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师生交流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会课是师生交流的最佳时机,也是很有效的方式。在班会课上,往往是老师成了主角,独占讲台一讲到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这样会增加学生对和老师交往的惧怕,容易形成师生交往的障碍。解决师生交流障碍的主要因素在教师。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能否和学生进行顺畅地交流,成为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前提。
  关键词 班会课;师生交流;心理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038-0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交往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有七成的学生害怕与教师交流,他们很少或不敢主动找教师说话。这表明现在很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畅,师生之间存在着交流的障碍,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健康成长。
  一、师生无效交流的表现形式
  有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听话,而且也不深究为什么。请看下面的镜头:
  (一)你刚刚警告过小明不要再讲话了,可他偏偏讲个没完。
  (二)你已经强调作业三遍了,但仍有个别学生跑来问你做什么。
  (三)你常说:“我告诉過你多少次不要这样做了!”。
  这些场景都是对学生采用无效说话方式的表现。你怎样对学生说话,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听你的话。
  师生之间的无效交流主要有下面三种表现形式:(1)简单的批评与说教。用空洞的道理来说教,或简单地说几句,教育批评没有针对性,动辄还对学生发火,搞得学生面对老师怯生生的。(2)命令式的讲话,老师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学生也是人,如果你想让他们听你的,就要避免采用导致学生拒绝倾听的方式对他们说话。(3)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你生气的时候还得装出很有耐心的样子,会适得其反。你的态度、肢体语言是消极的,这是不诚实的交往方式。如果教师提供了这种行为榜样,学生就不会有有效的榜样来模仿。
  二、师生交流障碍的表现
  在师生交流中,学生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敢与老师交谈。二是不愿与老师交谈。三是不方便与老师谈话。四是不善于与老师交谈。在师生交流中,教师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闲暇时间。二是老师对情况不详。三是有的老师不屑与学生谈话。四是有的老师不愿与学生交谈。
  正是由于师生间存在着诸多交流的心理障碍,出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畅,这种状况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解决师生交流障碍的对策探讨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都能发挥积极作用。解决师生交流障碍的主要因素在教师。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能否和学生进行顺畅的交流,成为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前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五点对策来解决师生交流的障碍。
  (一)把握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结束了“少年不懂愁滋味”的孩提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此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代有了提高,学会掩饰、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所谓“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在内心深处,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理解、宽容、肯定与尊重。
  (二)学会与学生做朋友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渴望被尊重,渴望获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教师要从关心学生的学习、纪律转变为指导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因此,要使青少年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教师必须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可能平等地与教师探讨问题,才敢对教师说出心里话,教师也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三)培养学生沟通的欲望和兴趣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对于“因为胆小而不敢和教师交流”的学生,教师应大胆鼓励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去和教师交流,努力增进师生间的互相了解和情谊。通过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沟通的欲望和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于与教师沟通交流。
  (四)不吝啬表扬
  一般而言,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多是负面评价,不愉快的体验逐渐积累会使学生从心理上离开了本应该是亲密朋友的教师。因此,在平时的师生交往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换位思考,不要一味强调要求而吝于表扬和肯定。教师乐于夸奖,勤于肯定,善于表扬,常常会令学生心情舒畅,自信心大增,积极性高涨,在师生交流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掌握批评的艺术
  如何让学生在受到批评后仍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呢?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批评教育的艺术。在批评的语言上,应该多用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最好不用或少用“不准”“不行”和“不能”等否定式语言;在批评的原则上,应尽可能地用赞扬代替批评;在批评的方式上,应该采用更巧妙、更幽默的方式,把批评变成和煦春风,促进师生的心灵沟通。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識都是比较简单,小学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如果想要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或者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需要教师多在课堂中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在数学的天地中能发现很多未解的奥秘,能感受到在数学学科才能感受到的独特魅力。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也需要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且教师可以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
摘 要“做中学”是我国于2001年启動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改革的重要项目,更加符合学生的生命需求,便于学生积极融会贯通,及时内化所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做中学”活动来优化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促使小学生在概念分析中实现全面进步。本文将从充分利用教学工具,为“做中学”教学提供工具支持;组织问题解决活动,落实“做中学”理念;丰富动手操作活动,优化学生直观体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
摘 要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中的道家,因其蕴含的基于本土民族心理而自成一体的哲学体系在时代的洪流中独树一帜,以道家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建构中国独特的教育学理论是完全可行的,“道法自然、行不言之教、率性而行”这些道家的哲学思想分别对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思维、教育准则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挖掘道家哲学思想中所内涵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思维,对于探索幼儿教育采纳并借鉴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教育
摘 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教师与学生有效地沟通是“教”与“学”的重要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应遵循安全、尊重、理解、宽容的原则,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应注意公正、倾听、共情、启发、建议、期望等的技巧。  关键词教师;学生;沟通;原则;技巧  中图分类号:G443,D43,DF711,G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微课是一种短视频,其短小精悍的特点相比于传统教学来说更具有优势,因此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在课堂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性,对课堂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微课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值得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鉴于此,本文以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指导,促进初中数学的发展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与高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数学课堂变得更高效。因此,文章将具体探讨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路径。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路径  中图分类号:TM7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68-01  目前
摘 要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  关键词汉语拼音;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1,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72-01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学生阅读、写作
摘 要 人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都是发散思维的结果,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下,学生能够放松自己,从而促使自身创造力的产生。创造力是一种其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在诸多的因素中,创造力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它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创造力;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A,N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78-01  在语文学科
摘 要 趣味化的课堂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趣味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76-01  论语记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推行,生本教育理念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而生本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本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是小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与认知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种有效策略为学生能力与素质提升创造条件,以实现最终教学目标。  关键词 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