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大学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最有活力、有热情的力量源泉,加强在校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党员对身边同学的辐射作用,在不断壮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都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能较好的发挥作用,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阻碍因素。
一、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一)對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党员通常认为一旦入党,党员身份是终身的,熟悉党章、党规就基本合格,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专业课学习上,忽视对理论修养的提升。学生党员活动都是集中集体进行的,对党的理论学习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认为没有实际作用,既不能提升技能也无法在短时期收到成效。这使得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对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无法达到提升党员自身修养的成效。
(二)学习内容、形式单一
大学生是有热情、充满创造力的年轻群体,对社会时政、热点事件往往有很高的关注度,对纯粹的理论学习感到枯燥、乏力。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学习文件为主,学习内容高度概括凝练,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理论学习存在“走形式”,完成任务的现象。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脱节
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党员修养,更进一步影响周围的同学,带领更多优秀的同学加入党组织,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以“两学一做”为例,学习党章、党规是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党员的内在约束。将“学”到的内涵、要义形成自己的理解,关键在“做”。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是持续性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综合素质。目前,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章、党规牢记于心,对于该怎么做却比较茫然。因此,理论学习流于表面形式,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没有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班集体服务。忽视了理论学习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长征精神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契机
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坚守崇高理想信念,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其次,坚定信念,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一致互相鼓励、相互扶持,这样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顾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支撑。再次,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艰苦奋斗精神。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仅在四川的长征经历,就经历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走完全部长征路,要经历更多的艰难险阻,不仅要克服自然条件的艰难困阻,更要战胜心理的绝望和无助。正是这样的环境和经历,谱写了伟大的篇章,涌现出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艰苦奋斗精神。最后,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时纠正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整战略布局。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敢于挑战,不断创新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长征胜利。
三、长征精神与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一)重走“长征路”,深入理解长征精神内涵
“长征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长征精神主要有凝聚向心价值,感召激励价值,规范导向价值和教育塑造价值”,长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征程”,不是简单的胜利,长征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与时俱进的鲜活教材,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长征遗迹、旧址,长征纪念馆、博物馆文物、纪念长征胜利图片展览,长征历史著作、纪实作品等等实物和文字,都是在讲述长征故事,记录长征这一伟大的征程。重走长征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党员参观、学习,再一次经历“长征路”。加强学生党员对长征精神的深刻领悟,并能和时代紧密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长征精神为主题,创新理论学习形式
长征精神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开展学习。学习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学校或者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我最喜爱的长征故事”征集活动、长征文献读书交流会、长征精神主题辩论会、演讲比赛等与学生党员活动相结合;此外,通过党员进社区活动:“学生党员讲好长征故事”,挖掘身边的长征见证者,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把长征精神、长征故事传播至更广的范围。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达到对长征精神的深刻领会,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
(三)做长征精神的践行者
理论源于实践,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长征精神的学习,对学生党员是认识的一种升华,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对当今大学生党员乃至全体学生都有深刻的学习意义。学业中遇到的困难,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不如意;面对各种诋毁三观的负面新闻,如何保持自我;做好一名学生党员的本职,牢记入党的宗旨,从学生角度服务更多的同学,为班集体做实事。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跨过眼前的“雪山”“草地”,克服学业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更加迫切需要牢记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做一名长征精神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李后强,候水平,杨先农.弘扬长征精神建设文化强国[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1):1.
[3]文雪,范纪东,李明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6):98.
作者简介:
刘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一、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一)對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党员通常认为一旦入党,党员身份是终身的,熟悉党章、党规就基本合格,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专业课学习上,忽视对理论修养的提升。学生党员活动都是集中集体进行的,对党的理论学习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认为没有实际作用,既不能提升技能也无法在短时期收到成效。这使得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对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无法达到提升党员自身修养的成效。
(二)学习内容、形式单一
大学生是有热情、充满创造力的年轻群体,对社会时政、热点事件往往有很高的关注度,对纯粹的理论学习感到枯燥、乏力。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学习文件为主,学习内容高度概括凝练,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理论学习存在“走形式”,完成任务的现象。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脱节
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党员修养,更进一步影响周围的同学,带领更多优秀的同学加入党组织,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以“两学一做”为例,学习党章、党规是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党员的内在约束。将“学”到的内涵、要义形成自己的理解,关键在“做”。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是持续性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综合素质。目前,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章、党规牢记于心,对于该怎么做却比较茫然。因此,理论学习流于表面形式,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没有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班集体服务。忽视了理论学习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长征精神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契机
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坚守崇高理想信念,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其次,坚定信念,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一致互相鼓励、相互扶持,这样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顾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支撑。再次,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艰苦奋斗精神。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仅在四川的长征经历,就经历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走完全部长征路,要经历更多的艰难险阻,不仅要克服自然条件的艰难困阻,更要战胜心理的绝望和无助。正是这样的环境和经历,谱写了伟大的篇章,涌现出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艰苦奋斗精神。最后,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时纠正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整战略布局。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敢于挑战,不断创新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长征胜利。
三、长征精神与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一)重走“长征路”,深入理解长征精神内涵
“长征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长征精神主要有凝聚向心价值,感召激励价值,规范导向价值和教育塑造价值”,长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征程”,不是简单的胜利,长征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与时俱进的鲜活教材,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长征遗迹、旧址,长征纪念馆、博物馆文物、纪念长征胜利图片展览,长征历史著作、纪实作品等等实物和文字,都是在讲述长征故事,记录长征这一伟大的征程。重走长征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党员参观、学习,再一次经历“长征路”。加强学生党员对长征精神的深刻领悟,并能和时代紧密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长征精神为主题,创新理论学习形式
长征精神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开展学习。学习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学校或者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我最喜爱的长征故事”征集活动、长征文献读书交流会、长征精神主题辩论会、演讲比赛等与学生党员活动相结合;此外,通过党员进社区活动:“学生党员讲好长征故事”,挖掘身边的长征见证者,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把长征精神、长征故事传播至更广的范围。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达到对长征精神的深刻领会,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
(三)做长征精神的践行者
理论源于实践,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长征精神的学习,对学生党员是认识的一种升华,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对当今大学生党员乃至全体学生都有深刻的学习意义。学业中遇到的困难,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不如意;面对各种诋毁三观的负面新闻,如何保持自我;做好一名学生党员的本职,牢记入党的宗旨,从学生角度服务更多的同学,为班集体做实事。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跨过眼前的“雪山”“草地”,克服学业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更加迫切需要牢记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做一名长征精神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李后强,候水平,杨先农.弘扬长征精神建设文化强国[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1):1.
[3]文雪,范纪东,李明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6):98.
作者简介:
刘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