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教育视野下的品德教学策略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明德小学确立“明理立德”为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着力培养阳光自信、知书达理的莘莘学子。在明德教育视野之下,作为德育主要阵地的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相关教学策略,对形成学科的校本特色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效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明德教育 小学品德 教学策略
  在明德教育视野之下,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为学校主要的德育课程,努力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发挥德育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明德小学努力探究的课题之一。
  一、开放性策略
  明德教育培养阳光、自信、具有广阔时空思维的新时代儿童。明德视野下的品德教学理应是开放与民主的,讲求形式的宽松、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广泛、视野的开阔。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既强调结论也强调过程,更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在品德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有个性特点的人,必定会使教学过程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必定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是教师主观控制下的生产流水线。我们的教学要求教师尊重课堂的生成,善于把握教育的时机,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
  在一节关于“诚信”的辩论课中,面对社会中充斥着不良现象而见怪不怪的尴尬境地,正方学生渐渐招架不住,似乎正不压邪。面对这一场景,我们的教师并没有横加干预,而是娓娓道来:“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不诚信事情见怪不怪的时候,当我们的道德底线被迫地一步步退让的时候,我们的安全感也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我们可贵的健康、快乐、友谊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在一点一滴地流失,同学们,当我们正方同学无言以对的时候,不正是轮到我们反省和呼唤诚信的时候了吗?”几句情真意切的话语使课堂重新回到了原点。开放教学过程,就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教学、面对学生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尊重,也考验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
  课程的开放还可以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开放。明德教育视野下的开放性策略更多的是一种教学思维的开放。我们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不拘泥条条框框,不追求唯一标准,不膜拜某种模式,只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坚持开放的教育。
  二、体验性策略
  明德教育讲求明理立德。明理立德可以看作是道德“生发—形成”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归因于情感的驱使。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在参与实际行动中获得必要的情感基础时,其品德意识才会油然而生,因而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体验式的品德生成策略。
  1.课前准备的感知体验。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调查、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过程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方法。教师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布置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体验真实的情感。如在教学《服务在身边》一课时,教师布置调查身边的服务机构的活动,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相关服务机构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并通过调查表的引导,了解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艰辛,由此萌生感激之情,为学会感恩、尝试给予奠定情感基础。
  2.品德作业的生活体验。除了课前的感知,课后的践行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课后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访社会各界人士等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此外,布置实践性的品德作业,让品德教学内容重新回归到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三、活动化策略
  活动化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作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为特征,是以活动促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践探索中,我们的活动化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体现针对性。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力求把握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活动内容体现生活性。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让儿童接受。
  3.活动形式体现灵活性。在具体的品德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教学,归纳出常用的活动形式,一般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故事演讲、视听欣赏、交流展示、讨论辩论等等。从时间上则可归入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活动三个阶段。在各个教学阶段,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明德教育视野下的品德教育,促成了儿童自信、阳光性格的塑造,促进了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以品德教学为基础的德育课程是开放的、感性的、活动的。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品德教学的策略,为明德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校园里,种满了山城的市树——黄桷树。老人们都说,这种树是有灵性的:什么季节种下,就会在什么季节落叶;什么季节落叶,就会在什么季节发芽。颇为滑稽的是,秋天的重庆,往往看不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今,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广大班主任的重视。那么,我们应
自卑,顾名思义,是指主体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自卑和自满正好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品质,却都是小学生常有的心理表现。自卑心理是小学生的天敌,小则令其不
一、背景rn近年来,随着我国家庭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影响。生活在破碎家庭的单亲子女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心灵过早地
“井”字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水井。古诗中说:“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在甲骨文中,“井”字字形很像是一口方形的井。在金文中,“井”字中间有一点,意思是井中有水。古代,八
学生是有着个人情感的一群小精灵,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他们眼里,印在他们心里。他们也会用心里的一杆秤不时地称量一下每个老师的分量,用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我
有一次,我在教五年级数学时,刚走进教室准备上课,一个很聪明但十分调皮的学生走到讲台前翻了翻我的教案,然后说:“有教案谁不会上课?”这时我灵机一动,马上说:“给你教案你就
绘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素描,或手绘,或线描,或剪贴,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绘本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简单,几个或者几十个连续的画面就描绘了一个
摘要 新课程要求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乡土环境,传递家乡文化,激发爱乡情怀。学校加强这方面的校本课程建设,也能极大提升文化品位,涵养师生独特的文化气质。  关键词 校本课程 乡土文化 学生教育 学校气质 涵养  我校地处海陵区东大门,东接姜堰,北临兴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我校坐拥三地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但是我们也看到,学校封闭式全日制的管
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班主任作为这项工作的主导者,平日不仅需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将知识传播给学生,更要将做人理念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