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巨大错构瘤超声表现1例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on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8岁.发现左上腹肿物前来就诊.超声检查:左侧腹部探及略高回声团块,大小约13.9cm×8.0 cm,边界尚清晰,内回声不均质,未见明显包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内可见血流信号;脾脏实质与肿块分界不清晰.超声诊断:脾脏实性占位(图1).CT检查见脾脏内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灶,不均匀轻度强化,最大截面约17 cm×9.7 cm×15cm.行脾脏摘除术,经病理诊断为脾脏错构瘤(图2).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多种结缔组织病,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胸膜炎,并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胸水生化和免疫学特征以及治疗转归等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此类疾病的识
作者对经面罩机械通气的优缺点、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呼吸模式的合理选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语文课堂如何革新、教学方式如何变化,阅读始终占据着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阅读能力作为一种学生必备的技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量责任,重于泰山。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
所谓提问,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设计问题,进行师生交流。教师通过提问,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本文综述了X线胸片、超声波、CT、高分辨CT、MRI等技术在胸膜腔积液、脓胸、局灶性胸膜病变以及弥漫性胸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并对良恶性胸膜变的鉴别诊断作了介绍。
摘 要:物理教学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手段,坚持以物说理,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和技能。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物理;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35-02  引 言  高中物理和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是:高
三峡工程左岸↓△98.7拌和系统采用了两次风冷工艺、微电脑全自动控制控制的拌和楼及变频调速给料装置等新工艺与新设备,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满足了临时船闸、永久船闸等部位混凝土
重点论述高分辨力 CT 在诊断弥漫性肺疾病尤其是轻微病变中的价值,指出高分辨力 CT 对弥漫性肺疾病的特异性诊断优于胸片及其它影象学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