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成绩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其面对的是小学生。但小学生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因
圆周率π的定义是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古人计算圆周率,一般是用割圆法(不断地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正N边形的边长)。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公元263年,刘徽通过提出著名的割圆术,在用概率方法计算 π 值中还要提到的是:R·查特在1904年发现,两个随意写出的数中,互素的概率为6/π2。1995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文章,介紹英国伯明翰市阿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系的罗
摘 要:教学从来就不是独角戏,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学,使学生对自己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还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教育是职业,更是事业。“学高为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