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造价专业授课过程的教学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wenw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建工造价专业为工程建设事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法规,能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确定和控制的复合型应用性管理人才。该专业实践性强且与多学科联系较为密切。而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建筑工程识图与会审》是该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秉承由浅入深、联系紧密的课程融为一个整体来教授这一理念,引领广大学生找到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探索与创新,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需求的技术性人才。
  关键词:建工造价 专业授课 教学探究
  中国分类号:G632.0
  高职建工造价专业为工程建设事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法规,能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确定和控制的复合型应用性管理人才。该专业具有跨越多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设计与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自从事建工造价专职教师工作以来,我先后担任了基础主干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建筑工程识图与会审》的讲授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对学情做了充分的分析。我所面向的授课群体是专科院校学生,他们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并且学生个体情况良莠不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我有几点启发与思考,即将由浅入深、联系紧密的课程融为一个整体来教授。这样基础扎实的学生能深入全面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对基本知识有所掌握。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这门课主要从两方面内容出发:一方面是制图,另一方面是识图。首先,制图部分主要是从点线面的投影特征、形体的投影特征、来讲授,让学生熟练掌握形体三视图的画法,从而形成由空间到平面以及由平面到空间的立体感,而建筑图主要是用平面的形式来描述空间的构件,通过制图部分地讲授为建筑识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识图主要是讲授建筑图例、绘制建筑图的一些基本常识、建筑平面图所代表的意义、怎样识读建筑图;抄绘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通过抄绘这些图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记忆,为讲授识图部分的内容奠定基础。图为学生抄描《建筑制图与识图》课本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情形。
  《建筑结构》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是根据各种建筑材料、环境以及建筑要求来確定建筑结构配筋及平面尺寸,如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板、梁、柱、墙、基础等的钢筋配置及尺寸。同时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关于各承重构件的通用表示方法-《03G101图集》《11G101图集》的部分内容。为接下来的《建筑识图与会审》课程中的结构部分识图奠定基础。
  《建筑识图与会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这门课也是从两方面内容来讲的,一方面是识图,另一方面是会审。对于识图这部分包括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识读,在讲前续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中的识图、建筑构造中的通用表示方法中已经让学生对识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再讲起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学生经过暑假的实习也能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与探索需求。而会审这部分内容是在识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会审就是要把图纸中的不对应与错误之处找出来和设计方进行沟通,确定以谁为基准。只有懂识图才能找出图纸中的不对应与错误之处,才会审图。同时结合我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资料如蓝图与电子版图纸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图为学生课上图纸会审的情形。
  以上述教学思路,在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前后知识形成了一个整体,前后呼应,引领广大学生找到了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即使大部分学生学有所成,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热情。将由浅入深、联系紧密的课程融为一个整体来教授这一理念,将对高职院校培养适于社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的探索、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丽君.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实训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10(08)
  [2]陈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科技信息,2010(22)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对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根据教学目标和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将科研项目教学法引入教学中,探讨了科研项目教学法在《管理运筹学》课程中的应用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科研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管理运筹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逐渐发展成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
摘要:针对目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被广泛推广使用的现状,高效生物教学也正在尝试将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进行整合,提高生物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我们正处于新时代信息技术世纪,不会熟练使用多媒体也将会被定性为新时代的文盲,而且高校生物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不仅需要老师的细心讲解更需要视频来进行生动的讲解分析,一些生物的变化过程只有通过多媒体这个平台才能生动地展现出来,所以多媒体技术引入高校生物教学是提高
随着自然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融入“生态意识”理念使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危害最小,成为当前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再制造生态供应链以再制造为契机,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工业生态理念为指导原则,仿照自然系统构成闭环回路。同时,它以生态设计为核心,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结合此系统复杂性的特点,本文选用了系统动力学来研究系统的行为机制受不同因素及同一因素不同程
  气候变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2007 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民族融合的逐渐加深,少数民族的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关注。教育本就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进程的有效措施,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结合现今的发展要求与教育目的,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公平性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现阶段教育水平与现状,以彝族教育发展为例,根据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弊端与改进策略,对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公平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生物质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方式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作为生物质发电原料的农林废弃物具有分散性、季节性、易腐蚀、低密度等特征,这造成生物质原料供应不稳定且成本过高,现阶段生物质发电厂盈利能力依然较弱。因此,如何减少生物质原料供应成本,提高生物质发电厂盈利能力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我国以农林废弃物为生物质发电原料的现状,引入农林产品加工厂
摘要: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不是一名合格的技校毕业生,也不是用人单位的首选,需同时具备精湛技艺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作为培养者之一的班主任,其综合职业素养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技工院校班主任的职业素养现状和提升措施两大方面分析探讨。  关键词:职业素养 社会评价 职业真环境  中国分类号:G451.5  近年来,我国技工教育事业虽稳步发展,但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摘要: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相对独立和封闭,借助土建类学科的专业交叉特点,开展跨专业的联合毕业设计。各专业教师和学生,联合组成设计小组。由城市规划专业确定城市开发的强度和性质,建筑学专业在规划的地块提出建筑设计方案,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给排水专业和建筑设备专业进行配套设计,并由工程管理专业计算概预算和编制施工组织。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协调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