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艺美术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是文化的一部分,自它的诞生之日起既与艺术、也与商业经济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广义上理解设计,其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即为实现具体的目标而建立的方案;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它包含社会、科学和经济等多重意义的构成形式,体现了从构思、行为到实现其价值的创造性过程。艺术设计,之所以有“艺术”二字,也就是她是具有一定艺术成分和艺术意义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审美意义,她主要从美的需求出发,研究设计对象以何种形式呈现,她的产品对象主要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由于产品设计所牵涉的多学科、多工艺技术的特征,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程序来解决,那么设计方法就是这些领域的观念化指导思想。它的作用是从思维的高度引导设计师实现“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辩证理论基础。
  就是说,工艺美术学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系统论主导的思维方法问题,而我们面对的各种各样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在现代设计早已成为了一门科学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总习惯于靠经验设计这一手工艺时代的观念来行事,要靠理论,靠思维方法;应该以形式美感、视觉冲击力、设计要素的分配三个方面为基准来进行设计,而这种设计的基准涉及工艺美术学,即为素描、色彩和三大构成。
  (一)工艺美术学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它带有明显农业时代的特征。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民艺品,但大部分是为少数官僚士大夫阶层服务的产物,儒士的审美趣味决定着传统工艺美术的方向和发展。而艺术设计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完成的,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它带有明显工业时代的特征,为大众服务,民主的意识较强。
  (二)工艺美术学中的传统工艺美术相对于当代艺术设计在美学上,实质就是手工技术的装饰美与机械技术的功能美的比较。手工技术的美常带有个人的情趣,贯穿着个人的精神,保持着经验、感性的特征,以装饰为美。而机械技术的功能美是建立在流水线基础上的,以实用功能为最终目的,反映的是大批量、标准化的和谐、统一和理性的技术美特征。功能美与技术美是当今艺术设计美学中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工艺美术学中的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那么艺术设计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作为结合体。
  (三)工艺美术学所设计的对象主要是手工艺品,而艺术设计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一个是传达了传统的道器思想,一个是体现现代人的设计理念。以往的工艺美术史论多是讲技术和现象,多是研究图案、装饰的问题,或者亦偏重于材料的工艺阐释。因此有人认为过去的工艺史是材料史,而设计史可能更偏向于器具史,是从器具的立场出发,研究和讨论的是具体的器具的形式与功能、以及从中反映出的设计思想,目的是为现代设计提供良性的参照体系。
  (四)工艺美术学为艺术设计的物质体现提供了评价的标准。产品接受社会的检验应该是最好的评价,但如果要是失败了,那就晚了;所以应该设立一套民主的有原则的科学评价体系。或者说,设计应该能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如果让最终的消费者来评判的话,那么对此次设计来说就是定论了,能做的工作只是推出改良产品或新的型号,而且一个设计要满足每个使用者的需求和评判标准是不太可能做到的,那么好设计就是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设计要求包括企业对产品的要求、设计定位的要求和产品自身的要求。工艺美术学为这些要求的满足提供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以及衡量的标准,使设计师对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一定的预先性,也为设计师优选多个设计方案提供了方法:先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方法对各方案作出评价,然后按正确的原则和步骤进行决策,逐步求得最优方案。
  (五)伴随着人文和科学的进步,国内外各种新思潮在不断地涌现,它们对于工艺美术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应该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不能光借鉴技术工艺进步所带来的方式更迭,有的时候民族文化、风俗人文精神也需要在产品中体现它的价值。同时,艺术设计也随着工艺美术学的发展,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手段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绿色设计的出现:
  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在围绕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时,提出了绿色设计这一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所谓绿色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又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共同繁荣。绿色设计实质上是一种对产品从“摇篮到再现”的全过程控制设计。这要求艺术设计必须从设计的初期阶段就按照绿色产品的特点规划、设计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符合消费个人情感要求、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商品。
  (六)设计工具,它也是工艺美术学研究对象之一。它不是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所采用的工具,而是将众多系统方法信息分类、检索与分析的技术工具,甚至可以理解为实现对繁复信息的把握和分析所制定的工具方法,当然也要依靠具体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来支持。像TRIZ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都可归于设计工具。它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就拿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说,过去一幅作品的创作要几天、几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运用电脑的美术创作只需几小时即可完成。运用电脑创作, 与传统艺术有机结合,二者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无可比拟的。当然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会对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电脑美术将传统的二维(绘画)、三维(雕塑、建筑)的创作空间拓展到四维空间,这无疑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审美视野。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缩短了这一过程,而且通过数据库等模块设计方式将设计师从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设计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的工作当中,更好地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和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且具体地予以视觉化表现,为人们描述未来远景。
  从上面对于工艺美术学和艺术设计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在概念的外延上,古代艺术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应大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例如,传统的工艺美术史论领域所称颂的道器思想,多只限制在官方以及宫廷工艺美术的范畴内。其实,中国古代科技和民间工艺中还有许多造物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剥析。应该说“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一样都是西方近代设计文化和思潮对我国设计教育界的影响而派生出来的。把一个语义符号与其产生的语境背景联系起来一起思考,才是一种系统和契合客观实际的思考方法。如果我们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即衣食住行用相对应的物质载体,会发现传统手工艺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出现的被称为工艺美术品或民艺品的对象,实质上就是艺术设计学专业对应的研究对象。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有机体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样都美化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二者之间相对于人性本质而言,都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它们之间只是表达上的不同,却没有根本的不同。
   总之,工艺美术学与艺术设计,二者的关系同源而异流。研究中国古代设计造物思想是迎合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从工艺美术学史论的转向艺术设计史论拓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何伟民. 浅谈方法论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3).
   [2]边守仁著.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2.
   [3]刘志峰,刘光复编著.绿色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日)黑川雅之著.世纪设计提案[M]. 王超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朱红文著. 工业、技术与设计[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6]赵农.厚德哉物——对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思考[J].美术研究,2001(3).
  
   (作者简介:李学智(1979—)男,回族宁夏西吉人,西北民族大学美术系设计专业毕业,现供职于宁夏西吉县文化馆,固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级美术师,群文专业助理馆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VCD还未普及之时,家里有的一二张就会翻来覆去看上几遍,实在看腻了,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仔细品味之下,还会别有一番趣味,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早些年,看文章、画册也莫不如此。得到一本画册,仔细地察看每一个细节还不算,有时还会动手来临摹一些精彩的部分,以便加深对画的理解。名家的文章会反复揣摩,甚至全篇抄写来体会作者的“幽微大意”。对比起来,资讯贫乏时代固然缺少很多获得资讯的机会,但同时也没有对资
目的 降低外来妊娠女工缺陷儿出生率.方法 选择外来女工相对集中的2个社区,其中1个社区516名孕妇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另1个社区504名孕妇为观察组,予
中国企业一向深谙成本控制之道,在大力缩减人力成本的指导思想下,一些企业用“双低”(低成本、低产出)人员替代了“双高”(高成本、高产出)人才。从当下的财务账簿上看,低廉的人力成本支出的确让经济寒冬中的经营者们长舒了一口气;从企业发展演进的趋势来看,这种“双低”人员配置却极易逼迫企业陷入“成本怪圈”,并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明伤与隐痛。    成本怪圈的形成    企业的每一分成本支出都有其演进逻
那是1984年的盛夏,一个身着白衫彩裙,长长的发辫斜搭过肩头的年轻女孩来到了这里,那就是我,那年我21岁,带着青春的热情与梦幻,走进了充满着稚语童音的职场——幼儿园。 It w
文章分析了技能竞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针对尚存在的惠及面不宽等问题,从本校的实践出发,得出多层次举办技能竞赛,提高学生覆盖面;因人而异引导参与比赛,因材施教;教师吸收竞
摘要:青年法官是推进我国审判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人民法院实现世纪主题的希望所在。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法院逐渐重视对青年法官的培养,但当前对青年法官的过度重视已经导致我国法官队伍青年化现象严重,国内不少学者表示应当叫停“法官年轻化”。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分析了我国法官年轻化的原因,论证法官年轻化的优劣,最后给出如何应对法官年轻化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法官;年轻化;退休年龄  D926.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而当前人才流动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需要推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已经成为重要的一员.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等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德育机制创新,主要包括育人机制、领导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机制、教育机制、制约机制、评价机制、督导机制,与此同时还必须树立实践是检验高校德育机制创新的标