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导学(略)
  学: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生:艺术画。
  师:一个字呢?
  生:画。
  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话或文中的词语。
  生:图画美。
  师:三个字,还有没有?图画美,这是总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围绕这个总的特征,每一小节是从哪些角度具体说明的?打开课本,要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胸有成竹了,谁来说说?
  生:第一自然段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第二自然段是“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第三自然段是“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第四自然段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第五自然段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也着眼在画意”……
  师:一口气全讲完啦,不给其他同学机会啦!说得很好,请坐。她看得很仔细,找每段的中心句。还有同学补充吗?有没有更好的句子?
  生:“它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层次。”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句话,这句是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总体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师:一共几个特点?
  生:四个。
  师:概括了总体的哪些特点?
  生:具体来说,有这些特点: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它是为下文做铺垫。
  师:为下文哪几部分做铺垫?
  生:比如:“亭台轩榭的布局”是为第三自然段做铺垫;“假山池沼的配合”是为第四自然段做铺垫;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与第五段呼应;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与第六段呼应……
  师: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生:应该是总分结构吧。
  师:你说说看呢?
  生:应该是总领下文,前后照应。
  师:总领下文,前后照应,非常好。大家把这句话画出来。由你领读,带大家读读这句话。
  (生领读课文)
  讲:深入研读
  师:这一小节总领了后面的四个小节,那么后面的几个小节是干什么的呢?
  生:后面几个小节是从细节方面描写的,从细节突出苏州园林的美。
  师:你虽然是男生,看书却很细致。我们围绕“讲究”来归纳一下,围绕着图画美有这么多的讲究,后面的三个刚刚我们同学讲的细节,我们也概括一下,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集体读)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仔细,很用心。课文是怎么进行说明的?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生:围绕去的每个地方的特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结构上第一和第二段总领全文的段落,后面是具体介绍,最后一个小节是总结。
  师:她抓住了两个,第一个是总体抓住特征,第二个是先总说然后分说。还有谁要补充吗?
  生:先主后次,先局部再细部描写。
  师:很好,先主后次,先局部再细部描写,更近一层。还有要补充的吗?看来大家挖掘得很不错了。
  想:合作探究
  师:叶圣陶为什么能够把苏州园林说明白呢?看屏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相关手法的运用。大家在每一小节可以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画出这样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准确在哪里,用了哪些手法?
  生:“美术画……讲究对称的”,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建筑比作图案画,把园林比作美术画,通过两者的比较来说明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是不讲究对称的。
  师:不讲究对称的是什么?
  生:是美术画。
  师:美术画的特点是什么?
  生:要求自然之趣。
  师:说得太好了,大家给她点掌声。还有谁补充?
  生:第四自然段“假如安排……绝不雷同”运用举例子的手法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布局十分巧妙、十分精细,桥梁也不雷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不对称,怎么讲究美术画的。
  (生看图片)
  师:请边上的同学来说说,不能忽视你。
  生3:第九自然段“苏州园林……彩绘”,用了作比较的手法,将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作比较,体现了苏州园林的色彩美。
  师:说得很好,作比较说明色彩怎么样?
  生:从色彩美来说明它的色彩是天然的,给人一种享受自然的感觉。
  师:怎么达到天然的效果?
  生:后面说到“栏杆大多漆广漆……”。
  师:苏州园林有几种色调?
  生:有白色、灰色等。
  师:我们班有没有美术特别好的?能说说这几种色彩给人什么感觉吗?
  生:通过白色和浅灰色的搭配,让人住在里面很放松,把所有的烦恼都忘记。
  师:叶圣陶怎么说的?
  生:给人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
  师:好的,把它画下来。我们学习苏州园林也是在和大师学语言。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读,把关键词读出来,把色调的调和读出来。
  (生齐读)
  师:还有谁说说?
  生:第四自然段“假山的堆叠……技术”,艺术可以体现苏州园林的美,艺术是用来给别人欣赏的,不能被复制;而技术有固定的程序,是可以被复制的,说明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是独一无二的。
  师:你说的我懂,但是同学们可能还没听懂,因为有三个同学在课前的预习中就提出了“假山的堆叠……”,该如何理解技术和艺术呢?能否对调?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艺术是对一个物体的高度评价,而技术只是简简单单的装饰之类的,不是特别特别的美。   师:也就是说艺术是技术的更高层次,那么说苏州园林不仅是技术,而且是艺术,该怎么理解?
  生:它是在技术层面上更高的艺术,它把这个园林的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这种美之中也加入了一些美术画的样子,给人富有艺术性的感觉。
  师:大家同意吗?把“不仅”去掉,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读读。你有什么感觉?
  生:把“仅”字去掉,变成“而不是技术”,把技术去掉就只说艺术。就是说苏州园林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师:有技术但更注重艺术的追求。我想考考大家,你能用“是……不仅是……”造句吗?我们来学学叶圣陶的语言。
  生:万里长城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而不仅是一座伟大的建筑。
  师:同意她的观点吗?有同学要修改吗?
  生: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技术的结晶,而不仅仅是一道防御敌人的城墙。
  师:对,是精神的象征,而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工程,你说得非常好!我们再体会一下课文表述的准确性。
  (生齐读这一段)
  师:哪个还没有发言的同学来说说?珍惜这个机会呀!
  生:第五自然段“没有……道旁树”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师:他说没有,那么有什么?
  生:有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师:还有什么?
  生:有古老的藤萝等。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这些藤萝开花的时候”……一起读读。
  (生读)
  师:当时叶圣陶就是看着这个画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的,我们说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到了叶圣陶的笔下,他能把不能言传的东西言传出来,这就是他文字的功力。最后还有两个发言的机会,谁来?找一个笑得最灿烂的。
  生:第四自然段“还在那儿布置……效果”,从细节的角度达到一幅画的效果。
  师:我懂你的意思,花草起什么作用?
  生:衬托。
  师:再想想。
  生:配合作用。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第七小节“如果开窗……美的享受”,写出了苏州园林非常美但不单调,也很朴素。
  师:你找到这句,估计你肯定学过中国画。学过吗?
  生:学过。
  师:你觉得这里哪几个词用得好,有画意?
  生:补,除非。
  师:这样一设计,原本单调的园林就变得丰富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效果。
  师: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用来说明苏州园林的方法,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这幅画里有哪些苏州园林的元素?
  生:有代表性的假山石,中国式的镂空图案。
  师:还有补充吗?
  生:门旁有一棵树是做陪衬的,是配合的。
  师:你学会用配合,很好,大家给点掌声。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地板和墙壁的颜色给人安静的感觉。
  师:你真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也准备说安静闲适,感觉多好呀!是啊,苏州园林就是中国园林的特色,它追求自然之趣,给人安静闲适之感,所以有一位中央大报的记者去了苏州园林之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还在。”我们为这句话鼓鼓掌。
  练:拓展延伸
  我们学会了说明文,现在我们来练一练。镇江有著名的十景,写一景介绍给同学或者客人老师们。
  (生开始练笔)
  师:同学们写得很快,我们边听边写,谁先说说自己写的。
  生:金山湖景区是游览镇江三山的起点,不管白天黑夜都十分静谧美好,脱离了城市的喧嚣,人们都到这里来欣赏风景……
  师:你学到了什么?我觉得你用的词很美,很准确。
  生:我的题目是“西津寻渡”:大江东去浪淘尽……
  师:谁来点评?
  生:写景很美,写出了繁荣景象,还结合了历史知识评价西津古渡。
  师:抓住了特征,结构安排得很好,语言准确。你和老师一样,我也写的西津古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老师下水文。略)
  师:我的例文,在同学们抓住说明文文体特点的基础上,着力点在画面感的营造和自我感受上。我想大家的掌声是给《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先生的,他写得太好了!也有给我的掌声呀?那再来一次吧!同学们,其实苏州园林和西津古渡一样,都是在历史的沉淀中让我们寻求一份心灵的安静。苏州园林的主人,从古代的伍子胥到近代的贝聿铭家族,都是在寻找心灵的一种无比快慰的寄托。今天我们欣赏了苏州园林,以后同学们也要学会去欣赏其他园林!下课!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临床表现多样,血气分析、心电图、肺CT对诊断有帮助,治疗用尿激
介绍了徐州山西会馆的历史沿革及建筑年代、空间环境及布局特征;详细介绍了花戏楼和关圣殿的各主要部位,建筑构件及墙体构遣,解决了山西会馆的建筑价值特征问题,强调了徐州山西会
借助于三种不同的纸片进行拼图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拼图与整式的乘法运算、因式分解之间的内在联系,先由“形”得到一些关于“数”的结论,然后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农村常见的农药中毒.多因皮肤接触、误服或自杀性口服而致.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肌肉震颤,瞳孔缩小,流涎,呼吸困难,步履蹒跚,
一、导入:体验游戏《我是你的眼》  (教师介绍游戏要求,并请两名同学参与:一名同学扮演盲人,另一名同学扮演盲人的眼睛,搀扶盲人过马路。两人从座位出发,绕讲台一周,再回到座位。教师请参与者谈体会)  生(“眼睛”扮演者):要对盲人负责,保证他的安全。  师:游戏中需要承担责任,生活中更要承担责任,因为游戏失败了可以再玩,而人生不可以重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人生与责任”。(板书)  (设计意图:1
名师简介  王芳,江苏省初中思品学科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333”工程、淮安市“533”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第一批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淮安市第一、二批学科带头人,淮安市“雏燕奋飞”行动计划专家,淮安市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负责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获省一、二等奖;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现任教于淮安市金湖县外国语学校。  追问,即教师在学生初始回答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LOG IQ 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58例脂肪肝患者超声声像图总结分析。结果:轻度138例,占53.49%,中度73例占28.29%,重度47例,占
鼻衄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等,治疗方法亦有多种,各有利弊,轻症可用一般治疗措施止血即可,而对于出血量较多,病情较重者,一
评析《汉英医学大词典》对中医眼科专业术语水轮、肉轮、血轮、风轮、气轮的英语翻译,并依据中医眼科专业术语的内涵,提出了中医眼科专业术语新的英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