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化油水分离技术在油田采出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工业水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海上油田处理高含水采出液采用的是“三相分离+电脱水”工艺,工艺流程较长,占地面积大.为了更高效地处理高含水采出液,设计了新型电场强化油水分离器,并制造了处理能力为10 m3/h的撬装装置.通过矿场试验研究了频率、破乳剂等对电场强化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平台高含水(含水率78%~97%)原油来液,当控制入口流量为10 m3/h,静电聚结器电源电压为4.98 kV,电源频率为3500 Hz时,油相出口含水低至7%,可以不加破乳剂,节约了药剂成本.
其他文献
砷(As)污染被认为是当前世界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As污染.砷是一种有毒元素,主要以As(Ⅴ)和As(Ⅲ)2种价态的无机物形态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相比As(Ⅴ),As(Ⅲ)的危害性更大.通过共沉淀法构建铁锰基水滑石(FeMn?Cl?LDHs),研究了其对水中As(Ⅲ)的固定及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8范围内,FeMn?Cl?LDHs对As(Ⅲ)的去除率保持在97%左右;共存离子SiO32-、PO43-、CO32-和As(Ⅲ)存在竞争吸附,而Ca2+、Mg2+、NO3-和
分别以产脲酶菌株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K.oxytoca)和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N.crassa)为模板,利用生物矿化法制备了纳米磁性氧化铁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测试法以及磁滞回归线等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主要为Fe3O4/C复合物,球状颗粒,粒径约为20 nm,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以K.oxy?toca为模板在20 mmol/L
精制棉黑液(简称黑液)是棉短绒在加碱高温蒸煮生产精制棉过程中产生的高COD、高色度、可生化性差的黑褐色废水,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是精制棉废水达标排放的关键.本研究充分利用黑液中的余热、余碱活化过硫酸盐(K2S2O8)产生强氧化性的过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HO·)去除黑液中的COD和色度.结果表明:当黑液的温度为70℃、pH=11.0时,1 L黑液中添加50 mL 2 mmol/L的K2S2O8,黑液中COD、色度、果胶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4.6%、96.5%和96.3%.自由基猝灭实验
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的排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乃至破坏,但其与河水间存在的盐差能可被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反电渗析是可以有效将盐差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绿色发电技术.以浓海水和河水分别作为反电渗析的浓、淡室进料溶液,基于国产亚德世膜,采用不同的隔板考察了膜间距离和流道类型对反电渗析性能的影响,并用进口富士膜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膜间距离的增大,膜堆开路电压和内阻增大,功率密度和离子迁移量减小;相同膜间距离下,直流道隔板的产电性能优于斜流道;采用富士膜的产电性能和离子迁移量影响规律与亚德世膜一致
硫酸根难以稳定高效去除,造成浓缩、蒸发单元结垢是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以脱硫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钙矾石法深度去除硫酸根与沉淀物沉降条件优化研究,系统分析了初始n(Ca2+)/n(SO42-)(ICS)、n(Al3+)/n(SO42-)(IAS)和混合条件的影响机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沉淀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钙矾石沉淀法的硫酸根去除率可达99.5%;由于形成沉淀物的Zeta电位较高,静电斥力影响了沉淀物颗粒的聚集,造成沉降性能恶化.ICS和IAS的变化可以改变产物的结构、
某企业根据其化机浆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加酸、预曝气+预酸化+IC反应器+氧化沟+混凝脱色”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化机浆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IC厌氧反应器对化机浆废水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6%,对SS的去除率稳定在49.11%;好氧系统的COD去除率约为90%,SS去除率约为61.07%;混凝脱色处理出水COD约为75 mg/L,SS约为23.5 mg/L,处理出水水质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的要求.该组合工艺对化机浆废水的处理成本
油田采出水中细小分散相油滴的去除是含油污水有效处理的关键,而分散相油滴的去除效果又有赖于油滴聚结技术的发展.从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情况来看,聚结技术主要分为材料聚结技术和水力聚结技术,其中材料聚结又可分为润湿聚结和碰撞聚结.首先对材料聚结和水力聚结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并从原理角度分析了影响聚结除油效果的主要因素——聚结材料性质和聚结反应器结构.然后从提高除油效果和改善出水水质的角度分析综述了基于2种机理发展的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应用.从应用情况来看,材料聚结技术与设备聚结性能和除油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聚结材料表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MnO2?RuO2/CFS(碳纤维布)复合电极,利用SEM、XRD、循环伏安测试等对制备的电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降解高氯亚甲基蓝模拟废水实验,考察了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氧化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nO2?RuO2/CFS复合电极上分布着密集粗糙的MnO2和RuO2纳米晶体,可提高氯离子利用率和降解效率;与纯碳纤维布、RuO2/CFS电极相比,MnO2?RuO2/CFS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氧化能力更强,降解亚甲基蓝具有更高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通过SPSS优化可以得到MnO2?RuO2/CFS
草甘膦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有机磷.通过高温掺杂合成改性牡蛎壳粉,并用其对模拟草甘膦废水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牡蛎壳粉最优制备条件:煅烧温度900℃,过筛粒径120目(125μm),淀粉用量(淀粉质量/牡蛎壳粉质量)15%,煅烧时间2.5 h,并进行碱处理.XRD表明,制备的改性牡蛎壳粉表面成分为CaCO3和Ca(OH)2;表面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牡蛎壳粉比表面积相较未改性前增大21.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制备的改性牡蛎壳粉存在羟基官能团.改性牡蛎壳粉吸附草甘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
根据生理生活习性的不同可将厌氧颗粒污泥的组成微生物分为产甲烷菌群及非产甲烷菌群两大菌群.为探究这两大菌群微生物对去除水中Sb(Ⅲ)污染的作用机理,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的EPS(胞外聚合物)及其内核微生物与水中Sb(Ⅲ)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其内核微生物是去除水中Sb(Ⅲ)污染的主体;pH不仅影响不同菌群厌氧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同时还对微生物表面官能团的质子化率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对Sb(Ⅲ)的吸附;产甲烷菌群对Sb(Ⅲ)的去除以生物质沉淀方式为主,其吸附容量大于非产甲烷菌群,非产甲烷菌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