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课改要求下,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音乐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初中音乐教学的一些方法策略,以期对当今的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改革 创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人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发展人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
  1、传统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应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
  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初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强调以美育人,把音乐课设计成充满着美的创造性的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初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动的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
  2、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创新
  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乐理课上:我会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我会加进许多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会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经常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满足学生的需要。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我常常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很多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欣赏课的情境也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起来,有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渐渐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4、结合多种活动进行教学
  可结合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音乐教学,比如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等等。在课堂中我常常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动员,还为个别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5、进行有效的改革教学评价
  改革教学评价是以发展性评价为目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本主义思想和发展性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激励学生热爱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出发点,运用等级制的记分方式,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强项评价、综合评价等手段,能够充分显示教育评价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特长,改革“统一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为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初中生的美学与声学发展十分的重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改革创新,建立新的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广大音乐学生的学习水平,显得十分的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小学、初中音樂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J].中国音乐教育,2002(1):11-13.
  [2]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教学要适应时代需求,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过去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改进会计教学的必要性与基本设想。  关键词:会计教学 会计准则 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才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招聘×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的告示,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会计学子
摘要:初中与高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应该顺理成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高中却行不大通,有些方法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很有效,到了高中的语文课上却显得笨拙甚至滑稽。症结何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也许这正是高中语文教改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观念的偏差、
摘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我认为课堂的教学应着眼以下几点:优化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数学 教学课堂 教学效率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主要任务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
【摘要】:老师通过形象生动语言,把认真备好的内容(课)在课堂中轻松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愉快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备课、课堂氛围、语言、能力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国家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我认为主要在
摘要: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学生的心理失常,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  关键词:语文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参与探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