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進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形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
  (文章来源:新华社)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党校承载着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时期高校党校工作面临新挑战、新要求。高校党校要紧扣时代主题,着眼实际,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健全管理体制,明确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效能,从而使党校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校党校,年轻干部,培养路径  高校党校是党在高校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主阵地主渠道。年轻干部作为党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是事业发展的重要骨
关键词:朝鲜王朝;基层组织;五家统;户籍;乡村治理  “面—里—统”是朝鲜王朝《经国大典》规定的郡县以下官治基层组织的基本构造。“面”由若干里构成,“里”由若干统构成,“统”通常由五户构成。“五家统”的相关制度一般称作“五家统制”,又称“五家作统制”或“五家作统法”。  关于朝鲜时代五家统的性质及相关制度,学界已经展开过讨论。早期日本学者对五家统的评价多为负面,为了强调殖民地时期地方制度改编的正当
关键词:明清时期;商人;“去商人化”;身份认同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为人们营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批人弃农、弃儒经商,加入到商人的行列,商人队伍空前壮大。根据方志、文集的记载,有不少地方的商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达60%左右。如明代蒲州,“土陋而民伙,田不能以丁授,缘而取给于商。计坊廓之民,分土而耕菑者,百家不能一焉。其挟轻资,牵车牛走四方者
摘要:在“互联网+”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动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5G网络、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环境,建成人人可学、处处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空间,是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必然途径。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
摘要:近年来,政府层面改革成效显著,但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依然存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不平衡、社会自治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象。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过程,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化,相较于政府的社会治理来说,更应发挥社会自治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并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政府和社会的应对表现,从三个方面进行梳理。首先,理解社会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的概念并认识政府治理职责与社会自治现状;其次,在此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探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利用“课堂教学”、“搭建实践平台”以及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口号、一种形式,爱国主义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一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